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可以为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提供重要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始终维系和蕴养着我国乡村的人伦秩序,奠定了乡村共同体的文化共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重塑和建设好乡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下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与价值诉求。要充分认识积极作用,正视存在突出问题,多措并举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变,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需要全面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社会正经历着巨大变革,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离乡进城,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乡村衰落的现实与乡村振兴的诉求并存,乡村的未来成为了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必须解决乡村文化环境问题,文化振兴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魂”,蕴藏着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孝老爱亲、敦亲睦邻、勤俭持家等恒久性的道德价值与精神追求,是重要的“软实力”,乡村振兴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强大精神内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可以为乡村振兴发展凝心聚力
***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需要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吸取力量。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价值观核心是仁爱、和谐、诚信,儒家文化重视人的人格养成和品格修养,认为这是人的立身之本。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属性,仁爱和善待他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在社会交往中崇尚互相尊重,从家庭的伦常关系出发建立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符合人民追求友善、互助、安居的心理愿望,乡村社会普遍接受了这样的价值观文化,它在乡村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千百年来乡村社会非常稳定。
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全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谐、诚信等基本点高度契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两者的结合是乡村长期稳定的文化纽带,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理念与我国现代法治要求相结合,可以为乡村振兴发展保驾护航
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除依靠法律、制度的硬性约束外,还要依靠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存在于中国社会的人文和精神心理结构中,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塑造着中国人的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千百年来在广阔的中国乡村,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一般具体为乡规民约、道德伦理的遵守等,它的力量是无形的,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治社会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法治有强制性的特点。而在乡村有很多的乡规民俗是人们自觉形成的一种道德觉悟,以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人们自觉遵守这些行为规范, 不是强制所能解决的,这正好补法治所不及,实现乡村德治、法治、自治的三治合一,共同为乡村振兴发展保驾护航。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与新时期的创新理念相一致,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性力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求变思想,它所蕴含提倡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重要思想,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它在变化的社会中一直不断创新、发展,正因为这种顺时而变,才为民众认可和接受。进入21世纪,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里59次提到“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不断进行思想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乡村振兴战略就是顺应时代要求提出的创新设计,时代的要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一致,因此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要注重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同,从而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助力乡村振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很多地方“空心村”情况严重,导致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天价彩礼、孝老爱亲缺失等不良社会现象。这些现象严重腐蚀了社会风气、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也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一)人力资源短缺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内生动力不足
乡村振兴的实施离不开人的参与,尤其是乡村居民的参与,他们是乡村振兴的主要依靠力量,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活动以及对传统文化有所研究、学习、有造诣的人才队伍主要集中在城市,乡村公共文化基本上处于落后和匮乏的状态。在农村长时间以来由于受到经济教育落后、科技不发达等客观条件限制,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和经营认识能力存在不足,再加上农村年轻人口大量流失,留守在乡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这些都导致传统的节庆、风俗、饮食等乡村文化正在农村失去传承土壤,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没有了源头。
(二)优质资源开发缺乏规划与村落文化缺失妥善保护
乡村建设和村落保护的困局难以破解。随着交通的便利,乡村多样且丰富的资源向越来越多的人敞开了大门,一方面很多地方为了迎合大众潮流,存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同质性、千村一面的现象,游客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游日益成为新的旅游风尚,网络时代短视频的零距离宣传造势也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机遇,同时也给乡村带来了淡旺季消费人流量的巨大数量落差以及乡村资源的盲目开发、不注重保护乡村独有的生态文化資源等问题,这些都构成了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在威胁。
(三)孝老爱亲意识淡薄趋势与婚丧陋习腐蚀文明乡风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广大中青年农民工群体经过辛勤努力希冀扎根城市,村庄剩下大量空巢留守群体,导致村庄空心化,使得乡村基于地缘和血缘关系的传统尽孝方式难以为继,乡村孝老文化认同式微。另外,加重乡村父母负担的“天价彩礼”带来的攀比效应靡然成风。这些婚丧陋习腐蚀了原本淳朴的乡风,颠倒了孝老爱亲的本末,加重了农村父母操办婚娶的负担。虽有村镇党委组织自发制定红白喜事条规,约法三章,但没能让村民自发形成一种风气,没有形成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达到文以化人的系统合力。
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方法途径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于乡村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验与智慧加以活化和创新,以文化之力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精神动力,积极探索适合本地乡村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巩固、挖掘和培养乡村文化人才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加快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人”是关键因素,尤其需要熟悉乡村文化、传统文化的人。在做好“留下来”的同时,更应注重引导乡村孝贤主体、精英典范返乡,培育富有乡村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传统文化人。应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战略,将广大农民,也是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主体“留下来”,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就地就业,在就近解决生计问题的同时,实现就地传统文化建设。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既要注重发挥孝贤群体的道德引领示范作用和乡村治理的德润功能,又要善于激发广大农民群体的主人翁意识,为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注入“活水”。
(二)有效激活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
乡村振兴是否能顺利推进,关键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好不好、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不应再集中于外部力量能给什么,而应把脉农民文化诉求,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注重丰富乡村文化活动,用“菜单式”的文化服务模式实现让农民“自主点菜”,增强送文化下乡的精准度。同时,加大在乡村“种文化”的力度,组建农民文化社团,扶持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积极挖掘和保护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传播和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改变乡村地区文化落后的面貌,促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全面激发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全社会参与热情,从而充分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三)合理开发乡村传统文化资源项目
一些传统文化资源项目、文化老建筑的保护和修缮资金少、进度慢,开发利用后,又往往面对过度商业化导致传统文化本体得不到妥善保护的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传统文化资源有一个整体、科学、长远的认识。积极探索实施符合地方实际的“优秀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在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要尽量留存并保护每个村的具有代表性的古巷、古居以及祠堂、石坊等文物古迹,尽可能保留几十年前农民居住的土砖房、石头房,展示村庄的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历史。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整理发掘,保护村落文化,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受众,推进分众化设计,增强亲和力和实效性,让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传承。
(四)将传统文化融入乡村建设目标中
发展绿色经济是乡村持久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做好宣传讲解工作,让大家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挖掘传统文化中乐山乐水、天人合一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改善乡村生态人居环境,深入贯彻***总书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重要指示精神,兼顾“乡土”与“乡愁”。保护好青山绿水、传统村落、文物古迹等有形的“乡土”风貌,注重镇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现代农业发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对乡村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融合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人文资源、建筑风格等要素,进行区域功能、居民住宅、产业发展、休闲旅游等发展明确定位,同时支持民间艺术、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保留“乡愁”味道。在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同时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广大农民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生产、生活和绿色消费,建设系统性、根本性的生态文明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鞠熙.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J].社会治理,2019(6).
[2]张晨霞.农耕文明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N].山西日报,2020-4-29.
[3]卢念华.关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10).
作者简介
裴桂玲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委党校教师,副高职称。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文化建设、意识形态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