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高倩
当前,我国国际形象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地位和作出的世界性贡献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亟需加强国际传播以自塑国际形象。针对当前大学生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存在的英语表述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跨文化传播视角,提出了通过培养学生“发现中国故事、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跨文化讲中国故事”能力来提升其“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彻底解决了“挨打”“挨饿”两大问题。与之相应,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地位仍不匹配,其国际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挨骂”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基于此,自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伟大命题以来,***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并在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将面临大量的跨文化交际机会,他们将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主力军。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运用英语叙述故事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均不足,[1]严重制约了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让他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文化折扣”,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并有效传播。
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现状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本质上是一个跨文化传播过程。施拉姆(Wilbur Schramm)认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至少具备三个要素,即信源、讯息和信宿。[2]因此,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至少需要依次达成三个前提:主讲者心中要有故事、口中讲好故事、听众乐意听故事。而当前大学生在面临“讲好中国故事”的选题时,在上述三个方面表现出的能力均存有较大差距。
(一)心中故事匮乏且理解不深刻
所谓“中国故事”,是指凝聚了中国人共同经验与情感的故事。[3]***总书记2016年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就“讲故事”提出“五个讲好”,即“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國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4]因此,“中国故事”的具体内涵丰富,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具体内容可以是历史的,也可是当下和未来的,既可以是民族和国家层面的,也可以是民间和个人层面的。[5]然而,当前大学生对“中国故事”内涵了解不足,多数受访学生简单地认为中国故事即中国文化,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领域的中国方案和行动也语焉不详;而在中国文化方面,多数学生的理解比较肤浅,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认为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1]
(二)用英语表述中国故事能力不足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外语是全球化时代讲述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因此,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不可或缺。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不仅面向外语专业学生,也面向非语言专业学生,其中又以英语教学为主。然而,当前高校的英语教学重基础轻应用,考核偏重语言基础知识而忽视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学生也将更多精力投入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6]从而导致多数学生难以用英语完整表述中国故事。总体而言,当前大学生多数能用英语进行基本的言语表达,但难以用英语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发展的过程及其反映的文化和价值观等信息。
(三)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欠缺
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文化的差异使得这种传播变得更加困难。***总书记关于“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批示指明,讲述“中国故事”需要具备跨文化视角和意识,用说话者导向进行跨文化传播。[7]当前大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受语言表述影响,普遍表现出缺乏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讲述观点时,多数呈现出聆听者导向,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重重,有时甚至不能进行正常交际。
综上所述,从信息传播的三要素角度看,当前大学生在跨文化传播“中国故事”过程中,在信源方面存在用英语表述故事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讯息方面存在故事匮乏且理解不深的问题,在信宿方面存在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欠缺的问题。故而,欲提高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需从上述三方面着手解决。
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发现中国故事的能力
中国故事内涵丰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均存在大量的中国故事,而学生欠缺的是发现中国故事的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首先要培养其发现中国故事的能力,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时能做到“有故事可讲”。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接触和积累,并与时俱进地实时了解和深入学习各领域最新的“中国故事”,才可能做到“心中有故事”。
一方面,各学科应建设一批包含“中国故事”在内的适用教材,教材内容与案例的编排应与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经验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触和汲取中国故事。另一方面,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应拓展自己的知识宽度,深度挖掘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国家策略、优秀人物等中国故事,恰当地嵌入课堂教学过程,以鲜活的案例向学生展示如何发现本课程相关的中国故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中,可增加中西文化对比,凸显中国文化优越性的部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8]比如在讲到西方殖民历史时,可引入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之比较,向学生展现中国理念之优越;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中,例如《高等数学》课上,在讲解定积分概念时,可引入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的割圆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形象地展示割圆术所蕴含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无所失矣”的数学思想,[9]这与定积分方法的“以直代曲”和“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是一致的,但却比其早一千四百年;学科专业课程中,例如《机械原理》课上,讲解齿轮、凸轮机构相关内容时,可引入中国古代记里鼓车和司南车的案例,以及天安门广场国旗杆如何从最初的22.5米到现在32.6米的故事,向学生展现中国智慧的魅力,让学生在叹服先人智慧的同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培养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
当前,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仅限于英语课堂,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班级人数众多,课堂口语情景缺乏真实性,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口语练习,从而导致绝大多数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偏低,很难用英语完整地表述故事。再加上不能对一些专业术语进行准确的翻译,从而导致学生在讲述中国故事时难以清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语言学习包括输入、吸收和输出三个环节,其中,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10]因此,如果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增加“中国故事”及其英语表达的输入量,无疑将提升学生在输出“中国故事”时的准确度。首先,教材是大学生英语习得最主要的输入渠道,因此选用包含丰富“中国故事”的英文教材,将有助于积累更多的“中国故事”及其英文表达,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解决其“不知如何说”的问题。其次,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造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语境,教师从价值观、立意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对学生讲述的故事进行点评和改进。比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讲到环境相关主题时,课前可安排学生查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美国先加入再带头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原因以及中国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并完成一段关于应对全球环境治理之中国方案的英文口语汇报。最后,讲好中国故事,更需讲对中国故事。在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时,语言的正确性需要教师严格把关,否则容易使学生因为语言不过关而掉入陷阱,被西方不怀好意的人利用。例如,在涉及到中国近代史时,学生很容易按英文表达习惯把抗日战争说成 “Anti-Japanese War”,但这种译法中“Anti-”表示反对,会被误解为是“反对日本”或“反对日本人”,甚至还可能被理解为“对日本主动发起攻击”,从而歪曲历史。教师在面对这种表达时,应向学生清晰讲述“抗日战争”含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正确表述应为“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强调其中的“Aggression”表示侵略,“Resistance”表示抵抗,西方背景的聆听者才可能明确战争中的正义方和侵略者各指什么,這种译法才能正确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正当及正义性。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讲中国故事的能力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对外传播的过程,具有明显的跨文化传播特征。因此,必须以跨文化的方式来讲中国故事,才能让故事聆听者听懂和理会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否则就容易导致说话者的意思被误解。这就要求故事讲解者首先要具有跨文化的思维,懂得在对外传播故事时需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而不是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讲解,即用说话者导向和基于语言的沟通方式,而不是用聆听者导向和基于语境的沟通方式进行跨文化传播。[7]其次需要故事讲解者具备跨文化传播的技能,而这就需要故事讲解者提前了解故事聆听者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以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来传播好中国故事。
目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已被大多数高校写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所以,大学英语教师需转换教学理念,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传授学生跨文化交际原则和国家形象建构策略;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应采取描述性和非评价性立场,避免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造成传播失误乃至文化冲突。比如:在翻译“‘一带一路倡议”中“倡议”一词时,考虑聆听者的接受度和国家形象,一般将其翻译为“Initiative”而不是“Strategy”。除大学英语教师之外,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传播意识和素养,在给学生讲授“中国故事”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在对外传播时的讲述方式。比如,在给外国人阐述“一带一路”时,不能采用在国内宣传时的角度和语气,将其描述为“国家顶层战略”和“劳动力、产能转移”,而应从和平合作、互利共赢和对方获益的角度进行讲解。
参考文献
[1]赵靓、杨天华:《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研究》,载《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29):153-156页。
[2]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李云雷:《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4]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王晚英:《***“讲好中国故事”思想的生成逻辑与主要内涵》,载《新闻研究导刊》,2019(01):25-26+28页。
[6]刘云起、王美玲、张晓文:《文化传播视阈下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研究》,载《海外英语》,2022(16):195-196页。
[7]庄恩平、陆婷婷:《构建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范式》,载《对外传播》,2016(10):43-45页。
[8]郑兰淼:《英美文化课程中的“课程思政”路径研究》,载《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0(03):26-28页。
[9]王霞、夏国坤:《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范例教学》,载《大学数学》,2013(06):150-152页。
[10]许洪巧:《输入理论与二语习得综述》,载《考试周刊》,2007(51):68-69页。
作者简介
高 倩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