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黄柯娴
(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8)
在当前的桥梁结构设计中,有很多问题都会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积极学习先进技术与工艺,总结经验教训,考虑桥梁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桥梁结构设计方案,进而使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参数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在桥梁结构抗震设计阶段,应该对抗震设计的要点有足够的了解,选择合适的设防措施,从而提升设计的总体水平,对桥梁工程总体运行效果产生积极的意义。
桥梁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以及社会发展,所以只有全面提升抗震系数,才能保证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在桥梁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科学技术,选择正确的设计理念,从整体角度出发确定合适的设计方案,做好细节方面的控制,提升抗震设计水平,满足公路桥梁的使用需要。而在设计中,还要将强度与刚度实现统一,切实提升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水平[1]。
不管工程量大小,在方案设计时都要遵循科学、合理性原则,符合项目规定条件基础之下,通过使用专业性的知识、工程手段、成本预算等方式,满足桥梁结构的设计标准要求,并且组合规范设置,达到安全、稳固的效果,分析了解地震作用力的影响,分析计算确定桥梁抗震能力参数,以得出最佳抗震参数与效果,为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基础和依据,为项目施工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2]。
对于桥梁抗震设计来说,首先要明确的目标就是统一性与协调性,在该基础之下进行设计,提高桥梁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于参数不一致或者偏差较大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缩小设计参数与实际参数的偏差,最大限度内实现参数统一,从而保证桥梁位移与下沉参数都符合要求,满足桥梁安全性标准。
遵循简单性的设计原则,尽可能地缩短项目的工期、降低预算。通过使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分析受力结构,精准计算数据,确保处于设计规定的范围内,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要提高稳固性、受力安全性,简化各个结构,优化结构受力条件,对抗震水平的提高产生重要意义。
桥梁抗震设计是工作开展的重点。桥梁结构延展方向具备开放性,达到抗震等级的标准要求,才能减少位移、塌陷问题的发生[3]。
因为承载力与均衡性是随时变化的,所以桥梁的整体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在受到强烈地震的条件下,应针对不同结构展开受力计算,促进桥梁抗震性的提升。
在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中,提高抗震系数是关键,这是设计工作的重点,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要选择正确的抗震方法,才能提升抗震效果和质量。从目前的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应用静力法进行抗震设计。假设各个物体与各个部分之间产生的是相同的振动,只局限在地面运动或者物质质量形成的惯性力,这样在设计时极易导致运动特征被忽略,没有考虑到动力性,所以要利用地震惯性力分析结构内力。就动力学角度出发,地震加速度是造成结构破坏的单独因素,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还必须考虑到结构特征,了解结构物的特性。周期小于地面卓越周期时,即使发生地震,也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在具体的工作环节,对于静力法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进行抗震设计计算,才能提升抗震设计水平,满足抗震性能标准。
把反应谱法应用到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中,具体是从地震系数的选择来提高抗震性能。通过分析地震加速度,参考该数据选择确定相应的规律参数,同时在某个反应内确定相应的阻尼比参数,并且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了解地震加速度的变化情况,通过绘制曲线的方式得出平均值。在桥梁抗震设计标准中,通过扩大动力系数的方式了解地震反应力,分析卓越周期参数,在地震波的作用之下强迫震动。在具体的设计中,要结合不同特征周期、场地反应谱展开设计,绘制出反应谱曲线,这样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抗震性满足要求。
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应该选择使用非弹性反应谱法进行,结合弹性结构体系直接进入非线性状态中,弹性反应谱分析时要考虑到结构加速度参数,在受到强度较高的地震作用时,结构会快速进入弹性塑性变形阶段,从而引起结构刚度、自证特征的变化。弹性反应谱法确定地震作用力时,并不能体现出非线性损伤变化,但是能够在弹性反应谱技术之下扩展影响非弹性反应谱,消除设计方案的缺陷。如假设特殊质变反应特点,如果弹塑性变化和假设的情况有差异,在非弹性反应谱的影响之下会持续性减弱,这样结构设计就不能达到标准。因此,在设计方案确定前,必须对桥梁施工现场有足够的了解,加强数据分析与统计,应用先进设计理念,才能提升设计水平,并且充分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通过地震面运动加速度记录,实现抗震分析,综合分析弹性与弹塑性变化状态,了解地震结构影响因素,综合掌握各个方面的要素。
对于复杂结构的抗震设计来说,主要通过采用和设计模式完全匹配的地面运动加速度方案,形成完整的设计模型,如屈服模型等,再经过应用三维立体化技术加强设计,提高设计水平[4]。在具体的设计环节,利用积分的方式分析每个结构设计,掌握不同时期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最终可以选择相同的方法了解薄弱部位,提高抗震设计水平,满足桥梁正常使用的需要。
延时抗震设计是通过结构、构件自带的延时耗能性抵抗地震作用力的。设计过程中应通过增大结构、构件的延性来满足性能需要,允许结构出现塑性铰的部分进行指定的延性设计。在此次方案设计时,使地震力、能量通过地面传到桥梁结构上,而抗震设计环节应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为结构提供这种地震力的能力。在以往的抗震设计中,通过强度设计理念,综合分析延性、位移参数,并利用强度指标间接实现。位移对于桥梁抗震设计尤为重要,设计人员意识到该参数的重要性,所以可以直接将位移参数应用到抗震设计中,这样可以形成多参数抗震设计的方法。目前我国的很多标准和规范中,都已经开始应用位移设计理念。
以位移为基础进行抗震设计,就要根据规定标准的抗震设计要求展开位移计算,确定地震产生的作用力,从而提高结构设计,达到预期变形标准。这种设计方案把结构位移作为结构性能指标,设计环节假设位移是结构抗震性能控制因素,利用位移谱分析有效周期,可以得出该结构的基底剪力参数,分析结构性能,以确定合适的配筋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法明确了位移在抗震设计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设计之初就要确定结构性能标准,最终可以达到桥梁的抗震性能标准。
场地整体规划工作的重点是对桥梁施工现场地震危害性进行分析,了解地震作用的严重影响,然后确定最佳的施工位置,确保后续的施工可以顺利进行。
在具体的桥梁施工中,要避免地震作用时出现地基严重失效的不良现象,及时解决和处理松软场地的不利影响,选择在硬度较高的场地中进行施工,提高桥梁的整体性,上部结构达到连续性的要求。同时,还要提升桥梁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避免出现结构部件散落的问题。在整个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综合性分析空间作用基本条件,从平面与立面的角度出发优化整体结构,分析几何尺寸、质量方面的影响,确保刚度是均匀布置的。在对称、规整方面进行设计,避免地震出现后引发变形而造成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出现。
提高桥梁结构与构件的强度,是设防工作的重点。在桥梁结构受到地震影响后,发生损坏的问题,主要是地震的作用之下导致结构发生振动,所以必须考虑地基结构特点,掌握振动能量参数,将该参数作为最小值,以提升结构的强度与刚度。在具体的设计中,在不增加重量、刚度的基础之下,提升结构的总体性能,所以刚度选择要考虑到现场的具体情况,满足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需要。强度是提升抗震效果的重要参数,地震的作用之下极易出现反复变形的问题,造成刚度与强度性能持续下降,所以要对这一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并且逐步实现延性设计,完善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果和质量,规避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的桥梁工程设计标准中,根据当前的桥梁重要结构、损坏修复的难易性把桥梁分为四大类,按照不同地震强度将地震的破坏影响分为四个设防等级,即6 度、7 度、8 度、9 度 设 防。根 据 目 前 的 桥 梁 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将我国的桥梁抗震设计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桥梁出现了弹性变形,但是并未发生塑性变化,结构完整度比较高。
第二层次是桥梁结构出现了弹塑性变形问题,而主体结构的性能比较好,结构内部存在轻微损坏,不影响整体的使用。
第三层次是主要结构部分发生损坏的问题,但是可以进行修复以恢复结构性能;而非主要结构部件的损坏比较严重,而桥梁的变形也处于可控的范围内。根据我国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公路等级与桥梁规模的划分,主要分为四类,根据上述三个层次的标准要求设防,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多遇地震、设计地震、罕遇地震等方面要求展开设计。以罕遇地震进行验算分析,加强结构强度的设计,提高延时设计的效果,达到桥梁抗震性能标准。
目前我国的公路桥梁抗震方案存在很多的问题。从抗震设计发展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定量方法的应用。因此,结合以往的地震发生问题,总结经验,并将抗震设计理念、标准以及技术要求应用到实践中,为我国的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帮助,大幅提升桥梁通行的安全性。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对桥梁的构造细节进行合理的设计。
在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中,我国的国家规范对于减震隔震方面的设计内容较少,所以要不断做出改进、完善,才能提高抗震设计水平。具体来说,桥梁的减震隔震设计要落实如下要求:设计方案中不能出现地基不稳定、桥梁固有周期长、软弱土质等情况。如果延长桥梁机构的周期,则极易导致结构发生共振的现象,进而出现支反力负值的情况。在应用单振型反应谱分析减震隔震设计时,活动断层与桥梁建设区域的距离在15km 以上;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场地类型分类,确保场地的稳定性;隔震设计的等效阻尼比在30%以内;桥梁基本周期中的减震设计要大于不使用减震设计的基本周期,一般2.5 倍以上即可。非线性动力时程法应用在上述条件之下,隔震设计难以满足要求。如欧洲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就进行了特殊减隔震的桥梁设计,以降低水平地震的作用影响,从而延长结构固有周期,达到抗震安全性标准[5]。
综上所述,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应优化结构设计方案,选择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保证细节部分的设计满足要求,各个结构之间连接效果合格,同时还要重视经验总结,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分析参考数值,提升设计水平,满足桥梁结构正常使用的需要,对我国桥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