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化产业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宝鸡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品牌日益丰富、投资不断增长、融合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整体发展滞后、产业结构矛盾明显、缺乏创新活力、消费市场氛围尚未形成等问题,应探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城市群建设激发政策活力,以文化自信构筑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泉,以高品质文化产品带动文化消费,以融合发展理念推动文化产业深度发展。
文化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规划》总体要求中指出,“培育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要以文化塑标识”,宝鸡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特色鲜明,要抓好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发展机遇,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探索实施合理路径,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视域下宝鸡市定位分析
关中平原城市从全国区位上来看,承东启西、联接南北,2018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旨在培育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带动西北地区发展,推动全国经济增长,向西向北拓展市场空间,促进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年12月,陕西省印发《陕西省〈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规划》中明确了城市群发展目标,提出要建成西安、咸阳及西咸新区等为主的大西安都市圈,“增强宝鸡、渭南、杨凌、天水等重要节点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建立城市服务协作,协调城市产业分工,带动宝鸡等城市发展。陕西省下发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支持宝鸡建成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这既肯定了宝鸡市在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对宝鸡依托城市发展优势,推进城市产业布局优化作了清晰定位。对标中省市要求,宝鸡也围绕文化产业发展制定了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全国旅游休闲度假中心等目标。
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制度化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宝鸡乘借这股东风,实施传统产业优化、新兴业态培育、文化企业扶持、园区基地打造、“文化+”融合平台建设等,初步呈现了规模渐增、特色凸显、结构趋优的发展新格局,向着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迈进。
(一)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
截至2020年,宝鸡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达到173户,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比2019年增长4.5%,高于全省3.5%的增长速度,位列全省第5位。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卓有成效,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现有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文化企业13个,文化服务业企业数量、文件批发零售企业和文化制造企业数量都有较大突破,文化企业收入增长较快,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2、文化品牌日益丰富
近年来,宝鸡市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丰富,文化品牌创立增多,拥有多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诸如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推出了多部精品剧目,电视剧《黄土高天》在央视一台热播,《凤翔1949》《扶眉战役》等电影启动开拍 ,《三英战吕布》《三国记忆》《凤飞羌舞》等一批实景剧相继展演,秦腔历史剧《望鲁台》《甘棠清風》全省公映,得到社会普遍关注。对外开展民间工艺品、宝鸡青铜器等展览活动,社火脸谱系列、青铜器衍生品系列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有效彰显。
3、文化投资不断增长
宝鸡文化产业投资连续五年超过500亿元,2020年财政拨款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6003万元,占年度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09%,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直接投资8828万元,比上年增长728万元,增长率8.99%。同时,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社会资本加快步伐进入文化产业。
4、文化产业融合势头显现
在“互联网+”发展环境下,宝鸡市实施“文化+”战略,注重产业融合,形成文化与支柱产业的新融合。一是强化文化科技支撑,推出了文旅融合服务平台系统终端、文旅智能私人定制机器人等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产品。二是实施文化旅游精品打造工程,以周礼研学、民俗体验、红色旅游为代表的新模式成为文化旅游新的增长点。三是以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以凤翔泥塑、千阳刺绣、木板年画、马勺脸谱宝鸡非遗特色项目为依托,形成文化产品,带动就业与经济增长。四是文化与体育赛事结合,举办“九龙山杯”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利用重大活动的聚集效应和传播效应,展示了宝鸡魅力、传播了宝鸡文化。
(二)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宝鸡市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一是与目标定位有差距。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文化产业打造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宝鸡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中提出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占GDP比重5%以上。虽然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占GDP比重逐年上升,但一直没有突破3%,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二是与发达城市有差距。从全国来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文化产业领跑全国,杭州市文化产业占到GDP的24%以上。从全省看,西安市文化产值占全省70%以上,宝鸡市缺乏文化核心主导产业,没有形成文化产业的“拳头行业”。三是与发展需求有差距。宝鸡现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只占全省的9%,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只占全省的11.2%,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只占全省的5.2%,与当前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建设定位有差距。
2、文化产业结构矛盾明显
宝鸡文化产业中传统门类较多,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等新业态和知名本土文化企业品牌极少,一是产业发展不均衡,目前全市规上文化企业中还没有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只有10户,其余均为小微企业,领军型和骨干型文化企业数量少已成为制约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宝鸡目前文化制造业企业全部集中在印刷、包装、文化造纸等传统行业,批零文化企业多为图书、报刊销售,文化服务业虽然数量占比大,但营业收入贡献率较低。同时,文化产品和服务水平不高,内容单一,高中低端产品供给矛盾,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从县区看,渭滨区、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集中了全市60%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95%的文化制造业企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占到全市的80%左右。A3B93697-2C79-4EA8-819B-FC64AE0A7732
3、文化产业缺乏创新活力
宝鸡市文化产业多集中在传统行业,整体来说,文化制造业以包装印刷为主,体量大、增速慢、效益不佳,受上下游产业影响较大,从行业类别来看,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门类不丰富,数量多、体量小,受市场竞争和消费趋势影响明显。新兴文化产业中数字科技、创意设计类企业严重不足,网络数字、动漫游戏设计等新业态企业几乎是空白,文化产业的科技附加值较低。从文化产品来看,存在特色不鲜明、迎合市场需求低俗庸俗化现象。从文化企业来看,企业同质化、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足够市场调研,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意识不强。
4、文化消费市场氛围尚未形成
群众文化消费的主体意识还没有形成,对商业性演出的消费意愿不高。日渐发达的网络对书店、影城、剧院等实体的冲击和影响较大,市场不断萎缩。会展经济主要以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广告、推介、展会为主,同时,由于西安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明显,周末或假期许多市民前往西安进行文化娱乐消费,宝鸡文化消费整体不旺。
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视域下宝鸡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以城市群建设激发政策活力
宝鸡要建成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副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要抓住城市群建设机遇期,激发政策活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做好顶层设计;二是要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在区域统筹、产业结构等方面做好协调发展;三是要加大扶持力度,既要做好资金支持,又要推进人才、政策扶持,优化市场发展环境,释放政策活力,统筹规划好文化产业发展。四是要充分发挥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优势,紧密与西安等周边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盛的地域联系,带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
(二)以文化自信构筑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泉
宝鸡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周秦文化发源地”等称号,我们要从文化蕴含的丰富理念汲取自信,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一是要以文化自信筑基铸魂,周秦文化中重礼守道、革故鼎新、守正不阿等优秀文化,是我们新时期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法治精神、为民情怀的精神源泉,要充分挖掘宝鸡特色文化资源,诸如,召公“甘棠遗爱”勤廉思想、“扶眉战役”“工合运动”等,筑牢文化自信之基。二是以文化自信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宝鸡是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地,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宝鸡文化走出去,充分发挥青铜器之乡优势,推动凤翔泥塑等特色工艺产业走出去。三是以文化自信培育文化产业发展动能,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发展新兴业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三)以高品质文化产品带动文化消费
寶鸡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消费水平不强,尚未形成消费市场氛围,因此,培育发展文化消费市场也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动能。一是要培育文化骨干企业,提升文化产品品质。当前宝鸡缺乏文化骨干企业,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支持有核心竞争力、发展前景好的大型文化企业发展,打造文化企业领军企业,以高品质产品满足消费需求。二是要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建设一批群众性文化消费设施,推动文化消费。三是要塑造宝鸡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充分挖掘宝鸡文化特色,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一批有特色、又体现新时期人民群众期待的,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
(四)以融合发展理念推动文化产业深度发展
融合发展理念是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融合发展理念,一是要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业是文化产业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文旅融合发展已久,因此,要突破传统固有理念,打破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充分挖掘本地特色,开发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文艺精品项目,加强县域联合,壮大县域文化产业,形成县域间、地市间、城市群之间的旅游集群发展。二是要促进文化产业和科技融合,科技感是当今文化产品的一个重要特色,深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因此要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造文化高科技产品,借助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势头,带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要促进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互联网+”是如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能,要引导文化产业与大数据融合创新发展,依托电力商务促进文化产业消费转型升级。
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整体规模较小,发展滞后,因此,要紧抓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关键机遇期,激发政策活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互联网等领域融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在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J].宝鸡社会科学,2020(01):4-7.
[2]高振凤,贺杰,高欣,蔡皓,闫晨.“一带一路”背景下宝鸡地方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17):46-48.
[3]刘宇,周建新. 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出版广角,2019(10):9-12.
[4]包媛媛,张胜兰,王蓉.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3):220-221+223.
作者简介
高姣姣 中共宝鸡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等A3B93697-2C79-4EA8-819B-FC64AE0A773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