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于文澜+赵宝山
2013年1月10日,台湾前“经济部长”施颜祥在“立法院”做核四厂的专案报告时引述台电公司提供的结论“没有核四之后,电费要涨四成”。消息一出,引起岛内民间团体一片挞伐,认为台电拿电价大涨来恐吓民众。他们问:只占台湾发电总量6%的核四,何来有影响四成电价的能力?几天后,台湾“行政院”改组,施颜祥被迫下台。
外界的批评排山倒海而来,因此8天之后,台电赶紧改口说,如果仅有核四厂不运转,电费会涨一成四,不是四成,等于当场打了施颜祥一个耳光。但即使如此,仍挡不住外界的批评质疑。又过了10天,代表台电的发言人李鸿洲再度出来释疑,这次他又有另一套说法,说核四和涨不涨电价无关,让外界再度陷入五里雾中。
事实上,根据一位在台电服务超过10年的财会人员透露,预估未来电价要涨多少存在许多变数,包括核能成本的计算、其他发电原料成本、台电决定的发电结构、台湾未来经济增长,甚至连会计作帐的摊提方法都可能改变对电价的预估。换句话说,你想要什么答案,台电都能做给你。
但如果关系到究竟要不要建核四,以及台湾未来能源政策的方向,都是凭这个台电可以任意操控的数字来决定,那事情就大了。
因为有着专业的招牌,台湾过去从电厂的建设、发电装机容量的决定,到电价的计算,表面上是台“经济部”的决定,但决策的依据几乎都出自台电公司内部的评估报告,而报告的结论,几乎已经决定了大半的答案。也因此,台湾电力的走向与方针长期就处在这种无论蓝、绿谁上台,台湾的能源政策永远都是台电帮执政的状态下,直到今天。
停建核四电价将高涨?
今年4月28日上午,台湾“行政院长”江宜桦和“经济部长”张家祝召开记者会,说明台当局对停建核四的立场。张家祝说,如果核四不商转,从2014年到2016年,现有的燃煤、燃气、燃油电厂将有约10部机组陆续退役,另外新建4部机组,到2018年预定的核一厂1号机开始如期退役,之后就是2号机、核二厂、核二厂等等。由于其它电厂发电量不能完全替代退役的核电厂,根据情境分析,2018年以后备用容量率会降低在10%以下,而且会不断往下降;一旦降到7%,根据过去经验,就会开始有分区限电,否则电力接不上来;因此必须要在这段期间尽快兴建新的天然气发电厂;届时,电价应该会涨4成以上,而且这是按现在的燃料价格推估;如果未来燃料价格再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在核能议题上,台电一向是站在资讯绝对优势的一方,身为公营事业,长久以来却都是用有利的资料,以最贴近自己立场的角度发言,把自己放到了民众的对立面,以至于站在被动方的岛内反核团体,只能见招拆招,拿国外数据及经验来凸显台电的谬误。
究竟核能与电价之间真相如何?以目前台电公布的电价涨幅计算公式来看,至少存在以下四点争议,有待再进一步解释。
按照台电公布的计算公式逻辑,单看核四停建影响,电价涨幅为13%,远低于外界被误导认知的四成。
而台电也刻意不提电价可分阶段调涨,并不是非得一次涨足。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理事赵家纬就质疑台电:他们非常糟糕的是,拿一个涨几成的总数来吓人,却不说涨价的方式,可以采平均每年微幅调涨。照台电既定规划,从现在到2025年,若只考虑停建核四的效应,将调涨13%。若分年调涨,平均每年的涨幅仅仅只有1%。
台电表示,废核后电价会涨四成。然而,核能占总发电虽比率高达30%的日本,即使54座反应堆关到只剩两座,至今电价只涨17%。而台湾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比率约16.7%,为何会有四成涨幅?令外界大惑不解。
在台电电价涨四成算法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假设:因为核电成本低,天然气成本高,两者间的成本差距很大。所以若停建核四,势必增加火力发电比率,会使得电价非上涨不可。
核能发电成本非常低廉?
关于核能发电成本,台电不断对外强调,核能发电是最便宜的发电方式,目前核一、二、三厂发电成本约在每度电0.69元(新台币,下同)。然而,0.69元这个数字拿到国际上比较,却显得超乎异常地低。无怪乎民间团体质疑,台电刻意低估核电成本。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研究,尽管各国和地区数字有差异,但没有任何一个核能发电成本会低于每度电1元。即使相对便宜的韩国与中国大陆,每度电也都在1.5元以上,比台电贵逾一倍。以台湾所有核能技术都由海外进口而言,光核二厂6颗螺栓就须付出上亿元,怎么可能创下全球最便宜的核能发电成本?
为何台湾核能发电成本远低于国际水准?根据台电自己的解释,0.69元是因建造成本都已在前15年摊提完毕,如今只计算燃料费、维护费与后端成本。换言之,台电刻意用扣除核电建厂成本的数字与天然气比较,才让两者差距扩大。若回归国际惯用的均化成本,电价涨四成的幅度只会再缩小。
其实,即使核四以2元发电成本估算,也有低估嫌疑。因台电向来都严重低估核电厂的退役与核废料处理等后端成本。台电将核四厂未来后端成本以每度电提拨0.17元预估,依此计算,核四年发193亿度电,40年累积共1312亿元后端成本。
然而绿色公民行动联盟所撰写的《新台币焚化炉——核四如何烧掉你的荷包及未来?》报告中提到,若比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资料所提及荷兰的Dodewaard核电厂,以核四厂的规模可能要花到1860亿元的退役成本,这还不包括天文数字的土地恢复成本;若比照英国放射性废弃物管理委员会(CORWM)估计的高级核废料处理成本标准,核四厂将付出高达1100亿元的高级核废料处理成本;而依照岛内既有的低级核废料处置成本标准,处理核四厂的低级核废料将花费132亿元。因此依据国际经验来看,核四厂所有后端成本将达3092亿元,竟然比台电自己所估计的结果高出1.4倍!
参照国际标准所得出的核四后端成本,与台电的数字比较之后,依比例计算出每度电将提拨0.4元进入后端基金,而核四厂的发电成本将是每度电2.23元,较台电的预估高出一成以上。
过去,核电在民众认知中是便宜的发电方式,但此优势正随核安全疑虑而不断改变。以核四厂为例,为弥补过去工程弊端,并强化过去不足的诸种安全防护设备,不断追加预算,目前预估至少须花费3300亿元,甚至有可能再超过数百、上千亿元。
根据德国环保部顾问麦克·施耐德(M.Schneider)接受采访时提到,福岛核灾后,核电厂安全标准提高,更提高核电厂建造成本。也因此全球投入核能发电资金逐年缩减,已远低于不断攀升的可再生能源。
改用天然气发电成本高昂?
另一个攸关电价涨四成假设,就是用2025年时天然气的发电成本将为每度电5.7元。如同核电成本与国际标准落差很大一样,台电的天然气发电成本的数字也令外界相当疑惑。目前,台电天然气的发电成本每度电约2.75元。而日本是国际上天然气发电成本最高的国家,发电成本每度电3.15元,而台电公式假设值居然反以比日本贵八成计算。也因此,引发外界抨击台电刻意高估天然气成本。
台电对此解释,因为天然气厂需要花10年建造才能运作,5.7元是以建造成本加上预估天然气价格涨幅所计算出来。但在台电假设中,天然气的价格会越来越贵,而核能却永远不会涨价,美国能源资讯署的预估则完全与台电背道而驰。根据研究,到了2016年,包括传统燃煤、天然气、风力、地热、生质能等发电方式,都会比核电便宜。
依据台电在2012年所提出的研究《燃料成本变动对台电公司之影响评估及应对对策研拟完成报告》当中,估算未来电价大幅上涨的可能趋势。长期以来,电价因刻意遭压低、扭曲,台电评估,自2010年起到2025年,核一、二、三按计划退役,若核四商转,每度电成本极可能累计上涨超过七成,还比先前公布的四成多出许多。若分15年涨价,每年涨幅量3.6%。而加上核四不商转的因素(15年共涨14%),则平均每年涨4.2%,差别根本不到1%。因此,台电不该把电价调涨全归因到核四停建上。
台电亏损关键,电价远低于成本
根据2012年台电最新财务报告,仅上半年,台电就亏损583亿元,历年累计亏损更达1897亿元,已亏掉近2/3资本额。
问题出在哪里?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梁启源认为,台电营运绩效并非亏损主因,台电和其他各国家和地区的电力公司相比,每户停电时间、线路损失率、火力厂热效率、每员工售电量、信用评等等5项指标均排名前半段,唯独资产报酬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两项指标落于后半段。
关键在于,台电电价远远低于成本,入不敷出。而台电配合台当局政策的补贴成本每年约200多亿元,购买民营电厂电力,每年成本也要多花200多亿元,都只算是较小的损失。
从2003年开始,为应对全球新兴市场发展,煤、原油以及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例如煤价就涨了329%,整体燃料成本已占台电电费收入比重增至66%,成为台电最主要的成本来源。但同期,高涨的燃料成本却无法反映在售价上,导致售电越多,赔得越多。
以2011年为例,台电电价每度2.6元,但成本已达2.82元,等于每卖1度电就赔0.22元。2011年,台电一共售电1986亿度,共赔了436.92亿元,和台电当年亏损433亿元相差不远。
近年来台湾年轻人常常高喊,什么都涨,只有薪水不涨,这样的辛酸,台电一定最能理解。摊开台湾30年来的电价,可说涨得少、降得多。
台电董事长黄重球拿出资料指出,30年前即1983年时,台电电价平均每度2.72元,跟现在差不多,当时人均GDP为2880元,现在人均GDP已经是2万美元。事实上,自1983年后,台电曾连续11次调降电价,2003年6月1日到达最低,1度电只要2.08元。之后,台电在2006年、2008年和2012年各自调涨一次。最新一次是在2013年10月,目前每度才2.7元(约合人民币每度0.64元)。
根据新方案,台湾住宅用户每月用电量500度以下的不涨价,全台湾将近86%的住宅用户电价不变;但每月用电1001度以上的住户,电费调涨7%到10%,约有29万户受到冲击。
在商业用电方面,小商家每月用电量1500度以下不调涨,1501度以上,涨幅最高可达8%;中大型商业与各型工业调幅则打九折,涨幅介于10.4%到12.2%。
这波电价调涨后,电价仍低于发电成本。和各国及地区电价比较,台湾住宅电价每度2.76元,只比马来西亚高,为全球第二低;工业电价每度2.36元,只比韩国、美国、挪威高,全球第四低。
台湾电价凭什么比别人便宜?
马来西亚、美国、挪威都是能源大国,而韩国电力则有超过30%来自核能。台湾全年能源进口99%,电价凭什么比别人便宜?
其实,扭曲的能源价格,背后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公平正义议题。根据台“经济部”统计,全台34大行业,2011年用电量为1381.6亿度。其中,电子、钢铁、纺织、金属制品制造、电器及电力机械等五大产业,用电量高达619亿度,占全台产业用电的45%。通过台当局工业用电补贴21%,五大产业享有的电费补贴额高达398亿元,足够全台800多万家庭用户(扣除空户)近6个月电费。
台湾用电量最大的前20名用电大户,共占台湾全部用电量的14.71%,几乎清一色是钢铁、塑化、半导体等公司。前10名为中钢公司、中龙钢铁公司、丰兴钢铁公司、友达光电公司、烨联钢铁公司、东和钢铁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公司、东和钢铁公司苗栗厂、奇美实业公司、以及庆欣欣钢铁公司。其中,台湾积体电路公司2011年用电超过38亿度,以每度电台当局补助21%估算,一年获得的电费补助约23亿元;而友达、奇美两家液晶面板厂,也各自减少近20亿元电费支出。
电价不涨,等于全民变相补贴工业用电大户。台电亏损,最后又是全民买单,因为台电增资也是用纳税人的钱去弥补,而税收又主要来自岛内工薪阶层。
2012年,美国谷歌公司决定前往台湾彰滨工业区设立云端运算中心。表面上看,好像台湾招商成功,风光一时,但真相其实是谷歌公司看上台湾的低电价。算起来,这对台湾人而言并不算是一笔好生意,因为云端运算中心耗电严重,且排放大量的碳又留在台湾。难怪一位知名学者批评道:不涨电价,等于是全民补贴谷歌,受害最大的还是一般老百姓,以及未来一出生就背负债务的台湾后代子孙。
低电价使得民众失去节能诱因
人为扭曲的低电价,又使得台湾民众失去节能诱因。例如,住宅冷气温度每调高1度,一个月节省9度电,换算成电价,大约23元,这对吃顿饭至少要数百元的台湾民众当然没什么吸引力;而在德国,同样9度电,民众必须支付90多元。
浪费因此而生。例,许多岛内偏远地区的便利商店为配合总公司24小时营业的形象,大深夜时段仍不打烊,不但浪费电,客人也少,都在赔钱。
或许是低电价,使得台湾人均用电量飙高到亚洲第一,全球第二高,只比一向被批评最浪费的美国低。2011年,台湾人平均一年用掉9797度电,高于日本的9039度,更比韩国的8737度多了1000多度。
如今,台湾已成全球人均排碳量最大地区。由于电力占总排碳六成比例,而台湾发电系统中高达73%来自火力发电,当中又有一半是燃煤,所以台湾人每人每年排碳量11.8吨,高居亚洲第一。而且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人均排碳量增加一倍,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
低电价,也让台湾产能设备的能源生产力异常地低。从2000年起,台湾每单位能源生产力从3.5美元逐年降至3.1美元,只有日本的1/3。
就在岛内企业和民众不节约用电,使得电力不足的同时,台电公司又花费巨资兴建电厂及扩充产能设备,但考量成本,加上全民反核,台电只好以火力发电为主。其中,因为天然气成本高,每度电需要2.86元,而燃煤成本最低,每度只需1.41元,因此台电兴建及扩建计划中,包括深澳、林口、台中、彰滨、大林等电厂都采用燃煤发电,而采用天然气发电的只有大潭及通霄电厂。
台湾中兴大学环境工程学系教授庄秉洁研究发现,目前中部地区高污染致癌物质PM2.5(细悬浮微粒)居全台最高,几乎每天都是美国国家标准的3倍以上。这其中,台中火力发电厂难辞其咎。
就连应该支持节能减碳的环保团体,也是一听到涨电价,跳出来批评。
台湾“地球公民基金会”执行长李根政指出,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执政者不愿揭露发电真实的成本、没有社会讨论、没有进步的能源政策,就只调涨电价来弥补台电亏损。台电体质改造确实还有很多努力空间,开源节流也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但因此反对涨电价,让台湾电价维持亚洲第二低,最后吃亏的是谁?受害的又是谁呢?答案恐旧还是全民补贴。
只要节能,停建核四还是不缺电
没有核四的日子,台湾必须解决电价必须调高和怎么调高的难题。根据台“能源局的设算”,如果没有核四,2025年台湾变为“非核家园”,若核能发电全用天然气取代,则发电成本将增加四成;如果完全反映在电价中,以中产家庭两个月平均电费2000元计算,则每两个月新增800元,一年就增加接近5000元。
如今,核四封存成定局,节能成为目前最大的共识。在2013年3月反核大游行前夕,台湾绿色公民行动联盟协会(简称绿盟)在台湾“经济部”网站找到台湾电力需求零增长评估报告,发现在全台湾尽力节能状况下,可将用电需求的年平均增长率由现行2.17%压低到1.41%,未来10年的电力备用容量率(也就是剩余可用电力)依然维持在15%左右,显示台湾即使废核,也未必会严重缺电。
众人哗然中,“经济部”官员立即发表声明驳斥,认为1.41%是最乐观的状况,且涉及各产业必须淘汰更换现有设备,废核依然可能让台湾陷入缺电危机;但绿盟再次依据“经济部”报告调整参数,改为中度节能方案,仍可将用电需求年平均成长率压至1.7%,让台湾维持安全标准10%以上的备用容量,因此不会陷于缺电危机。此外,这份评估报告还未涉及能源税制改革、“温室气体减量法”的制定,这些都是马英九当年竞选的重要政见,用优惠与税率鼓励民众节能,可让台湾省下更多电力,降低限电风险。
绿盟理事长赖伟杰认为,当局还是依据现有产业结构预估用电量,以这种电力需求增长为根据的推估,就算台湾建再多电厂也无法跟上。因此,未来是否会缺电的关键,在于当局是否能有新的思维,以抑制用电需求。
前不久,绿盟发表了一份名为《新台币焚化炉——核四如何烧掉你的荷包及未来?核四真实成本与能源方案》报告,提出核四停建后,环保团体版的台湾电力规划蓝图。绿盟的规划是用电零增长。方法为:一,降低高耗能工业的比例;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较当局目标提高3倍,占总发电量21%;三,能源效率每年的改善率再提高,由当局目标的2%以上到3.6%。三管齐下,如果能源效率能够提高,加上用电量减少,则总电费的增加幅度,可能与保留核四差不多。
针对绿盟提出的方案,钻研能源效率多年,工研院产业与经济趋势中心资深督导杨致行坦言,用电零增长,全世界除了英国,没有其他国家成功案例。英国巨幅降低工业占经济体的比重,不见得适合台湾。他指出,他赞成绿盟,当局应更积极以政策引导厂商提高能源效率。但务实看,绿盟的目标非常困难。杨致行指出,越是发达国家,要做能源效率改善越难。公认全世界最环保的德国,能源效率年改善率平均也仅有1.9%。美国标准最高的麻省,则为2.4%。李明博担任韩国总统时,订的目标全世界最高,是2.6%。
面对结构性缺电,台湾应该思考强制性的能源效率政策。杨致行举耗用总电量一半的马达为例,欧盟马达能耗标准早已进化到第三版本,版本越新,标准越严。韩国与大陆均已积极采用第二版,台湾却仍宽容地采用第一版规范。
台湾市场研究机构集邦科技公司也指出:台湾18%的电力用在照明,只要一半的灯泡换LED,就能省下半个核四的发电量,百分之百换LED,能省下核一和核二的发电量。
虽然台当局目前仍未提出实质节能政策,但民间业者早已开始瞄准庞大的绿色商机。例如负责大楼空调运作的机电人员,收到隔日气温将下降的通知,下班前将晚上冰水主机的制冰量调降,节省大楼的空调用电。晚饭后还在公司加班的上班族,接获短信提醒家中电视因未开机,待机用电恐将浪费,于是利用手机App控制智能插座,将电视柜相关电器的待机电力一并关闭。
这样的节电情景,已是民间业者开始瞄准的绿色商机。目前,岛内市场上已出现许多节能技术。以电梯加装电力回生单元为例,是许多电梯大厂都具有的技术能力,若结合永磁马达,则最高可节能达40%至50%。然而在台湾,电梯并没有个别的能耗标准,旧电梯加装此一节能设备,除了省电之外,也没有任何额外的诱因。在过半台湾民众不愿调涨电价的情况下,若是初期投资的金额过高,即使回本的年限不算慢,市场的接受度也就不够快,也没有被列入台湾未来的节电潜力里。
同样地,目前屋顶型太阳能板所发的电要卖回给电网才有馈电优惠,自宅使用或储电却没有诱因;但后者对电网稳定不但有贡献,在夏天午后用电高峰时更能纡解用电压力。台湾南部太阳能板的发电量接近北部的1.4倍,现有僵化的制度让用电量较多的台湾北部采取分散式电力诱因却远不及南部。
推动许久的智慧电表,目前仅取代人工抄表功能,还被外界批评成本比人工抄表高,却要台当局编预算帮民众装设,但目前市面上已有智能插座问世,业者现以年租金300元抢市场,可利用手机控制家里主要电器的待机时间,预估光是电视柜与开饮机两个插座,每户每年就可省下1200元以上的电费,只要全台10万个电视柜与电热水瓶插座租智能插座,最少就能省下2000万度电。
此外,像民间气象业者提供的客制化预测,让采用储冰型冰水主机业者可在前一晚决定制冰量,不让电力自制冰外,也能使一般的中央半调制冷系统即时与户外气温做最适当配合,不会在夏日雷阵雨的清凉午后,办公室的冷气却是凉得吓人。
类似以上的节电模式具有申请碳权交易的潜力,但台当局对于这类绿色凭证的规划,目前仅针对有意在既有电价上付1.27元绿色电力附加费的用电者,节电仍无额外诱因。
即使如此,仍有一些节能社区,已主动先将灯管改换成LED灯,并配合感应灯具的使用,省下的电费轻松突破百万元。不过这些指标社区,仍不属于全面性的节能制度推广。
地方当局抢先绿色竞赛
例如建筑的节能改善是一大商机,包括将屋顶漆成白漆、顶楼铺隔热砖或窗户贴隔热膜,甚或是装潢时将未来能耗考量进去。但台湾至今对于建筑的能耗标准,除了公共部门外,没有任何的监督与管理机制,也使得节能只停留在个人道德层次,甚至在现有法令限制下,公寓大厦的外墙若须加装遮阳设施,不但没有诱因,还可能违法。
不过目前有部分的地方当局陆续提出一些新的管制措施。例如新北市当局要求老屋改造时,必须同时考虑提高外墙隔热标准,以降低日后住户使用空调的时数;也有地方当局以专案方式,准许以增建大楼外墙的方式,像穿衣服般为建筑制造风道,利用浮力通风原理为建筑降温与遮阴。
在南台湾,台南市已放宽规定,让装有太阳能板的顶楼建物在4.5米高以内免计入建筑物高度、3米以内不用申请杂项执照;高雄市当局则是只要把顶楼加盖建筑物的墙面去除,屋顶违建即可摇身变为可合法生财的太阳能棚,许多银行也乐于开始在南台湾做起绿色信贷的生意。
台当局一再告诉民众,已计算出4年后就有缺电危机,而且其他的能源选项并不明确,核四需要“公投”才能决定运转。此时,台湾所需要的或许是全球最严格的能耗标准以及能带来用电革命的创新方式。像电力公司在尖峰时期发电的成本很高,除了夏季电价以外,当全台的用电尖峰超过2700万千瓦或3000万千瓦时,是否能启动何种机制激励节电,类似像智能插座的民间业者自然就会找到生存之道,电力公司也不需要额外负担设备,就能拥有一座潜藏在民间的虚拟电厂。
只要台当局愿意将节能视为优先任务、全员投入且义无反顾,在立院提案修法时,蓝绿阵营也能体认节能是目前台湾能源选项的最大共识,相信以台湾民间业者发想创意,结合兼顾公平正义的能源价格,台湾的能源效率绝对不是只有今天的水平,并从建筑、电机、化工、材料、土木、资通、大气、光电、乃至于财会、心理、公共行政、传播等不同领域,开创属于节能的绿领工作机会,也将成为推动下一波就业增长的绿色引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