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析

时间:2024-04-24

沈良

【摘 要】论文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和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paper use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of mass concrete in detail.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应用

【Keywords】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V54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10-0193-02

1 引言

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工程建筑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随之提升,使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部分,由于其施工规模较大、施工连续性较强,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此外,在混凝土凝结硬化的过程中,水泥的水化作用会集中在内部,无法第一时间散出,这样一来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混凝土是目前工程建筑行业当中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其取材便捷、可塑性强、成本低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强化建筑结构,提升工程的建設质量。从目前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来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在一些特殊的混凝土结构当中,则有着更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在未来,建筑工程的规模势必会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应用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是相关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在近期所要去重点考量的问题。

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非常大,结构厚实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结构外构件的影响,体表系数相对较小,在施工过程中会在温差和应力收缩的作用下产生裂缝。同时,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防水等级都比较高,收缩变形的幅度相对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如气候、土壤环境、地下水位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混凝土的基础性能造成影响。

在现场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使用量非常大,因此,要细致化地选取原材料,进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浇筑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地控制,力求一次性完成浇筑。如果混凝土所处的外部环境温度高于25℃,工作人员要重点关注混凝土的裂缝现象,同时,在高温的影响下,混凝土有可能在凝结的过程中发生形变。鉴于上述技术特点,在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结构设计相关技术以及力学构造的相关原理完成施工工作。

此外,随着近年来超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大体积基础底板的厚度也随之增加,这样一来混凝土配置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也更加复杂。除了混凝土当中常用的水泥、砂石以外,新型的混合料如矿粉、粉煤灰、膨胀剂、硅灰和复合型高性能减水剂的应用[1],从根源上提升了混凝土的整体性能。由于使用一次性浇筑法进行施工,在施工规模非常大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也随之增加,在一些昼夜温差变化大的施工区域当中,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会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施工工作人员在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大体积混凝土在工程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地质量控制。

3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施工浇筑阶段的应用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始之前,要首先进行模板的安装。工作人员在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要结合建筑工程结构原理、受力规律以及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保证模板安装的紧密性,防止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漏浆和渗水的现象。模板当中的支撑立柱要放置于坚实平整的地面之上,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通过相应的补充加固措施避免支撑沉陷现象的发生。模板和支架在拆除的过程中要防止对建筑本身产生冲击荷载,鉴于拆除过程中的受力风险,施工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其中加入临时支撑设施。后浇带模板需要按照强制性标准来执行,这是施工浇筑阶段的关键施工流程,同时,也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流程。模板的拆除时间需要严格遵守结构的设计规范和相关强度要求来进行限定。

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与其成型期的承载能力有直接的关系,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紧密性,工作人员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细致处理每一个区域当中的构件和钢筋的配置情况,使用最合理的机械设备。在浇筑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工作人员要仔细检查模板、预埋件以及钢筋保护层等,在施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全面考量浇筑班组的具体能力和工作流程的组织情况,通过动态监管的方式对浇筑过程中的有关核心标准进行敲定。混凝土振捣要保证其密实和均匀程度,避免钢筋、模板以及定位筋出现移动和变形的现象,同时,在分层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振动棒进入下一层。此外,鉴于混凝土所出现的泌水和骨料下沉的现象,工作人员在浇筑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施工外部环境的变化状况,例如,雨雪、高温、高寒、大风天气等,尤其在高温和高寒天气中,工作人员在浇筑时要防止混凝土出现水分流失和冻融的现象。

3.2 混凝土的温度监测和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在温度监测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执行,承台的浇筑温度要控制在25℃以下,混凝土内部与外部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值要控制在20℃以下,如果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较强,可以适当地放宽标准,将温度控制在25℃以下。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也要得到有效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降温幅度不能大于2℃,最高升温要控制在60℃之内。此外,在浇筑过程中,出水口的温度要控制在40℃以下,进水管的温度差值要控制在5~10℃。

从温度监测的時间节点来看,工作人员需要在混凝土开始浇筑的15天之内,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进行系统化的温度监测,监测的频率同样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混凝土浇筑完成72h之后是热量释放的关键时期,这个时间段也就是混凝土温度监测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技术人员要适当提升混凝土温度监测的频率,平均每2h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一次采集。在混凝土温升达到最大值之后,可以逐渐降低混凝土温度监测的频率,改为4~5h一次[2]。待温度下降到平均值之后,温度监测可以改为每12h一次,直到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在25℃以下时方可停止。此外,在温度采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要片面地集中在某一个部件进行监测当,要从整体视角出发,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大气温度以及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温度进行全面地采集。

3.3 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后续收尾环节,同时,也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针对已经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工作人员要制定详细的养护方案,对混凝土进行全面的保温和保湿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使用覆盖、喷水等措施,针对硅酸盐水泥等特殊类型的混凝土,要适当地延长养护时间,一般来说,特殊类型的混凝土要比常规类型的混凝土养护时间多7天左右,如果混凝土当中使用了缓凝型外加剂的话,养护时间要比常规类型的混凝土多14天以上。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层次也随之提升,为了适应现代工程建筑的相关需求,工作人员要充分明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质量问题的关键点,之后通过浇筑阶段的控制、温度的监测控制以及混凝土的养护等技术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细致化地控制,最终实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亚雄,朱兵兵,黄科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浅析[J].建设监理,2017(5):63-66.

【2】赵慧勇.浅析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J].门窗,2015(8):123-12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