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困境及改善措施

时间:2024-04-24

叶思厚

(浙江交投大唐智慧产业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0 引言

交通运输经济属于流通经济中的一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是在新形势背景下,交通运输经济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要想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稳健、长效发展,需要相关企业基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认真审视自身在经营与管理环节存在的不足,归纳短板、总结经验,将交通运输经济与社会经济协同起来,确保交通运输经济与时代发展需求高度适应,使交通运输经济逐步从发展困境中解脱出来,寻求全新的发展机遇,赢得发展生机。

1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困境

1.1 运输系统建设存在资金缺口

交通运输经济的稳健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完备的基础设施、调度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另一方面要依靠足够的资金投入。但是,就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情况而言,资金缺口大仍然是较为显著的问题,而且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经济较发达的区域,资金水平通常可以满足当地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需求;而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贫困地区,由于自身的财政经费短缺,所以能够投入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资金也非常有限,特别是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会很大程度地限制当地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进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1.2 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缺少保障

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损耗,而随着国内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运输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又给交通基础设施带来了很大的运维压力。同时,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时间较早,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或者前期未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使得后期使用阶段损耗情况严重,加之存在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等问题,造成一些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和运行性能无法得到保障,导致交通运输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1.3 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得较为庞大,不仅运输量与运输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运输装备与发展模式也与从前截然不同。但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并没有紧跟发展形势进行更新,存在明显的管理体制滞后的问题。特别是部分欠发达地区,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从业人员素质、管理人员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使得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无法切实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与规范,这也是区域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缓慢的原因之一。

1.4 运输个性化服务能力不足

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既促进了民众行为方式的改变,也使市场环境呈现出了以客户为导向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民众的运输需求日益个性化,因此,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对交通运输行业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实际情况是,部分交通运输业的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不足,对客户需求的重视度有待提高,难以有效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服务特色与优势不突出,使得新形势下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2 新形势下改善交通运输经济困境的具体策略

2.1 拓展筹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为切实保障交通运输项目建设资金,企业需要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对项目资金实施综合调用,与社会各界、政府部门建立起合作关系,并立足当地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情况,合理确定切实可行的投资项目。同时与有关部门积极协作,为交通系统项目建设筹集资金,打造出一条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特色产业链,以此实现交通系统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另外,可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获取资金,这样能将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以及建设资金,对地方经济发展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能为地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相关企业应在开源节流的前提下,建立起相应的成本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机制,通过社会效益管理、资源配置管理、项目预算管理等多种途径,对社会资本进行整合,对运输项目实施科学管理,使所获取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的目标。

2.2 构建管理模式,实施综合管理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稳健有序发展,企业应认真分析当前交通运输发展中的不均衡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式管理。在制定政策时,国家和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各地区和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据此针对车辆管理、道路交通工程等方面做出谨慎、科学的决策,使各地区间的政策交流与信息交流更加紧密,为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各企业在发展交通运输经济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以及对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以达到降低交通运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目的。此外,企业在健全交通运输管理体系时,可以尝试引入信息化交通管理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打造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模式,确保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交通运输决策。控制交通运输的固定生产成本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需要企业合理、灵活地应用有限资金,将固定生产成本纳入预算控制体系,并根据现有的交通运输项目,合理分配资金与资源,稳定好企业经济的整体局势。

2.3 重视内部管理,细化工作责任

想要有效促进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且要做到细化工作责任。交通运输是服务类产业,其发展的关键是整合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管理水平,进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到一定优势。因此,企业要想实现标准化、持续化运营,必须在原有经营理念与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合理配置现有的交通运输资源,使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企业管理人员也要认真思考经济管理的价值,创新性地制定改革目标,明确经济管理的侧重点,优化交通运输服务,助力营商环境的优化。在此过程中,可将经济管理工作细化为多个部分,均衡合理地分配给不同部门与人员,基于战略角度确定企业未来的经济管理方向。另外,要注重对员工业务能力与专业素质的培养,积极引入专业财务人员,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岗位培训,促进各方面业务协调发展,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积极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企业首先应根据投产工作的具体需求、生产经营目标,对现有的薪酬体系进行调整优化,并健全奖惩机制,实现制度激励作用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企业管理层要深入基层,了解员工关心的问题,并尽可能帮助其解决,通过人文关怀的力量拉近与工作人员的距离,增进情感层面的交流,让其获得幸福感与归属感,有效化解人员不稳定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4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交通运输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需要着重增强服务意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体系等方式,摆脱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困境,这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助推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交通运输企业应将为客户提供优质、定制、多样化的服务作为核心,紧紧把握住目标客户群体、潜在客户群体的交通运输需求,以精益求精的经营模式,切实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运输需求。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人性化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赋予交通运输发展生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对获取的客户消费需求、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等信息,展开系统性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调整交通运输的服务策略与形式,确保与客户群体的需求更加契合,使交通运输行业可紧跟时代发展,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5 产业协同补充,有效延伸产业链

交通运输企业在实施运输网络布局阶段,需要将各个方面的产业协同起来,按照由点到面的形式进行产业链布局。第一,与集团公司内公路、铁路建设相协同,积极争取配套的物流用地指标,让交通运输网络可以逐渐与周边物流节点衔接起来。第二,与兄弟单位的物流需求协同,如联合资源公司、食品公司,根据其仓储方面的现实需求,针对性地强化物流节点获取能力,打造供应链服务合作模式。第三,与省内政策方针协同,根据省内示范区建设要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速周边对物流节点采取功能性布局策略,打造特色化、便捷性的物流干线与“支线+城配”的节点运输模式,持续提升区域物流的辐射能力,促进共同服务。

待企业经营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并购整合也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方面。因为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不论是运营团队,还是技术储备,均需要相应的适配资源,应该尝试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现有的物流节点整合成网,让资产与规模更具优势,开辟“天网+地网”的平台化运营新格局。此时,企业便可寻找恰当时机进行并购,补充自身的产业短板,更好地推动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2.6 注重人才培养,塑造活力人才队伍

交通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是交通运输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应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以强化培训为抓手,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不断培育出企业运营管理所需的人才。

首先,根据企业运营的人才需求以及人才队伍现状,针对性地制定人员培训方案,以需求倒推培训,将各项培训举措精准落实到位。

其次,分析运输园区的关键岗位,针对重点岗位大力展开人才培养与人才储备工作,制定关键岗位人才定向培养长效机制,确保关键岗位后备力量充足。

再次,积极引导工作人员提升综合能力,可采取轮岗工作制,为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拓展更多路径与更大空间,最大程度地消除人与岗位不协调的问题。

最后,根据奖惩机制以及用工现状,对现有人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为积极进取、工作认真、贡献突出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多岗位晋升的机会,对于无法适应新业态的个别人员,应进行淘汰处理,此举可使工作人员始终保有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可有效维持人员队伍的活力。

此外,企业在选拔与招聘工作人员时,应着重考查其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趋势的认知以及是否具备绿色环保意识、是否有相关工作经验等,通过对人员的综合考量,确定其是否具备就业资格以及与应聘岗位的适配性。在组织工作人员培训阶段,既要有岗前培训,也要有在职培训。岗前培训主要是为新入职人员讲解行业规范准则,帮助其了解行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定期对在职工作人员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内容应侧重于管理制度、交通运输经济绿色化发展、工作信息化等,致力于全方位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其具备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

2.7 因地制宜,做好企业党建工作

在企业党建工作过程中,需要立足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党支部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提高党员工作者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将三会一课制度切实落实到位,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引领党员工作者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致力于将党建优势逐渐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与发展活力,尽快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的目标。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工作,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企业可通过官方公众号、学习强国APP 等渠道,或者定期组织级政治宣讲、为群众办实事等学习方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引导,端正其入党动机,不断提高入党申请人的思想政治觉悟。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资金缺口、管理体制、基础设施、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面临经济发展困境。面对此困境,交通运输企业先要反思自身存在的短板,并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通过拓展筹资渠道、实施综合管理、细化工作责任、提高服务能力、塑造活力人才队伍、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等措施,逐步改善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环境与内部条件,逐步向交通运输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靠拢,为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