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4-04-24

万 剑 李兴远

摘要:我们不能对欧洲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其他高职院校“工作室”制模式进行照搬照抄,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有自己特色的工作室设计。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高职设计人才提供了最大可能,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工作室 高职院校 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

0 引言

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的大前提下,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前景广阔。社会上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广告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等成为热门专业的同时,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积累少,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沿袭本科院校的模式,学科体系的痕迹比较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实践教学的途径较为单一,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对孤立,实训室建设项目简单,教师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致使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严重脱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弱,很难适应艺术设计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因此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进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

1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1919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其“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至今都影响着世界设计教育。在欧洲的设计艺术院校“工作室制”教学中非常注重与现实的实践项目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学生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室。欧洲的设计艺术水平一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和他们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是分不开的。在我国,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或者教学观念的落后等种种原因,在高职艺术设计中采用该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很多见。通过调查发现,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以“工作室制”为基础开展了教学改革。这些学校“工作室制”的研究,为我们研究该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案例。宁波大红鹰艺术设计专业逐步认识到“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为此从05年开始就逐步开设了相关的工作室。我院“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本、以工作室为依托,以完全准就业的形式在工作室完成专业设计课程。该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高职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当前社会发展与竞争的形势下,能够培养出适应现实社会的人才,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问题,无疑是现代设计艺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模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它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实习条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还可以使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更趋一致,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免除先培训后上岗的麻烦,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一条极好的途径,为社会极大地减轻了负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提供了最大可能,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手段。它的建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2.1 工作室设计 “工作室制”是创建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相适应的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其实可以看作一个模拟的设计公司,学生除了公共课程的学习,所有的专业课程将在工作室里完成。学生们没有了平常所谓的教室,工作室就是他们的教室,也是他们的公司,本来的画室就是学生们校内的职训工场。工作室主要进行基于企业岗位的、任务驱动的生产性实训,进行校内外“工作室”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大红鹰艺术设计专业目前已经建立了这样的工作室和职训工场15个,学生们在工作室进行项目实践。

2.2 工作室运行 将工作室的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师自拟的课题任务,另一个方面是来自于外面企业的项目。将若干门的专业课程进行了分类型打包,以任务为主题分解原来的课程教学。教师自拟的课题来代替以前的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基础课程,例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形态构成)等,而以前的职业技能课例如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课程被来自于企业的实际课题所代替。当然除了工作室的任务以外,学生们必须参加社会上的各类招标活动,参加各个类型的设计比赛,同时在毕业之前必须完成相关的设计师考证。学生们在工作室的三年里完成设计项目,参加设计比赛,积极考证,修满了大学的学分,在顺利毕业的同时,他们还具有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因此具有了直接上岗的社会工作能力,使就业“零距离”。该人才培养模式完全从社会需要的人才来进行培养,达到“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人才培养目标。

2.3 师生角色转换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授课地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就意味着师生角色必须要进行转换。工作室区别于教研室,是以个人负责制和项目负责制互为依托的。在工作室中,教师全权负责工作室的运行,教师以企业设计师或者虚拟为公司的老板身份参与管理、指导学生学习,而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际设计制作生产过程,定期轮岗,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师生在现场教学与项目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互动作用。工作室的教师有两部分人员组成,校内教师和企业设计专家组成。对校内教师而言,不仅要求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用的专业设计技能。通过工作室“教”,教师的责任感、钻研能力、个人的综合设计能力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提高。“工作室”中的学生,不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学生”,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或者公司的员工这样的角色。学生需要在工作室里完成教师布置的虚拟课题,在指定的公司里面完成企业实际项目,进行设计的再创造。通过这样的实践,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综合素质。

2.4 工作室管理 工作室准确到位的有效管理是“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关键。在构建时组织上应建立“工作室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室建设工作小组”等机构,起草工作室的系列规章制度,进行整体规划,在充分听取企业、兄弟院校的意见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小组进行认证。经过试点运行后,组织召开企业、教师、学生座谈会和“工作室建设专家小组”会议,总结经验,就如何深入开展进行探讨。并借这个平台,制订开展师资培训、技术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为对口支援建设单位服务的方案,进而形成产学互动、校企双赢的良好发展态势。

3 结论

当然,我们不能对欧洲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其他高职院校“工作室”制模式进行照搬照抄,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有自己特色的工作室设计。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高职设计人才提供了最大可能,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手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