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王宇航
以后,送上门的快递怕是会越来越少。
“双11”刚过两三天,重庆姑娘李晓彤的手机便提示,她有11个包裹待收。出差4天回来,她在前门保安处借了一个超市购物推车,按照手机上的短信通知,先去3栋的菜鸟驿站、小象驿站取中通、圆通、百世,再去6栋小超市拿申通、韵达,接着去9栋丰巢快递柜取顺丰,最后到自己楼下——后门的物业中心拿京东、邮政。
从前门到后门,李晓彤走了接近800米,取了8家快递的包裹,进了4个不同的存放点。
李晓彤取包裹的场景并不是个例,物流最后一公里已经从“(按需)送货上门”正在变为“定点寄取”。
盈利模式待解的行业
当初业内提“最后一公里”并不是强调距离,而是特指客户接收货物的最终环节,送货上门是这个概念的“1.0”理解。
它原本是城市配送环节中与客户直接沟通和接触的场景,这个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客户的满意程度。
但对于物流公司来说,这又是一个纯亏损环节。除了赢得用户一声叫好,它的背后是成本高、效益低、运营难的现状。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末端配送成本已经占到物流行业总成本的30%以上,即使这样,依然有90%以上的关于“最后一公里”的投诉。
今年“双11”期间全网总包裹数飙升到13.8亿个,是2012年的17.25倍;包裹送达速度从平均耗时7天,缩短为3.5天;而快递员有230多万人,只比去年增加了30万人左右。
物流发展年复一年,包裹呈指数级上涨,送达速度要求越来越快,而从业人员增长缓慢。
寄希望于快递员人数的增加,来解决越来越严重的派送难问题显然不实际,只能通过快递收派链条的结构性变化来解决。
在整个快递链条中,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和资本进入该领域,快递柜和收发驿站是最火的两个领域。
不同于其他行业几乎都是巨头领先,这个新兴领域,一开始就是由三泰控股做的速递易跑在前面。
从2012年推出第一台智能快件箱开始,速递易用5年时间,让这个柜子遍布全国79个城市,拓展超过5.5万个网点,终端设备布设达5.6万台,数千万人在这里取过包裹。
但这些光鲜的数字背后,是速递易母公司的年年巨亏,数据显示,三泰控股2015年亏损3 792.8万元;2016年亏损12.69亿元;2017年一季度,亏损也将近3 000万元。
速递易绝不是来这里挣吆喝的,尽管它的柜子上、显示屏上都挂上了广告,且已经向快递员收费,但这些并不能覆盖它的成本,它迫切地想挣取包裹人的钱。
2016年的“双11”,速递易“4小时取包裹,超时收费1元”的新政刚出就撞了枪口。大量用户“出离愤怒”,全国多台柜子被用户“拳脚问候”。
速递易搞混了一个逻辑,快递柜是作为物流方的落地延长,而非用户。用户已经为包裹运送整体环节埋单,速递易任何直接在取快递这个环节向用户收费的动作,都会被视为“抢劫”。
速递易耗费数十亿元资本铺起来的市场规模,为数十万个快递员至少节约了一半的送货时间,眼看着每天上千万的流量进进出出,就是不能变现。
行业的盈利模式待解。
栈柜的数据之争
先行者的卡壳并不影响巨头的进入。
有快递柜企业负责人此前预测,智能快递柜模式未来将占到市场总量的30%~40%,“栈点”模式将占30%左右,剩下由快递人员直送派送的占比仅30%。
谁能提前布局,并能熬到行业盈利,谁就能“剩出”。
2015年6月,顺丰联合申通、中通等公司投资5亿元创建了深圳市丰巢科技公司,并快速在2017年拿到了25亿元A轮融资。
就在2个月前,丰巢更是以8.1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中集e栈,后者已经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累计投放约1.4万组快递柜,曾位列市场的第一梯队。
同样是铺柜子,在资本的助力下,丰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年时间,在全国重点74个大中型城市布局6万组柜,注册快递员40万人,日均包裹处理量超过400万件,其中北上广深市场占有率超过70%。
这些华丽的数据,是丰巢的资本燃烧出来的。2016年营收2 173.97万元,尽管比2015年有所提升,但亏损也达到2.36亿元。但即便如此,丰巢计划在2020年左右,将快递柜做到20万组。
驿站形态方面,以菜鸟驿站为代表的巨头,已经建立起超过4万个终端。这场“栈点”的市场争夺,还出现了熊猫快收、小象驿站、蓝店等创业公司,它们沿袭着领头人的路径,都在于整合传统的社区“夫妻店”。在如何变现流量上,快递派件驿站逐渐演变成收发快递+便利店+生活服务的综合体的模式。
无论是丰巢还是菜鸟驿站,这场耗资不菲的市场争夺,都有明确的目标,就是用户数据。
今年6月,菜鸟与丰巢关于“信息”接口的争夺战,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双方互停信息接口,指责对方的强横。最终国家邮政局强力介入,事情才得以暂时平息。
可以判断的是,这只是物流公司们关于用户数据争夺第一次台面上交锋。数据未来将成为各大公司摩擦的主要因素。
2017年5月,《经济学人》杂志刊发封面文章,标题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不再是石油,而是数据”。这并非故作惊人之语。实际上,2016年的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就已经把数据列为基础性战略资源,与土地、矿藏等并列。
就如阿里在《数据保护倡议》所宣称的那样:“数据大爆炸正在加速来临,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孕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未来,一切社会和商业活动,互联网是基础设施,云计算是公共服务,数据是要素资源。这意味着,在可见的未来,数据将是每一个个体和机构最有价值的资产。”
数据的商业可能正在临近,节点之前,谁的矿藏最丰富,谁就能在下一个阶段获得话语权。
都怪美团
有人在知乎抱怨,行业怎么变,关他什么事,他只想包裹完美地送上门来。这是一种典型的上帝心态。
“用户是上帝”是商业市场最佳的口号之一,但那也仅仅是口号而已。大家都清楚,商家们膜拜的其实是用户手里的钱。在送货上门这个环节,商家挣不到用户的钱,就不会主动送了。
但在互联网购物中,商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是极为关键的终端环节,它非常直接地体现出“购物体验”与服务质量。
可以预期的是,这个服务不会消失,未来送货上门的服务,将成为各大快递公司的用户分层环节。
2017年京东“6·18”第一单是在当天送出。该订单的赵女士在17日晚10点左右买了价格为19 800元的PRADA包包。第二天一早,穿着合体黑色西装、打着灰色领带,手上还戴着干净白手套的京东小哥上门送货。不仅如此,货品还用漂亮高雅的包装盒装箱,外面写着“京东Luxury”。
这是京东刚刚上线的“京尊达”服务,針对购买奢侈品、珠宝首饰、手表品类中的部分商品用户推出的一项专人、专车定制化上门配送。京东已经围绕其上门配送的优势,继续优化其核心竞争力。
业内如顺丰、三通一达等巨头也都开始着手建立高端配送的业务,未来上门的包裹,将成为真正的高端服务。
不过话说回来,关于快递现在再也送不上门,这个“锅”,王兴大概能分一些。
2015年,各大外卖O2O平台展开烧钱大战,催生了即时配送行业的恶性竞争,直到2016年底的资本寒冬之后,即时配送行业才逐渐趋于理性。
2015年,在外卖平台上订餐基本上不需要支付配送费,如今,用户需要支付4到6元的配送费,下雨天和偏僻地区这个价格会涨到8元。
配送的成本天然存在,无非是这个成本由谁来承担。
美团用外卖这种刚需,让消费者出每单5~8元的外卖配送费,让送外卖的小哥不论风吹雨打都能按时上门,高效地教育了市场。
大众认知里,一直不完美的美团,却赢得了最佳的市场匹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