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才项多杰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青海藏区六州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科学分析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审时度势、因人因村因地制宜,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青海藏区实施产业扶贫,不仅要促进产业差异化、长远化发展,着力解决扶贫产业选择难、发展难、同质化、低端化问题,还要在加强现代新型农牧民、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
青海作为我国西部主要省份,是除西藏以外,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因青海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原因,这片广袤的土地,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困难和特点,因而成为在全国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类型最典型、扶贫成本高、扶贫难度最大的一个特殊贫困区域。产业扶贫不仅是推动青海藏区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动力,并且其依托当地特色、优势资源,通过创设特色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培养加深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主要以育种、生态畜牧业、养殖业、畜草种植和加工、民族手工业和地方民族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经营模式,非常适合青海藏区的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并且在短短的几年中初见成效,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好评和支持,可以说是青海藏区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路径。
青海藏区深度贫困地区近四年脱贫成效
2015年底精准认定:青海藏区深度贫困区包括8个重点县和33个片区县。从“十二五”伊始,青海藏区各级政府通过创新理念和精准思维,坚持因地因人制宜原则,将各类扶贫资金、惠民项目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2015年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起至2018年,深度贫困各州总体上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
从图1中的8个深度贫困县的实有贫困人口情况来看,青海在近四年的脱贫攻坚中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贫困发生率逐年递减,极个别县已经摘帽。
而从藏区六州的脱贫成效来看,海西、海北已陆续摘帽,青南藏区的果洛、玉树两州明年的突破任务较重,压力较大。从全省六大藏区各县、市、区的扶贫全局来看,近几年扶贫工作虽然成绩比较突出,但也仍然存在返贫隐患,边缘贫困人口①覆盖面较广,并且从根本上未脱离贫困等很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青海藏区深度贫困地区产业
扶贫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产业扶贫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市场为指导,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之路,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重要任务。青海藏区产业扶贫要依托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将产业发展列入政府规划,并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结合起来,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以发展高原有机生态种养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地区脱贫。
1、种养业是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渠道
种养业是青海藏区的主要产业,在扶贫产业选择上,各州县也将种养业当作首选。主要有:一是各地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依托藏区天然草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牦牛、藏西羊、枸杞、蔬菜等为主的养殖、种植业。贫困户每人以6400元的到户产业扶贫资金购置牛羊,激励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主发展种养业,实现脱贫增收;二是坚持“种草养畜、保护生态、提高母畜比例、加快牲畜周转”的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理念,积极培育以家庭农牧场为雏形的合作经济组织,实现联户经营抱团发展,组建合作社,精选培育家庭农牧场,同时引进扶贫龙头企业,即“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集体经济)+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基地、集体经济)+贫困户”等多元扶贫方式,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集体经济)直接参与经营帮扶、用人用工帮扶、订单销售帮扶、创业帮扶、折股分红帮扶、救助帮扶的“六轮驱动”产业扶贫模式。
2、多元化旅游扶贫产业成为脱贫增收的亮点
青海藏区各州县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怡人的自然风光,大力推进农旅、牧旅、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主要做法有:一是扶贫资金投入到生态园、旅游景区等旅游产业项目中,生态园及旅游景区以每年高于10%的收益给予贫困户分红,同时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为员工,从事餐饮服务、保安、环卫、销售等岗位,发放正常工资,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二是依托农家乐或乡村接待室,直接遴选经营意识较强的贫困户,开发当地特色餐饮、果品蔬菜和农畜产品,以联户经营方式开设旅游团餐接待,带动贫困户脱贫。三是通过开发游牧文化体验游、乡村自驾探险游等自主旅游项目,兴办各式旅游实体经济,实现扶持贫困人口当地就业。
3、文化产业及民族手工业成为产业扶贫的特色产业
青海藏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手工业为特色扶贫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首先,从文化产业方面来说,以黄南热贡文化、果洛格萨尔文化、玉树康巴文化等为主的文化品牌逐渐形成文化带动地区发展的模式。黄南州扶持8个村发展热贡文化,让更多群众吃上“文化饭”。其次,从民族手工业制造方面来说,围绕中藏医药材等生物资源的加工,以及藏毯、藏族服饰、金银器(饰品)、氆氇、玛尼石刻、羊皮画、藏刀等民族用品和工艺品的制作,通过以个人小作坊或“企业+贫困户”模式,给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吸收就业或订单销售等方式,不断促进民族手工业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
4、光伏扶贫产业拓宽精准脱贫增收新路径
光伏产业是2015年按照中央关于光伏扶贫的决策部署,以及藏区各州县根據光伏发电所需之条件,通过直接修建光伏发电站或“飞地”模式,将扶贫资金入股到光伏产业方面。比如果洛州班玛县在国家电网的帮扶下于2016年投资9282万元,在格尔木新建了10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30个村的1144户3047人受益,2017年人均分红1247元,为“飞地”模式的光伏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