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青年工作者的研究视域和方法内容

时间:2024-04-24

王蓉

本文从青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使命出发,阐明青年工作者研究视域和方法内容,一是拓宽研究的世界视野,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将本学科与新时代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二是以自己为方法以生活为养料,对自我存在的社会进行发现和诠释;三是在吸收世界文明中,建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青年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后备资源和人才保证。***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深刻揭示了青年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战略性地位和重要意义。作为青年工作者中的一员,深感生逢其时当迸发向上,又觉身担重任不免畏难困惑。青年工作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工作,更是每个青年人“自下而上”的自我剖析和审视。

拓宽研究的世界视野

面向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研究视域决定研究对象的深度和广度,青年工作者应持续拓宽研究的世界视野,思考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将本学科与新时代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助力推进新时代发展。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实践来看,其研究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相关社会文化现象展开多层次多面向的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关系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等方面。同时,由于身处“世界社会”之中,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还具有“全球性”与“国际性”特点,需要拓宽研究的世界视野,即在全球化背景下关注其他国家的学术理论和社会发展,继续将中国学术融入世界系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研究的世界视野有助于“两个共同体”的建设和结合,而拓宽研究视域有赖于多学科方法和对新发现新世界的体验式阅读。

第一,秉持多学科方法有助于拓宽研究的世界视野。以人类学和区域国别学的海外民族志研究为例,从费孝通等老一辈学者作为本土文化持有者运用西方理论和人类学方法分析自身社会和文化,到今天中国人类学界发展“海外民族志”的研究,可以说是内外两种视角的转换和研究视野的扩宽。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及发展,区域国别学从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当下俨然成为一门显学。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国家自主意识的极大提升和对国际社会知识生产的参与及需要,同时这种世界视野和对人类共同文化的关注,也就是高丙中老师所讨论的“世界社会”概念,将有助于对本土社会文化的反思和审视,这个过程也是在保持独立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和融入,最终构建起本土自主知识体系。

第二,新发现新世界的体验式阅读和参与互动为研究提供基础文本和知识生长点,从而扩大研究的视域。学术的创新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新材料的发现,正如20世纪20年代,王国维在清华学校的演讲《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发见之新学问》中说到“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百年后21世纪的今天,除了对新发现新材料的整理和数字化之外,还呈现出对其进行“沉浸式阅读”和参与互动的新模式趋向,即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进入文本的生活场景,对先前理论进行验证和重构知识体系,这与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更加关照当下的世界社会和以人为本的取向。这里提到“世界社会”和海外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它们对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其他民族国家的民族志田野调研,可以为研究视域的扩大提供基础资料。而对“世界社会”的关注可能是中国人类学的最终目标,费孝通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世界性社会”的类似概念。“世界社会”是说,我们的生活在国家的范畴是分开的,但是在社会范畴实际上是一起的。这是一个对自我跟他者的关系格局的新认识,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和建设。而海外民族志作为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世界社会或区域国别的基础文本,为除人类学、区域国别学之外的学科提供了跨学科比较研究和他国文化语境的活态资料。所以共建共享民族志资料库,或许会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基础数据平台,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自己为方法 以生活为养料

青年人的自我发现和诠释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成体系且层次丰富,除了唯物史观的指导性研究方法、逻辑思维的中介研究方法,还有各个具体学科的专业研究方法,这方面已有学者的精辟论述和专著出版。以下主要就青年工作中青年人通过“以自己为方法以生活为养料”的路径,对自我存在的社会进行发现和诠释,进而在对自我的“悬置”中将其转化为理论经验和学术语言,这种对自我和人类社会的反观与审视有利于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第一,以自己为方法是连接“小世界”和“世界社会”的有效路径,可以从第一视角出发更好地感知所处的社会及文化变迁。青年人作为新时代的承载者,与时代同频共振,许许多多青年人的生活现状和社会问题很可能就是未来世界社会的样子,所以青年工作者以第一视角从自身出发对以人为本体的生活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学家项飙在《把自己作为方法》的对谈中从个人经验切入,涉及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等主题,示范了一种通过对话去理解他人、厘清自我的研究形态。在《十三邀》访谈、“你好,陌生人”等系列节目中,项飙对当下社会中“内卷”“附近的消失”“蜂鸟悬浮”等社会现象进行剖析,用深刻的观察、通俗的语言将日常生活理论化。青年工作者既在生活之中,也要以自己为方法进行冷静观察和深刻剖析,理解日常生活,对社会文化变迁和知识生产与建设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透彻认识,而这种“把自己作为方法”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的研究。

第二,生活本身既是人类的生存背景也是有待开发的社会剧场,为青年工作提供了养料和活态文本。历史上的诸多伟人都谈及生活实践的重要性,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马克思认为“以往的哲学家都是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李泽厚先生则通俗地将哲学说成是“吃饭哲学”。而近来黄宗智提倡的“实践社会科学”研究进路,致力于构建中国本土性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思路颇具重要价值。当然,生活实践作为人的第一存在方式,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不过建基于生活现象之上的理论为行为的解释和社会意义的建构发挥重要作用。问题在于如何从生活实践中凝炼出有指导意义的普遍性理论,而这恰恰离不开生活本身。以《当代青年研究》期刊中关于青年话题文章的分析为例,主要设有青年观察、青年文化、青年参与、青年就业、青年工作、数字化与青年、青年教育、青年婚恋、青年群体及海外青年研究等130个栏目,2023年第1期至第5期刊发的内容涉及相亲剧本杀、音乐“网抑云”、自由式恋爱和彩礼、“Z”时代、孤独社交及社交电商平台“拆箱”现象等青年文化和问题。在第5期中《当代青年研究》对人类学家项飙进行专访,从之前提出“附近的消失”到“重建附近”,项飙关于“生活的人类学”诸如附近等概念既贴切当下青年群体现象又引人深思。青年工作者作为青年群体的一员,借助相关启发性概念和成熟理论,以自己为方法、以生活为养料对青年现象展开研究,既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为青年群体的一种“自我言说”。

青年工作者和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青年是人类文明的传薪者,青年工作者是未来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奠基者。综观人类文明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和学术思想史的历程,都是在接续前人伟大思想和现有文明的基础上推进。从时代进程和学术史发展来看,20世纪是世界主义理想和民族主义情感矛盾冲突的时期,“在20世纪中国观念世界中,融入世界潮流和恪守民族本位一直是纠缠在国人心中的结,而在学术界也同样有这种焦虑”。陈寅恪先生“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或“不古不今不中不西”的学术选择,今天或已然成为21世纪学人的学术坚守,但在20世纪却是个纠结不确定、需要做出选择的时代问题,正是因为前人的代代传续和正确抉择,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提前预判了正确路向。而青年则成为前后时代和现代文明的媒介与中间者,由此可知青年工作对人类发展和国家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青年工作者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贡献青春和智慧,是哲学社会社会科学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2023年6月2日,***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傳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总书记的讲话及其文化思想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方向。青年工作者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在吸收世界文明的全球化背景中,建设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综上所述,青年工作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意义重大。所以青年工作者要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中融会贯通,勇于拓宽研究的世界视野,善于以自己为方法以生活为养料,从日常生活实践处做文章,积极为社会科学事业贡献智慧和青春之力。

参考文献

[1]项飙、吴琦:《把自己作为方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1-10页。

[2]项飙、康岚:《“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人类学家项飙访谈(上)》,载《当代青年研究》,2023(5):1-9+21页。

[3]胡德庆、吴溦:《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百年经验、时代任务与方法创新》,载《当代青年研究》,2022(1):12-18+49页。

[4]高丙中:《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7-20页。

[5]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载《社会科学战线》, 1980(3):109-114页。

作者简介

王 蓉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伊斯兰教史和宗教人类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