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短期支教: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4-04-24

伴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扶贫的重视,以及“三下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的推广落实,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支教活动中。短期支教时间短、灵活性强,日渐成为社会风尚。然而,短期支教团队质量良莠不齐,短期支教活动效果各异,引发社会颇多质疑。正视短期支教的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推动短期支教活动组织化、系统化发展刻不容缓。

***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近年来,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推进和实施,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短期支教作为支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长期支教相比具有持续时间短,灵活性强的优势,对推动我国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短期支教活动在给农村教育带来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支教团队质量参差不齐、破坏当地教学秩序、教学方法失当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发颇多争议和产生一系列质疑的声音,甚至把大学生支教行为比作“去乡村体验生活,是集体的旅游和狂欢”。2020年12月,一段学生被支教老师踹飞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2021年上旬,某支教教师在云南支教期间侮辱学生、地域歧视的相关言论引发舆论关注。此类事件带给被支教学生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甚至是无法磨灭的,值得我们深思和做出改变。

当前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

(一)短期支教目标不明确

据相关资料显示,一些支教大学生在支教前并不清楚其支教活动的目标或者所支教学科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且对于当地教学状况和孩子们实际的受教育水平、学习动机不够了解,教学任务的具体实现受志愿者们的主观意愿影响较大,缺乏对于支教课程系统、完整的计划,教学规划过于笼统、教学内容流于表面。另外,对于支教大学生来讲,能够带给当地孩子们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支教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于当地孩子们价值观、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的传递,但支教大学生往往忽视了这方面内容,或者是使其流于表面,粗暴式灌输。一些支教大学生为了维持自己“好教师”的形象,或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尽快完成支教任务,并未将支教活动对孩子们可能造成的长远影响、对原有教学秩序的影响重视起来,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采取姑息纵容态度,导致学生不能明辨是非,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一些支教教师未结合当地实际教育现状,简单地从网络上下载教学课件,教学方式随意、教学态度敷衍,服务意识不强,只是循规蹈矩地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创造和超越。

(二)破坏当地原有教学秩序

教育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支教大学生的身份和教学方式都具有非正式性的特征。支教大学生大多是高校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与被支教学生年龄差较小,受其自身年龄、性格的影响,容易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其对孩子们多是“朋友式”的非正式教育,具有亲和力,这很容易打破学校原有的严肃的、较为传统的教育教学秩序。他们上课时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自由发言,让学生吸收知识的方法也与原来老师教授的方法不一,课堂的纪律往往比较活泼松散。且其带来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往往是新奇的有趣的。然而,伴随着这些志愿者的离开,孩子们不得不继续老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新旧老师的更替,两种教育教学方式的对比,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失落感和消极情绪,甚至出现对原来的传统课程和教学模式的抵触心理,给学校教师的教学带来阻碍。如《中国青年报》报道的一篇《大学生短期支教隐现“副作用”》文章中指出,前来支教的大学生发现了该学校惟一的一名乡村英语教师的发音有误,于是便下了大力气帮孩子们纠正了发音,但支教团离开之后学生们开始对原来的英语老师表示不服气,因为他的发音不正确。此类事件比比皆是,给乡村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扰和麻烦。

(三)影响孩子心理状况

有研究表明,短期支教活动会对受教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颇多影响,尤其体现在性格方面。[1]支教的目的是为平衡我国区域教育资源差异,推动我国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因此支教地区大多是处于一种相对贫困淳朴的状态。前来支教的大学生无意识中透露给孩子们的关于城市的繁华和城市生活的精彩有趣拓展了孩子们的眼界,使他们对外界充满了期待。但同时也可能会使当地学生产生落寞感和自卑感,使其对当前的生活状况产生厌倦情绪,滋生不切实际的想法。作为教师,支教大学生自身的素养和品格也会对孩子们的性格和心理等造成重大影响。一旦在志愿者的选拔筛选阶段不严格,使那些本身品行不端的学生来支教,孩子们的健康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就会受到重大威胁。如之前备受关注的“支教女大学生‘秀优越’辱骂学生”[2]一事就激起人们的热议,不禁让人们担忧支教教师的质量。

就短期支教活动本身来讲,大部分支教活动都是选取寒暑假开展,一些支教地区学校教师和家长对支教认识不深,更多地把其作为假期补习班来看。盲目地把孩子送进去“补课”。非出于孩子自身意愿的强制性参与很容易使其产生抵触情绪和厌学心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这样反而影响支教效果和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另外,支教地一般为农村贫困地区或偏远山区,支教对象一般是贫困生或是留守儿童,他们本身在情感上来说就相对比较敏感和脆弱。支教大学生在与其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一同做游戏、共同分享快乐与喜悦,对一些较为孤僻的孩子给予耐心开导和帮助,很容易使双方建立起信任和产生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支教活动结束、志愿者们即将离开之际,孩子们内心必然会十分不舍,期待与支教教师继续保持联络。但由于各种原因多数支教教师并未与被支教学生保持长久的联系。这对于贫困地区较为孤僻、脆弱、敏感的孩子們来说很容易造成其情感上的伤害和对人的不信任,更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其形成回避型人格和产生社交障碍。

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支教志愿者自身能力素质不足

从支教动机上来看,一些支教大学生的动机并不纯粹,偏向“利己主义”。他们将支教视为自己未来获取加分、评奖和丰富大学经历的一种途径,对于支教的初衷存在错误认知。从支教能力来看,支教大学生大多是本科在校学生,甚至有些是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但在教学能力和技巧方面尚未受过系统的、严格的训练,缺乏从教经验,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一些非师范生还缺乏基本的教育学知识与技巧,其在教学和管理技能上都缺乏相应的经验。在支教时,不能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逐步引导学生、因材施教,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准确把握,授课方式也过于自由随意。而短期支教活动不仅要求支教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水平,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班级管理、课堂管理、心理辅导以及能够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等的综合能力来应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一些大学生缺乏班级管理经验,难以自如地掌握课堂情况和维持课堂纪律,在面对突发问题时不能恰当解决和灵活应对,导致很难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孩子们对“大学生”的整体印象和丧失获取知识的动力,同时也会使支教大学生自身产生自我怀疑和自卑情绪,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和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另外,一些支教大学生责任心不强、意志不坚定,支教过程中不能忍受当地较为艰苦的生活条件和不同的风俗习惯,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丧失支教热情甚至滋生反感情绪。

(二)大学生短期支教组织管理机制缺失

首先,大学生支教志愿者选拔、培养机制不严格。严格的组织管理机制对于了解支教志愿者的真才实学和教学水平,保证其在支教过程中服从组织管理、尽职尽责,圆满完成支教任务起着重要作用。[3]据调查显示,一些支教团在选拔支教志愿者的过程中,并没有系统的人员选拔标准。一般支教团都是以学校甚至是学院作为组织单位,在进行人员选拔时会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有些也会直接省略掉笔试环节直接面试。而面试评委大多是支教团内部成员和年级略高的学长学姐,没有相关的专业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参与,更不用说是被支教地的教师进行面试筛选。而评判依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面试评委的个人判断,这就造成在人员选拔上过于主观随意,缺少对于竞选者教学知识、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的考察,不能保证支教人员质量和支教团队的整体水平。

另外,在对于短期支教的反馈上不够及时。支教本该是一件多方共赢的事情,及时的反馈能够使支教教师和团队了解支教过程中的情况,汲取经验教训和提升支教有效性。但目前看来,大多数支教团队在支教过程中很少会进行总结反思,而是选择在支教结束后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反馈,甚至会弄虚作假,不能如实地展示支教质量和效果,也无法为后续的支教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参考,影响支教活动的长期发展。

在安全上,由于短期支教往往是由学生自发组成的团队活动,而支教地点也基本是由大学生支教队与其自主联系的,缺少了相关部门合法的保护措施,因此在安全上也无法保障支教志愿者的安全,甚至出现支教队员在支教地区隐私受到威胁或被当地村民骚扰的状况。[4]

(三)客观条件制约大学生支教工作效果

由于支教地区往往教学资源匮乏且条件艰苦,相关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全,缺乏较为实效的教学用具和教育基础设施,导致支教过程中很多的活动都难以进行,使得支教大学生难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力感。有些贫困山区交通不便,支教大学生们要徒步走很远的山路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给支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生活上的苦恼。另外,支教活动一般在寒暑假进行,而且很多支教学校都是非寄宿制,为了给前来支教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食宿条件,受支教学校不得不特意给其安排食宿等,给校方带来一定压力。另有一些支教学校不信任大学生的执教能力,也担心前来支教的大学生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成绩,因此对于授课等一些实质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让支教大学生参与,反而仅仅让其辅导学生写作业,制约了支教大学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一些支教团队要求志愿者与孩子们私下不要过度接触和交流、离开时也不能留下任何的联系方式,这都导致支教大学生在情感和教学上不能完全施展,降低了支教的效果。

改善当前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的路径对策

(一)支教大学生要端正态度和提升自身支教能力

大学生应摒弃功利主义思想,本着为贫困地区贡献力量的想法真诚地参与支教活动,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支教作为一种纯粹的志愿行为,而不是为了谋求自身更好发展的过渡行为。[5]大学生在知识储备上一般是完全可以胜任支教地教学任务的,但在教育教学上相对来说缺乏经验。因此在支教前期的准备阶段,支教大学生应主动与当地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当地实际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知识水平,充分地、认真地准备将要讲授的内容,不断提升巩固自身的教学技能,制定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教学方案及符合当地学生情况的教学计划,切实给支教地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个人素养和教学能力,在支教时要注意用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注意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及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孩子们进行一些传统类、实践类的课程活动,如剪纸、书法等,促进教学内容多样化,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发掘他们的天赋。另外,要对支教地区的生活环境、教学条件等做好心理预设,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意识。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短期支教组织管理机制

相关部门如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应尽快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短期支教的选拔和培训机制、监督管理制度、奖励制度、评价体系以及其他相关配套措施,使短期支教活动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在支教的前期准备阶段,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以及各高校之间的社团联盟等扩大招募范围,丰富并提升支教志愿者团队的质量和内部结构。在对于志愿者的选拔上,应将报名者的思想品质作为选拔的首要条件,重视对于报名者心理素质、政治素质、身体素质的考核,选拔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具有较强志愿服务精神、品德高尚的支教志愿者。针对支教志愿者教学技能有限、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的情况,高校应进行系统、规范的教学技能培训和支教准备培训,并制定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检测志愿者们的个人素质及教学能力水平等是否达到培训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支教地工作人员与支教团队进行面谈,共同协调制定支教人员的选拔、培训标准和支教计划等,从而更好地提升短期支教的有效性。

在支教过程中,要对支教活动加以指导和管理,及时关注支教队员的思想动向,对于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加以制止和纠正,适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支教结束后,应注重对于支教效果的总结反馈,结合当地师生尤其是学生对于支教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的满意度进行总结反思,以便不断调整改进支教活动,提升支教的质量和效果。也可建立被支教学生档案库,记录其个人的学习情况、受教过程等,有利于下一批支教团队的有效衔接,也便于跟进了解受教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后续发展情况,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学业,扩大和提升支教的影响效果。

(三)加大对支教工作的扶持力度和充分关注

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若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更大力度的关注和认可、支持。首先,支教组织要充分宣传支教活动,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作为宣传平台,将支教动态进行跟踪报道,或者以微信公众平台文章推送等方式进行展示,增加社会大众对于支教的了解和关注,扩大自身影响力。其次,在支教经费等资源方面,政府应继续加大对于农村地区学校的财政性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经费投入。当地政府及支教团队所属高校也应尽可能地为支教大学生提供必备的住宿、饮食、交通、医疗等条件,解决其后顾之忧。慈善机构以及一些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对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给予支持和赞助。对于支教志愿者的安全问题,相关部门也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性的制度切实保障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对于短期支教时间短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为支教团队和支教地创造条件建立长效机制,使支教团队能够连续利用假期前往支教,从而使教学形成连贯的体系。[6]另外,在国家的层面上,也可以建立具有全国性的志愿档案,建立支教队员数据库,由当地的学校对支教大学生进行相关的资格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和惩戒制度,对在短期支教活动中具有恶劣行径或违纪违规的支教志愿者进行惩戒处分,[7]对考核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体进行表彰,在招聘单位招聘时,给予其在志愿服務经历上的重视和认可并对于这些大学生优先录用。

结 语

正如***总书记所说,“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8]“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9]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较高素质修养和知识储备的大学生,理应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乡村教育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投身短期支教行列,我们理应为此感到慰藉和骄傲。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正视短期支教背后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探寻其深层次的根源并找出对策路径,增强短期支教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为乡村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艺,花俊国.大学生短期支教中对农村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05):53.

[2]《支教女大学生“秀优越”辱骂学生:她的坏,不只是看不起穷》,腾讯网,2021-03-14.

[3]吴春金.短期支教现存问题与发展路径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02):162.

[4]王天琪.南大支教女生疑遭当地村民骚扰 警方介入调查[N].北京青年报,2018-07-24.

[5]王秀华,闫春晓.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5):522.

[6]李朔菲,刘世玉.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评论,2019(06):66.

[7]王冰倩,肖劲松.学生视角下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9):117.

[8]《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0.

[9]《***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6.

作者简介

赵雪颖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