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潜心科技攻关 矢志地震预报

时间:2024-04-24

李超

谈到中国地震预报,我们最先想起的是李四光,他提出“地震是有前兆的,是能够预报的”,他选择地应力地应变这一地震孕育过程中最直接的物理量为前兆观测量。之后的发展,说明李老的思路是正确、超前的。而曾在鹤壁市地震办公室工作的地震专家池顺良,正是李四光思路的践行者,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一件世界顶级的应变观测仪,是我国地震预测史上不可抹去的一笔。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同济大学工科毕业的池顺良随妻子从北京来到鹤壁市,当起了中学老师。1975年海城地震后,池顺良在家里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简易地震仪,因此被抽调到新成立的鹤壁市地震办公室,在那里他找到了苏联地震学家萨瓦连斯基编写的《地震学与测震学》,以及当时国外最新的地震体应变监测仪资料,从那时起,开始了他的地震预测生涯。

1976年唐山大地震,激发了池顺良寻找地震预报有效方法的强烈愿望,在阅读了大量地震学资料后,他接受了李四光对地震孕育过程最直接相关的地层应力应变进行观测的观点,提出“应力—应变地震仪”的研究设想。动手能力很强的他不久就做出了简单的应变地震仪样机,1978年经过河南省地震局专家推荐,顺利在国家科委立项。1979年,在“芜湖会议”上他提出,地震监测仪器必须要满足能记录到地球的“脉搏”——固体潮和地震波两个标准,得到了与会地震专家的充分肯定,并作为下一步仪器研制的要求写入会议决定。

1984年,池顺良的仪器先后经过上海佘山、北京香山和河南清丰地震台站4年的测试,迎来了项目结题评审,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誉。1986年他发明的压容应变仪被列为优秀地震科技成果之一,该仪器还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并曾寻求合作。

1996年,他开发的“高精度应变测量系统”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3年,美国“地球透镜计划”决定布设200台澳大利亚的“Gladwin分量钻孔应变仪”作为主要观测仪器。2004年到2007年,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采用了池顺良的40台YRY-4型仪器,数据采集器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提供,建起了一个稀疏的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网络。这个观测网络至今已连续运行了7年,其性能超过了美国采用的“Gladwin分量钻孔应变仪”。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强震前,离汶川最近的四川姑咱台的YRY-4型应变仪记录下了震前的应变异常,证明强震是有应变前兆的。

中国地震局第一任分析预报中心主任梅世蓉对池顺良的应变前兆观测十分赞赏,“我非常支持池顺良的钻孔应变观测,这个仪器的物理基础非常清楚,观测技术也过得了关,但仅有全国40个应变观测台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30余年的艰辛只有池顺良自己能体会到,但他对祖国的地震事业始终充满希望,他认为,随着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进入新活跃期,加速建设全国应变观测网已经迫在眉睫。建设密集的应变观测网络并结合其他手段,我国地震预报的成功率将会向前迈进一大步。“或许这是中国人解决地震预测这一世界科学难题的机会。”他憧憬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