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刘涛
(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常州 21300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更为注重对能源消耗的控制。为最大限度地避免车辆尾气带来的大气污染,我国倡导绿色出行,城市地铁交通体系也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地铁不仅可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和环保的出行方式,而且能够有效减少城市交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与污染物,与绿色出行理念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地铁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绿色渠道”,其运输能力与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更为有效的管控策略,有效规避影响城市地铁交通体系发展的各类不利因素,不断提高地铁的运输能力。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强调“可持续发展”,在交通方面,提出了绿色交通理念,绿色交通可以实现生产生活“低碳化”,能够降低碳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生态化城市建设。在绿色交通理念的影响下,以地铁为代表的低碳出行方式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对于城市交通服务体系而言,各类交通系统并非孤立,且只有将整体的交通运输规划工作与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相结合,才能在现有交通运输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出绿色交通服务体系。由于城市交通的发展理念与管理措施等会直接影响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实际水平,所以需要有序开展绿色交通设施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绿色交通的根本内涵,充分发挥绿色交通理念的作用。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污染治理与碳排放控制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城市交通系统从业人员在进行城市交通运输规划时,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做到高效交通出行与绿色交通理念相结合,充分发挥以地铁为代表的绿色交通体系的优势,进一步减少城市交通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绿色交通理念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要求交通运输规划工作不仅要丰富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方式,也要对原有的交通运输体系进行改造,逐步消除传统架构中存在的各类不利因素,完善相关机制。在交通运输规划工作中,相关部门应重点考虑交通运输系统改造过程的实际资源使用情况,不断提高以地铁为代表的新型绿色交通服务占比,全面提高城市交通服务运行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有效控制碳排放。
绿色交通理念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因此,在深入开展交通运输规划工作时,相关部门与从业者应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认识到绿色交通措施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这便需要相关从业者在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中,对出行人员的出行目的、出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出行方式的具体看法等有充足的了解,进而制定出更为可靠的绿色交通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舒适、优越的出行环境,全面落实绿色交通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土地资源越发不充足,可供交通运输规划工作使用的土地空间更为紧张,绿色交通规划与城市用地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大量建筑工程也在快速落实,虽然新建城区在交通规划工作以及绿色交通体系构建方面已做出巨大努力,但很多老城区的绿色交通体系改造困难重重,主要是由于各类建筑的密集度过高,使得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有限,道路建设空间保障能力不足。
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更看重出行的便利性以及出行过程的省时性。但我国的很多城市在前期的发展中忽视了对交通运输的规划,交通运输规划方面不够科学,使得交通运输能力提升有限,交通运输承受能力严重不足。例如,很多城市在地面公共交通线路规划方面未经过细致调研,使得公交车停靠站点与换乘点设计不合理,整体服务质量较差,既不能很好地满足民众对出行舒适性与便捷性的基本需求,又难以在绿色交通理念背景下,充分发挥公共交通运输体系的潜在优势。这些问题的存在难以提高民众对公共交通的依赖程度,大量城市居民选择私家车出行,这会进一步加重城市地面交通拥堵的问题,也不利于绿色交通的有序发展。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速,出行效率已成为民众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需求的改变直接造成私家车保有量大幅增长,加之一些城市的现有交通结构不合理,以地铁为代表的绿色公共交通服务不够完善,使得人们对步行、骑自行车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绿色出行方式的使用频率逐步下滑,这也进一步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压力,使得绿色交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相关部门在绿色交通规划工作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所在城市当前存在的交通结构不合理现象,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为目标,不断优化交通规划,完善绿色出行模式,进一步缓解交通运输压力,并减少能源消耗,改善污染问题。
生活水平的提升使民众的购买力得到提高,私家车保有量也因此不断增长,而私家车数量的急速攀升使绿色交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如今,在我国二、三线城市中,私家车的保有量早已突破百万,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系统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冲击,民众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依赖程度也因此有所下降,而大量私家车的出现会加重汽车尾气污染,使绿色交通理念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静态交通系统在整个公共交通体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交通中其实际需求量也极为庞大,静态交通系统规划工作的要点在于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而在传统的交通规划方案中,往往很难做到对静态交通系统的均匀分布,使得相关交通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交通拥堵现象也随之出现。想要彻底解决静态交通系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应在交通规划设计阶段,结合所在城市的具体特征,展开针对性的规划与分析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际工作的可控性与独立性,同时严格遵循各项基本指标,确保各类交通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以地铁为代表的绿色交通系统的同时,为静态交通系统的发展扫清障碍,将多种体系充分融合,最终形成更为完整、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
慢行交通系统是指以人行道与自行车道为核心的慢速交通服务机制,相关部门应针对其使用过程展开合理规划,进而创造出更合理的慢行交通系统,同步推进机动车道与慢行交通,让二者相互融合。在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思维的引导下,可采取分流方式,充分发挥慢行交通方式的高效率与安全性优势,全面引导公众主动选择更绿色的出行方式,从而避免交通系统功能服务层面的重叠与堵塞。此外,在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工作中,要充分考量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对出行速度的具体需求,广泛开展以地铁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设工作,慢行交通系统与地铁的结合,可让人们在搭乘地铁后,借助慢行交通系统快速进入目标区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出行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系统的使用要求,并且可有效避免不同交通系统在服务层面的重叠,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绿色交通理念的落实效果,降低交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并促进城市各项服务功能的科学发展。
与其他出行方式相比,地铁具备快捷、高效、安全、可靠等诸多优势。此外,地铁轨道交通在能源利用上更加符合绿色交通理念,更加符合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思路。因此,在交通运输规划中,为进一步深化绿色交通理念,相关部门应注重对公交专用道以及地铁轨道交通运输的整体规划工作,在此过程中可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想法与意见,并对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未来展现趋势进行分析,对地铁轨道交通运输发展进行统筹,在缓解原有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交通运输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此外,应对地铁轨道交通运输地上地下协同作业进行规划,如将原有的路面交通分为外侧车道、中间车道与内侧车道,充分发挥外侧车道的优势,建立地面轨道交通网络,并使其与地铁轨道交通相配合,进而提高公共交通运输的便捷性与可用性,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依赖深度,更好地落实绿色交通理念。
如今,我国的私家车总数较多,且数量增长速度非常快,大量私家车的出现让本已不堪重负的交通运输体系面临着更严酷的考验。因此,为充分发挥绿色交通理念对城市发展的正面效用,相关部门应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法规,有效控制私家车的出行数量。例如,交通运输部门可对机动车牌照的发行量进行控制,并对已有牌照的私家车采用限号措施,控制城市道路中私家车的出行量。此外,为解决过多私家车上路产生的道路拥堵以及尾气污染难题,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可采用时段控制方式,在特殊路段的特定时间限制私家车通行,并辅以完善的地铁轨道交通措施,降低人民群众对私家车出行方式的依赖程度,进而减少私家车运行产生的空气污染。
绿色交通理念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政府的监管力量,而是需要全体人民群众的参与,只有实现全民参与、全民监督,才能真正保证相关规划工作的落实效果。民众在出行方式的选择方面,一般会追求出行的自由度与舒适性,若不能有效转变民众选择出行方式的观念,必然会导致私家车泛滥、交通拥堵问题越发严重,道路交通的服务功能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管控工作的难度也会提高。从交通行为角度进行分析,不加管控,任车辆自由出行,必将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缩短,后续维护资金投入大幅增长等。因此,相关部门应注重对绿色交通理念的广泛宣传,并采取可行性对策,积极开展多类别宣传教育活动,让人民群众认识到绿色交通与生活水平及质量之间的关系,转变民众的观念,促进民众主动参与到节能与环保行动之中。
如今,随着城市道路数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交通服务功能越发丰富,尤其是在生态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下,绿色交通理念已成为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核心思想,对道路实施绿化,并在城市中形成纵横交错的绿化带,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亦可全面控制城市交通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空气污染。在多样化绿化植被体系的构建中,应注重景观的层次化,注重绿化建设共性与个性的协调,要求绿化植被颜色丰富多彩,若条件允许,可将灌木与小乔木配合使用,并以乡土树种为核心,尽可能提高绿色植被的生态效益。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工作是绿色交通体系发展中的关键一环,其不仅可以丰富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亦可起到遮阴、美化公共空间的效果,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绿色环保意识。
相关部门在开展交通运输规划工作时,应不断加强对以地铁为代表的绿色交通体系的统筹与规划,优化原有地铁交通网络结构,注重多类别要素对地铁服务功能的影响,并尽量减少换乘压力,提高乘坐便捷性,让多数城市居民可通过地铁快速达到目标区域。线路规划阶段也要关注城郊与市中心、城郊与城郊之间的互通效果,进一步增强线路的通达效果,让城郊与市中心形成更为稳定的联系。
地铁信号技术是稳定地铁运行管理秩序、提高地铁服务效率、缓解人流压力的重要措施,及时准确的信号信息数据获取与整合分析,可增加地铁线路上的列车数量,并能进一步提高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车辆行驶速度,提高整体的运输能力与效率。
在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对地铁的折返线路进行更为科学的前期规划,以当前的建设需求及未来发展需求为核心,推动绿色交通运输机制整体运行服务水平的提升。运行管理经验表明,站后折返可有效提高地铁的折返能力,若城市国土空间资源有限,无法实现站后折返,设计工作者可采用改建折返站的方式,在车站后方增加折返线与相关渡线,这样既可满足站后折返条件,亦可缩短地铁系统的转换时间,提高地铁车辆的过岔速度。
以地铁为首的绿色交通服务可归结为第三产业,因此,提升其整体服务水平,让乘客产生更良好的乘车体验,也是绿色交通得以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对此,地铁交通运营管理单位应对乘务员以及站台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避免乘车高峰期出现混乱,避免因人流拥挤而出现安全事故,尽可能提高民众的乘车体验,充分发挥地铁轨道交通对现代城市交通服务发展的正面作用。
综上所述,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工作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合理推进以地铁轨道交通为代表的绿色交通体系的科学发展,优化交通结构与服务模式,尽可能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环保意识,使其主动参与绿色交通体系的发展,同时要完善服务机制,改进服务过程,为生态型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全面落实绿色交通发展理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