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市公共交通视觉设计之媒介生态研究

时间:2024-04-24

孙菁

摘 要:当代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要求在城市公共设计等软件方面进行深化与提高,因此设计效果已经逐渐展现出其对提升软实力的积极作用,如今对设计的媒介生态,即设计产物的研究,已经逐渐渗透到设计传播的方方面面。而从媒介生态学原理,来研究当代设计的媒介现象和传播,已被西方设计传播研究者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美国西部城市西雅图公共交通系统的视觉设计与媒介生态为个案,进行研究,旨在于探寻一条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交通视觉设计表达方式。

关键词:视觉媒介;视觉设计;公共交通;心理效应研究

“视觉媒介”在设计形象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当代视觉传播过程中,信息传递、交流的有效工具和手段之一。在现代城市中,增强软实力的联系,公共交通在视觉媒体作为城市的一个连续的流动的视觉形象,因为它依赖于一个特定的车辆,相对其他常见的形式的视觉媒体(如期刊,印刷广告),覆盖面积的指标体系越大,显示效果更好。因此,当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视觉媒体,无论是作为一个分支的广告业的一个分支,还是近年来对政府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或增加城市亲和力与国际化水平而言,均占据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针对美国西部发达城市西雅图作为个案,以个案分析的形式探讨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媒介生态现状,与其在进行视觉设计过程中所考虑的可能触及的受众心理效应,通过对城市公共交通媒介组织的研究和视觉设计的明显优势,然后从设计的心理效应方面提出适合我国情况的改进建议和设计方法,基于我国的“城市公共交通视觉形象”,以此作为“他山之石”的参考。

媒介生态的确切含义是指各种媒介、社会背景和媒介受众的关系、影响,以及共同的媒介形式存在和发展的环境。此外,媒介生态是指在特定时期或场景中,媒介构成要素、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制约,从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从理论渊源上讲,媒介生态必须经过跨学科和生态学的交叉产物的媒介研究,或者可以说从视觉设计的传播与媒介的关系、考察的具体意义和认知结果。可以说,媒介生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界定媒介的形式和设计的内在特征,通过传播与现实的建构和转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现代城市的视觉媒介生态可以说是自然环境要素、人造环境要素两大部分。自然环境要素主要为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类自然风貌。人造环境要素是所处地域中的人类为创造宜居生存环境而努力改造、经营的人文成果,内容包括:城市建筑物、道路桥梁规划、各类市政设施、城市家具等,当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也包括其中。

现代城市的视觉环境中的公共交通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典型的“移动”视觉符号系统。(如图1),是集合图、文、色等符号综合性因素复合而成的、以动态形式的信息传递为目的的综合反射过程。研究表明,70%的人体暴露于外部信息的视觉信号,而近期调查数据进一步显示,在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现代城市中,至少有80%以上的市民表达了对城市客车车身广告的关注。以此说明,相比于其他当代常见户外媒体传播形式,公共交通载体中的视觉传播,因其作为城市必备设施之一,主动出现在受众视野,在传播方式上最为积极主动,也达成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而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视觉设计,作为城市形象广告的一个分支,它占据了读者的必要的等待时间,在与其他静态符号系统竞争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地位。

由于公共交通媒体载体与受众(公众)在运动,也带来了两个空间之间的距离变化,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视觉元素空间距离的考虑是研究视觉符号传播的焦点。城市公共交通的最大有效视距是70~75米,双层客车约100米,被称为有效的可视区域。有效的可视区域由于设计的巨大格式,通常在15米,而低能见度条件下的图片仍然清晰可见,即使相隔50米以上,较大的视觉格式,仍然可以保证图像清晰可见。在读者的视觉感知过程中,强度大,对比度明显,容易成为认知的对象,而在空间中,形状相似的刺激也容易成为感知的对象。相比静态图像,移动的物体也更容易成为知觉对象(图2)。

公共传输媒体的有效通信的实现遵循“发送者、消息和接收者”的路径,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得到解决。遵循上述规律,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视觉设计的“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视觉设计,是在二维空间中通过边缘线的造型,色彩的组织、材基(介质)组合等手法作为主要设计语言进行创作。如今,获取视觉信息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解码,更是一种情感体验。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视觉产品的单一功能,更期待着附加产品给予精神、情感和直观的愉悦的形式,进而使它不仅满足于物质的功能或单一的视觉功能,在审美领域为现代人提供了更多的舒适和人文关怀,从而催生了设计和艺术间更高层次的整合。

就广义上而言,当代中国大陆地区的视觉媒介传播与设计,更多的重视设计本身的物质性和功能性,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基于历史原因的“高大全”、“红光亮”等现实主义题材的历史影响。参考西雅图城市公共交通视觉形象设计,它开始扩展到三维空间,在去除公共交通车身设计时,添加其他影响,为周边设计的因素,如平台、时间表、公交车站等(图3),周边因素的视觉延伸、完善与补充。这种设计是来自于这个过程,因为设计师使用的元素的多样化和多样化的媒体载体,其设计思维与方法,可以为国内公共交通视觉形象设计的延伸带来了新的思考空间。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共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的视觉环境质量(即软实力)的要求逐渐增加,这超出了物理环境或交通运输的硬件环境的要求,具体可细化为:

第一,体现城市公共交通运作效率:城市的扩张所造成的交通环境越来越复杂,不同的公共交通系统的重叠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分析设计,梳理公共交通的整体色彩媒体系统必须给受众带来规范、引导和便捷的心理感受,释放紧张和拥堵的情绪,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营效率。

第二,展现现代城市的安全感。现代城市的安全感主要是指个体在第一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时所感受到的一种心理归属感。塑造良好的公共交通视觉媒体系统,第一时间在陌生的城市,给视觉旅游安全和规范化的指导,从而产生一种可靠、方便的心理效应(图4)。

综上所述,在中国现代城市的软实力的建设中,迫切需要规范和引导现代意识,适应当代社会环境的视觉媒介系统。城市公共交通的视觉设计,虽然只有在混乱之间,但足以体现作为现代城市交通软实力的指标之一。更进一步,城市视觉媒体的引导及其与媒介生态的和谐,不仅是城市的视觉外衣,更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质量和风格。它也是文明程度的象征。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