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薛林 赵丽新
两岸中医药产业各具特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为各族人民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药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多、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世界学术界和产业界所重视。
中药材是大陆具有独特开发利用优势和发展战略产业的物资基础,它既是中医治病的药物资源,也是化学药品、国际植物药、食品工业等的重要原料。通过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对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可以带动药材加工业、运输业、储藏业、饮食业等相关产业群的发展,将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的药用资源有1.3万种,文献记载的方剂有10多万个,是新药筛选开发的巨大资源。这些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应用的方药,较之需通过药物逐一筛选的研制开发方法,具有开发投资少、风险小、周期短的特点,一直是两岸医药行业研究开发的热点。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方面拥有系统的理论和多种有效的方法,其中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可研制开发具有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抗疲劳等多种功能食品,蕴藏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药已经成为重要的趋势,就连欧美西方国家对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兴起回归自然与健康养生的风潮。随着自我保健意识兴起,消费者认识到食物可以提供健康上助益和辅助疾病管理,使得许多中草药被开发为保健食品。目前,全世界70多个国家制订了草药法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针灸、植物药的运用及中医医师执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逐步取得合法地位,并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机构对传统医药陆续通过立法途径加以管理和规范,有些国家已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列入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并设立相关专业。在需求的带动下,世界草药市场逐年扩大。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让中医药产业成为极具发展的潜力项目。
长期以来,大陆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医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近10年来,已经将中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大陆科技部从1996年提出“中药现代化”以来,在“863”、“97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后更名为“支撑计划”)、大陆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等科技引领方面给中医药以重点支持,为中药现代化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等全方位的科技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2002年11月大陆科技部、计委、经贸委、卫生部、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2006年,国家16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新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通过政策引导和投资支持,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其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如今,大陆在中药规范化种植技术、药材基地建设、资源保护、饮片加工、质量标准、新药研发、生产关键技术等方面吸引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者,许多行业外的著名院校和专家加入了中药现代化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数理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系统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家密切配合,共同开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方剂配伍规律以及证候理论、药性理论等研究,综合深入研究中药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等基础理论,探索其现代科学内涵,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在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大陆已自主开发出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医药科技成果,引起了中外医学界的关注,如成功研究了一批濒危动植物资源替代品,人工麝香、人工牛黄;对中医“证”的现代科学基础、针刺镇痛原理和经络的研究以及中药复方作用机理的深入认识;中医药对特殊病、疑难杂症治疗的特殊疗效;中药活血化淤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重大疗效;外固定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的成果,得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包括蒿甲醚、青蒿琥酯在内的青蒿素类抗疟新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迄今已出口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治疗1亿多患者,挽救了1000万以上病人的生命,成为大陆为人类应对全球性卫生挑战做出的重大贡献。蒿甲醚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治疗凶险型疟疾的首选药物,列入国际药典和世界基本药物名册。同时,中医在防治艾滋病、肝炎、风湿性疾病、糖尿病等现代难治性疾病、亚健康状态调节等方面也已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另外,大陆在中医药古典医藉的挖掘整理以及信息网络建设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
为更好地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加强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的传承,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促进中医学术进步,国家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迄今已完成300个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研究,为抢救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目前,大陆科技部共建设了4个中药技术研究中心、14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10个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常规使用的中药材品种有600多个,已成功进行规模化种植的常用品种200多个,依靠野生为主的品种近400个,全国种植面积已达近2500万亩,共开展了430种中药材“良好农业规范”(简称GAP)基地的建设,其中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基地500多个,总面积近百万亩,基本可以保证大陆中药生产企业的需求。各省(区、市)还组建了一大批中药筛选、安全性评价、新药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心,其他各类重点实验室21个,中药工程研究中心15个,很多企业都组建了自己的中药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形成一个以国家导向、地方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从中药材源头到新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系统平台创新发展的局面。
中药以天然药物为基础,历经数千年的实践验证,其确切的疗效、可靠的安全性逐渐被世界所认可。然而,以往大陆的中药制剂一直是“黑、大、粗”为主的丸、散、膏、汤,与现代医药制剂相比服用十分不便。大陆医药工作者对新型中药给药系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将各种先进的提取、分离和制剂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药制剂已由过去的丸、散、膏、丹向控释、缓释、靶向等现代制剂发展。
通过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一系列现代制药的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大陆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为高效优质中药的生产提供了保障。一批适用的高新技术、方法和装备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大孔树脂吸附分离、膜分离、喷雾干燥、流化制粒、超微粉碎、在线控制等工艺技术和装备正用于中药工业化生产。
中药制药工业规模、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以中药材生产为主的中药农业的兴起。一批现代农业、林业优良品种选育、组织培养及栽培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中药材资源保护、育种、驯化、抚育、种植过程中成功得到应用,并发展和创制了一批新的适合野生药材种源快速繁育技术和野生变栽培的种植技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已成为老、少、边、穷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一条涵盖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科技产业、中药商业的现代中药产业链正在完善。
随着中药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陆中药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批中药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目前,共有中药工业企业1200家,已形成“北有同仁堂,南有广药”的两大强手局面;修正集团、汇仁集团、成都地奥、太极集团、天津天士力、长沙九芝堂、武汉健民等大型制药企业也在不同领域和区域各有所长,14家企业年销售超过10亿元,100家企业年销售额超1亿元,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余种,品种8000余个,其中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中成药品种已逾60个,其中超5亿元的品种已逾20个,复方丹参滴丸、六味地黄丸等中药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药产业已成为大陆快速增长的产业之一,2011年前三季度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是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中药的标准化建设,先后制定、修改和颁布了涉及中药材、中成药生产和销售以及中药非临床和临床试验研究等中医药国家标准规范。在2000和2005年,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了修订,在不断增加品种数量的同时,其鉴别方法在原有外观和理化鉴别的基础上,许多品种增加了现代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和对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的限度规定;又于2003年终止了各省中成药地方技术标准的执行,逐步上升为国家标准;此后又颁布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重点组织开展了常用中药材、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及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和中医药疗效、安全性评价标准等研究,开展了179个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技术规范、140种常用中药材、100种常用中药饮片、300味中药配方颗粒和20种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和74种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以及中药材、中药饮片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系统研究等;各省市共制定了413种中药材GAP“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简称SOP),建立了122种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的重金属含量控制、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规范化、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传统中成药品种质量标准的提升等工作已成为当前中药研究的热点,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中药质量标准正在由以单成分、单指标的质量控制向多成分、多指标的质量控制转变。
中医药要想走向世界,首先必须规范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目前,大陆已开始研究中药的国际组织标准,包括规范药品名称、来源、炮制、农药残留等在内的生产工艺标准和质量标准,通过标准的制定与推广,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提高生产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以扩大大陆在国际中药市场的份额,保证中医药在国际上健康有序地发展。
2010年2月1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上海;同年7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在长春正式宣告成立,表明大陆开始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
台湾中医药产业发展
台湾中医药文化源于大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瑰宝之一。数十年来,台湾同胞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了不懈努力,丰富和发展了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早在上世纪60年代,台湾一些科研机构便已经开始研究、鉴定中草药与台湾民间草药的药材基源、化学成分,至今已经累积相当的基础。台北医学院生药所通过几十年研究,已经累积600多种中药材、100多种中成药的成分数据,并建立了一套中草药数据库。台湾的药理筛选技术也是全球知名,有助于做药效评估试验。上世纪90年代,台当局将制药产业,包括中药和生物技术制药列为“十大新兴工业”之一,积极推动和扶持,希望成为未来台湾地区支柱产业之一。
按照台湾有关主管部门对药品工业的范围界定,主要分为六大类,即原料药制造业、西药制造业、生物制剂制造业、中药制造业、体外检验试剂制造业及农用、环境卫生用药制造业。
有关制药业的生产、科研等的管理,在台湾分别隶属“经济部”、“科技部”、“卫福部”等部门管理。其中“经济部”下属的“技术处”,以建立制药工业的关键性、共通性及前瞻性技术为主,制定属于大型、长期及高风险性计划;“经济部”下属的“工业局”以制药业现有技术的提升、推广及辅导为主,辅导业者开发主导性新产品,制定小型、短程、速效及业者辅导型计划。“科技部”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制药工业的基础性研究,并推动将成熟技术以产学合作方式转移给岛内业者。“卫福部”下属的中医药委员会主要负责办理中药药品查验登记、变更、展延许可证,修订中药相关法令规章,推动中药厂全面实施GMP制度,建立中药材管理制度,修订中药临床试验办法,监督对中药材的品质管理,并对中药材实施源头管理。2009年,该委员会对57种中药材品种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评估和确定,并编制了《常用中药炮制汇编》,供岛内各GMP中药厂参考。
据统计,至2011年底,台湾岛内中医医疗机构(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已发展到2572所,床位达24.7万张;其中,中医医院109家,中医诊所2463家;另有中药房约1.3万家。高等中医药(含少数民族医药)院校有30所,在校生近4万人;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在校生也近4万人;全岛独立的中医药科研院所有85所。台湾领有中医师执照者7953人,其中执业中医师3030人,领执照要经考核。通过台湾“健保局”审核,可报销的中药品种达800余种。台湾中医院年接诊量为3600万人次左右。
台湾“药事法”中规定,“药品”分为原料药与制剂药两种。中药原料药特指中药材,台湾本岛中药材资源大约有870余种,但岛内资源短缺,有的濒于绝种,岛内95%以上的中药材均进口,其中70%以上来自大陆地区,而且大陆是许多药材的唯一产地。与大陆将中药产品分为植物提取物、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中药保健品等四类不同,台湾中草药产品一般分为中药制剂、植物药、中药材、中草药功能性食品四大类;其中,中药制剂包括传统中药(主要指各种传统的丸、散、膏、丹)及近年来发展的浓缩制剂、颗粒等剂型的中成药,也称“科学中药”;植物药包括中药新药、植物新药;中药材包括中药饮片、食补用原料药;中草药功能性食品包括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
台湾地区居民对于中药材的使用仍沿袭传统习惯,以保健药、食补中药为主,只有20%用于疾病治疗。中药产品出口地区主要是日本、美国、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等地,销售对象以华人为主。从国际市场未来中药需求走势分析,中药材及中药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显然有较大的空间,尤其是欧洲,已引起台湾有关部门的重视。预计截止2010年底,全台湾共有中药各类企业4000余家;其中,中药制剂企业100多家,资本大都在2000万至5000万元新台币,多属于小型工厂,年产值大约46亿元新台币。最主要的中药生产企业有顺天堂、胜昌、科达、庄松荣及港香兰,这五大药厂的销售额约占台湾中药市场的75%。中药销售市场主要是岛内保健医院,产品外销比例只有5%。目前台湾岛内共生产中药剂型34种,有3000多种不同品名的中药制剂。根据台湾生物技术开发中心调查,2011年岛内中药产值约为74.1亿元新台币,比上年增长9.5%。
为使中草药能够进一步发展,岛内产学研各界已开始积极合作,如将学术、研究机构的成果转移给产业界作为商业用途、奖励教学医院设置中药临床试验中心、奖励药物科技研发、设立中药质量管理中心以及加强人才培训等。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鼓励、扶持、规范中药产业的发展,如1997年颁布“发展台湾成为亚太制造中心——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推动计划”,将中药产业列入台湾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1999年起执行“中草药产业技术发展五年计划”,将中药科学化、新药研究与开发列为生物技术产业的重点发展项目,计划投入35亿元新台币,由主管部门牵头,协助民间开发栽培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研制,重点开发金线莲、山药、石斛等中药材种植推广项目,还包括以中药有效成分为核心的化妆品、药酒、医用胶布、健康食品等开发项目。
从1982年开始,台当局颁布并推行GMP制度;2000年前后,完成订定中药标准方200方。此后,台当局对中医药管理进一步严格,岛内所有中药厂基本纳入电脑管理,不但药业生产,而且医院及私人个体医诊所都用电脑联网起来,台当局行政管理部门可随时检查和掌握所有中医师的开展业务情况。
台“卫福部”为推动中草药研发的工作,也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配套措施,如编列预算,委托专家学者进行中医药的研究,制定了《中药新药查验登记须知》、“征求教学医院成立中药临床试验中心计划”等,鼓励业界致力于中药产业的发展,促进新药研发;为了有效地整合现有的科研人才、设备,先后成立了一些大型科研机构,如制药工业技术开发中心(后更名为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简称药技中心)、生物技术开发中心(简称生技中心)、“国家卫生研究院”、台湾工研院生技与医药研究所等。台“卫福部”下属中医药委员会负责拟定不同阶段优先推动的工作项目,包括从药物基原鉴定、加工炮灸、品质分析,有效成份研究、建立全台性指标成分档案、临床试验、处方配方研究、资讯宣导等一系列中药传统及现代研究。
纵观台湾中医药产业的成长道路,基本向两个方向发展:其一,走上游研发之路,利用生物技术对中医药进入深入研究,改变传统以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的萃取、提纯开发新药的研发模式,注重中西医兼具的科技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大力推动中药产业转型和升级,目前已开发多种治疗癌症及抗感染的中草药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中成药已纳入台湾健保体系,并依靠优良品质和先进科技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良好声誉,制药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开拓国际市场营销经验;其二,走下游产业发展之路,开发与民众健康息息相关的保健品、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如降血脂的冲泡茶包、为抗疲劳调理体质的药膳、保肝和调节血压的罐装功能饮品等,配合干燥技术、冷冻冷藏技术、保存封装等科技不断精进,并结合创意与文化,带动了台湾餐饮美食的另一波主流。目前在台湾已经通过保健食品认证的产品达190多种,其中70多种以中草药为原料,成分以茶叶、人参和真菌类为主。
携手拓展传统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是两岸最早开始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之一。特别是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在传统文化特色上同根同脉,医缘相通,具有鲜明闽台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一直传承至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福建中医学院立足于闽台中医药发展的实际,承担起了两岸中医药文化交流“排头兵”的重任。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福建中医学院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动闽台中医药文化交流。1987年4月,在大陆中医药界率先成立了首家涉台研究机构——台湾中医药研究室,进行台湾中医药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研究工作;同年首次为台湾中医药同行举办中医药培训班。1988年11月恰逢该学校30年院庆,学院召开了“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研讨会”,迈开了两岸中医药交流关键性的第一步。台湾中医师公会全联会秘书长吴正雄先生率团11人参会,在海峡两岸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标志着闽台中医药交流步入了实质性阶段。
此后,福建中医学院一直发挥着沟通海峡两岸中医药界学术交流的“桥梁”与“窗口”作用,先后编辑出版了《台港医学文摘》、《台湾中医药动态》、《馆藏台湾中医药书目》等多种刊物和《台湾中医药概览》、《台湾中医药纵览》等专著,有利于大陆同行全方位了解台湾中医药界。
福建省是最早开展对台中医学历教育的省份。1988年,福建中医学院接受了第一个台生庄继志来大陆就读中医药专业,开创了对台中医学历教育先例,为大陆开展对台中医药教育交流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迈出了两岸中医药交流重要的第一步。随后,越来越多的台湾学子慕名前来学习中医,传承具有闽台特色的中医药学。
1992年,国家教委批准福建中医学院等首批三所大陆中医院校招收台湾研究生攻读中医药硕士学位课程。1998年,福建中医学院获准实行对台湾地区单独招生。此后,该学院对台中医药交流步入正规,逐步涵盖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众多台湾学生来大陆求学中医药。2005年,福建中医学院第一个利用台湾高校资源,联合在大陆开办本科专业。截至2010年底,该校共招收台港澳学生和国外留学生390名,大部分为台湾学生,已毕业台湾学生324人。台生中兄弟同读、姐妹同读,夫妻同读、父子同读,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为满足台湾中医药同行到大陆深造的愿望,学院还经常对台开办各种中医药专业的短期进修班、讲座。现在已经形成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交流新格局。在该校学习的台生不仅获得了中医药学历,而且多数台生毕业回台后从事中医药临床或教学、科研工作,成为台湾中医药界精英。如陈俊明硕士毕业后曾任台北中医师公会理事长,王子欣是第一位通过台湾“中医师特考”的大陆中医院校毕业生,张琬若等3人成为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骨干教师。还有部分台湾学生毕业后留在大陆,继续深造、行医、经商、投资等,融入了大陆经济改革和建设的大发展中。
厦门市中医院自上世纪80年代起,常年为台湾基层中医人员和从事传统养生保健人员提供非学历培训,至今已培训了4000多人次。2009年,厦门市中医院在原有良好对台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培训规模、增加了培训内容。同台湾长荣大学经营管理研究所联谊会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协议联合组织台湾基层从业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到厦门进行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培训,已举办了三期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台湾培训班,共培训了近百名台湾基层从业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已有好几家台湾医疗机构表示,希望通过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联系邀请大陆中医专家赴台湾进行演示或讲学培训。
厦门大学中医系对台招生教学始于1984年,近30年间共培养台湾籍学生600余人,现在校中医学台湾籍本科生150多人,并已有100多名中医系老师应台湾学术团体邀请,到岛内各地进行讲学或学术交流。2008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领导,以及台湾胜昌制药公司、顺天堂药厂、庄松荣制药厂、中华医药产业公司等台湾制药龙头企业负责人一行专程对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等相关院系进行了参观访问,并就当前中医药研究的热点难点以及合作攻关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2009年3月,厦门大学邀请姚新生院士对中医药发展趋势和两岸合作方向进行了专题座谈、指导,并与来厦考察的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张永贤校长就科研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2009年7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团赴台湾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交流访问,就台湾中药及天然药物的研究及开发合作事宜作了进一步洽谈。
在对台中医药教育中,台湾学生来闽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加深了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台生也带动了其家长及亲朋好友频繁来往大陆,密切两岸关系,推动了海峡两岸的交流。许多台生通过学习与学校、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毕业后继续与母校保持联系,通过捐资助教、设立贫困学生助学金、为学校与台湾省相关机构的合作项目牵线搭桥等方式关心母校的建设与发展。福建中医学院以对台中医药教育交流为主线,不仅培养了大批台湾中医药高等人才,而且还架起了闽台文化交流的桥梁,不仅为海峡两岸教育领域合作办学积累了经验,而且为海峡西岸“先行先试”政策落实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两岸同胞相互了解和情感交融的深入,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如福建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自1990年起,同台湾中医药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先后举办了10余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弘扬中华医药文化,拓展海峡两岸联谊。大陆许多中医药机构的研究人员也应邀参访台湾的医疗与科研机构,并作学术报告,甚至参加台湾医院的诊疗工作,共同切磋技艺,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促进了台湾同胞对大陆中医药的需求。此外,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几乎每年都赴台,与当地中医药界进行交流互访,双方感情不断深厚,各自发挥其优势,针对非典和禽流感等一些重大流行疫病以及肿瘤、艾滋病、病毒感染、骨骼关节病和心脑血管病等疑难杂症共同研发新药,为两岸中医药行业进一步深入合作打开良好的局面。
设立在厦门的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承担了一系列国家中医药对台交流工作,推进了一系列实质性合作项目,得到台湾中医药同仁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响应。通过这一新平台,厦门与台湾中医药界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更加务实。由中医药管理局、国台办及厦门市政府共同支持创办的“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参与。历经多年的发展,形式越来越成熟,内涵越来越丰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两岸四地代表参会,如今已形成品牌效应,自2007年起连续被国台办列入对台交流30个重大项目之一,2009年首次被纳入“海峡论坛”,成为促进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会议主题也由学术研究为主,逐步拓展到中医药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科技研发、产业贸易等各个领域。
两岸合作研发生产中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些大陆中医药研究院所抓住有利时机,与台湾制药企业合作开展中药研发生产,为两岸中医药业合作交流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例如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于1994年与台湾正扬制药公司合作成立福建康斯壮保健公司,开发生产肝神胶囊及肝神口服液等保健品,投产后第一年产值达到50万元。第二年,该院又与台湾泰升公司合作成立福建泰升公司,投资50万美元建设中医院。此外,该院药学专家还先后为台资跃峰中草药公司、志胜中草药公司等提供质检、咨询服务,并与台湾西梅企业公司联合开发中草药,向海外出口。不过,由于两岸在中成药品质标准、剂型、制造、注册、安全性试验及申报等管理制度方面差别很大,特别是台湾对于大陆中成药采取限制措施,两岸中药产业合作始终面临许多困难,而台湾中药企业由于对大陆药品管理法规不了解,也很少涉足大陆市场,双方更多开展的是中药材进出口贸易。
2008年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两岸关系得到缓和,大陆与台湾经济联系不断增强。随着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投资惠台政策,开始吸引台湾投资者看好中药产业,部分台湾中药企业试图通过与大陆企业合作方式投资抢占市场,导致两岸中药材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但在贸易形势良好的情况下,一些来自大陆各地中药材的质量问题也给台湾中药界带来了困扰,如存在农药、二氧化硫及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令人担忧。因中药材种植在大陆属于农业,多采取粗放式管理,种植户质量意识观念淡薄,种植技术落后,生产发展盲目,中药材散、乱问题较突出。在此情况下,一些台湾中药企业希望与大陆方面合作,参与中药材种植源头质量管理工作。
此外,台当局也认识到,中草药制品是两岸共有的利基市场,希望结合两岸的研发互补优势,增加大陆中草药原料来源及提高品质,双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拓展两岸中草药产品市场,并与大陆厂商合作共同开发中药国际市场及扩大规模,增加商机和利润。为此,台当局经济管理部门选定中草药为“搭桥专案”的首场活动。2008年12月17日,在台北圆山饭店举办了首次“两岸中草药合作及技术交流论坛”,主办单位为台湾工研院。大陆方面派出50多人的代表团,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以海峡中医药科技交流中心名誉主任的身份担任团长,团员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所医院医学院所长级的知名学者与会,以及天津天士力集团、广东君元药业、广东康美药业、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等40余家大陆知名厂商代表,台湾方面产学研各界专业人士近500名参会。
此次论坛中,大陆方面学者专家发表《中药的技术创新与国际化》、《中医理论现代化探索》、《道地药材的分子生药学研究》等论文,台湾方面专业及主管机关人士则提交《台湾中草药科技研发成果》、《台湾中药管理概况》等论文。会议期间,大陆代表与台湾中华中草药生技发展协会、台湾区制药工业同业公会等代表共同进行产业座谈,双方就药材供应、市场开拓、新药开发、法规试验等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达成4点共识,包括:持续扩大两岸中草药产业交流;以台湾农业技术结合大陆土地资源,推动中草药的栽培合作;筛选两岸具临床使用经验的潜力药物,共同发展植物药新药产业;共同进行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草药临床试验。
闭幕式上,厦门中药厂与台湾三大药厂顺天、胜昌、庄松荣共同签署中药产业合作意向书,通过厦门中药厂的渠道,推动台湾保健食品及中药品进入大陆市场;广东康美药业公司和台湾中华医药产业公司代表签署中药材及饮片供应合作意向书,共同促进中药材及相关产品的产销供应链完整;中国中医科学院与台湾工研院生医所签署合作意向书,在中药药材研发、中药新成分研发、中药活性研发、中药临床等研究领域开展合作。
此次论坛是两岸首次由双方政府支持且有组织地进行双方产业及技术交流的活动,首度将两岸中草药产业界结合起来,成功迈出两岸产业合作的第一步。会后,双方成立了“两岸中草药工作小组”,通过这一平台的运作,一年内共促成16件合作意向书以及两个合作协议,实现了两岸共组营销联盟、推动台湾中成药在海西地区先试先行、两岸医院对接等实质性合作,可说是成果丰硕。
2009年6月,作为“第七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大陆科技部港澳台办公室、海西科技协作联盟、台湾工研院生技与医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海西科技论坛暨海峡两岸中草药产业对接洽谈会”在福州举行。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发言时指出,要通过学术交流、项目推介和对口洽谈等形式,搭建两岸科技交流、产业对接的平台,促进海峡两岸中草药产业的科技合作,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优势产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
此次论坛上,福建、广东、上海等七省一市决定共同组建“海西科技协作联盟”,依托海西科技论坛、对接洽谈会等,推动两岸中草药产业的科技合作和对接进程,建立以福建为主体的海西中草药产业基地,造福两岸同胞。交易会举办期间,共征集中医药产业对接项目153个,其中台湾有13家制药企业对大陆的36个项目表示有合作意向,大陆则有14家企业明确表示对台湾有关项目有合作意向。福建济之源科技发展公司与台湾昊盛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澳门科技促进会共同签约海峡两岸中药材创业园项目,重点引进台湾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在福州地区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建立中药材企业联盟,规范化种植中草药和加工道地中药材,以此确保中药材物流供应、保证源头品质、降低经营成本和规避市场风险,率先展开了两岸中药产业成功对接。(待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