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主权财富基金争占绿色投资高地

时间:2024-04-24

文/仰睿智 编辑/孙艳芳

近年来,各国主权财富基金积极探索和践行绿色投资理念,形成了以“一个星球框架”为代表的绿色转型方案。

规模庞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是国际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中长期投资者。近年来,随着环境与气候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日益显现,以及全球经济低碳绿色转型的加速推进,各国主权财富基金积极探索和践行绿色投资理念,相关经验做法值得借鉴。绿色金融是推动实现碳减排的重要举措。我国投资机构应充分发挥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机构绿色化建设,积极助力我国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

主权财富基金开展绿色投资的风险收益考量

环境与气候因素深刻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对投资风险的研判。前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曾将环境与气候因素对经济金融活动的系统性影响总结为以下三大风险:一是物理风险。在干旱、洪水等极端自然灾害和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长期慢性演变中,实体经济参与者、全球供应链均无法独善其身。二是债务风险。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尚未能充分且定量地反映到金融产品的定价和权利义务条款当中,相关风险发生时引发的损失属于预算外损失,将损害债权债务主体的财务稳定性。三是转型风险。经济向低碳环保转型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广泛共识,政策环境、技术变革等因素对商品定价和金融产品的估值都将产生实质性影响。面对上述不确定性,规模庞大、投资范围广泛、投资期限长的主权财富基金,有必要提前加强应对,前瞻性地做好环境风险研判和管理,避免出现长期性损失。

经济向低碳绿色转型带来体量巨大的投资机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UNFCCC)预计,2016—2050年全球低碳转型过程中,融资缺口约1.6万亿—3.8万亿美元/年;世界银行下属国际金融公司(IFC)预计,2016—2030年新兴市场气候投资(Climate-smart investments)潜在市场规模约2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约15万亿美元。气候变化和经济低碳转型将导致各行业间和行业内部的又一次洗牌:筛选出新的头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为获取经济转型带来的潜在长期回报,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在内,很多投资机构已将环境与气候因素融入自身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2020年全球能源转型类投资(Energy transition investment)规模首次超过5000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了9%。主权财富基金一般肩负提升国家竞争力、提高国民福祉的长期使命和战略目标,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长期投资者的战略定位与低碳经济转型的长期规划相匹配、中长期限的资金性质与绿色投资项目普遍具有的风险收益的长期性特征相匹配,有利于主权财富基金形成相较其他投资者独特的竞争优势。

主权财富基金绿色转型的“总体方案”和典型做法

联合打造“一个星球——主权财富基金框架”

2017年,法国与联合国、世界银行合作发起“一个星球峰会(One Planet Summit)”。在相关倡议的基础上,为促进主权财富基金拓展低碳绿色投资和抵御气候变化的风险,阿布扎比投资局、新西兰养老基金、挪威政府养老基金等六家主权投资机构联合成立了“一个星球倡议主权财富基金工作组”,并于2018年发布了“一个星球——主权财富基金框架(The One Planet Sovereign Wealth Funds Framework,以下简称“框架”)”。框架主要包括三大原则、14项细则(见表1)。三大原则:一是一致性原则。强调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特点与气候变化因素的长期性相一致,应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投资工作整体框架。二是所有权原则。强调主权财富基金应做积极的投资人,鼓励被投资企业在公司治理、商业战略和计划、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充分考虑气候因素,以提升价值创造。其中特别提到,企业层面充分的环境信息披露是金融市场进行风险定价的基础,要求主权财富基金鼓励企业遵照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和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建议等标准体系披露环境信息。三是一体化原则。强调主权财富基金应将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和机会纳入投资管理,以优化长期投资组合。框架属于自律性原则,旨在推进气候变化因素与大型化、分散化、长期性资产池管理的有效整合。截至目前,已有15家主权投资机构自愿加入该框架并遵循所提出的原则。

表1 “一个星球——主权财富基金框架”概要

通过跟踪投资组合碳足迹、定制碳减排指数等方式,加强气候风险管理

长期以来,以新西兰养老基金(NZSF)为代表的各国主权财富基金积极探索和践行绿色投资理念,相关经验做法值得借鉴。NZSF认为,从长周期看,金融市场目前对低碳转型风险的定价偏低。基于这一判断,NZSF全面评估了现有投资组合,制定了气候投资战略和具体减排目标,并建立起“减少排放、分析风险、参与经营、寻找机会”四维度的绿色投资实践体系(见表2)。

表2 新西兰养老基金气候投资战略概要

2015年起,NZSF每年编制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报告,统计披露投资组合的碳排放情况,且报告由外部审计师提供鉴证意见。2017年起,针对股票复制型组合,NZSF首先通过定制碳减排策略基准指数(见图1),剔除了多达427只个股,使能源、公用事业、原材料等高碳行业在组合中的占比大幅下降。此外,NZSF还将气候因素纳入尽职调查,通过外部经理选聘等投资决策的关键环节,在投资协议中加入气候条款,在估值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现金流长期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全面对投资组合进行“减排”,并用单位投资额产生的碳排放量和单位销售额需要的碳排放量作为定量指标,衡量组合的碳强度和碳效率。截至2020年6月末,NZSF资产池较参考组合碳强度降低了90%、碳效率提升了40%,大幅超出既定目标。

图1 NZSF定制碳指数的一般流程

加速投资新能源,抢占绿色经济转型先机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调研报告指出,全球主权财富基金中,26%以基金方式、8%以直投方式参与了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显著高于全球机构投资者整体的20%、1%(见图2),成为目前机构投资者参与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主力军。2015—2020年,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年均规模约17亿美元,其中2019年的投资额近30亿美元。

图2 机构投资者参与可再生能源投资情况

近年来各国主权财富基金纷纷发力可再生能源投资。2019年4月,挪威财政部批准挪威政府养老基金开展非公开可再生能源投资业务,并将其环境相关主题投资的规模上限从600亿挪威克朗提升至1200亿挪威克朗;2020年,新西兰养老基金、澳大利亚联邦养老金联合产业投资人成立了“伽利略绿色能源投资平台”,拓展泛欧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2018—2020年,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将其在新能源电力企业ACWA的持股比例从15%提升至50%,ACWA在全球12个国家开发和运营近30吉瓦(GW)的新能源发电项目;西班牙投资发展公司2019年加入了由非洲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基金会(RES4Africa Foundation)发起的“非洲复兴倡议(renewAfrica initiative)”,仅一年就投资了超过832兆瓦(MW)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超过了其过去7年的总和。此外,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能源汽车“明星”企业的背后,也都能看到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新加坡淡马锡、卡塔尔投资局等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身影。

投资机构“绿色化”的启示和建议

2020年9月,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了我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强调树立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新冠肺炎疫情后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国有商业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等应积极贯彻相关理念,把握绿色投资机会,实现商业回报,并着力加强自身的绿色化建设,推动提升对外投资绿色水平,助力国家绿色金融发展。

加强绿色投资形势和风险研判,积极把握投资机遇。根据IRENA的数据,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年投资规模约3000亿美元(见图3),其中产业投资者和商业银行是主要的参与方,主权财富基金、捐赠基金等投资占比仅约2%(见图4)。对此,主权财富基金论坛(IFSWF)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主权投资者在当前经济转型环境下开展绿色投资,最大的顾虑是政策风险。考虑到近期中、欧、日、韩等经济体均已制定并明确了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的总体路线图,美国也于2021年年初重返《巴黎气候协定》,今后,随着政策大方向的确定和配套指引的出台,以及监管体系等的逐步建立完善,主权机构投资者绿色投资或释放出巨大潜力。

图3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变化

图4 可再生能源投资资金来源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全力提升绿色化投资机构建设水平。一是投资理念的绿色化,正面看待绿色投资与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2015年德意志资管和汉堡大学针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投资相关研究进行过一次全面的文献综述,结论是无论从定性还是定量、股权债权还是房地产,绝大多数研究结果均显示ESG指标与绩效呈现正相关性。近年来随着监管政策趋严、环境成本增加,这种正相关性愈发明显。二是投资决策和管理体系的绿色化,可结合业务实际和投资特点将绿色因素纳入自身投资体系,以最终实现投资组合的绿色化。IFSWF的调查显示,目前已有约20%的主权财富基金在应用碳足迹跟踪、气候变化情景分析等系统性方法,评估相关投资风险和机会。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国际绿色金融体系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一是在G20绿色金融、联合国责任投资等框架下,积极与国际组织、行业联盟开展合作,包括上文提到的“一个星球——主权财富基金框架”、气候财务信息披露特别工作组等,在国际绿色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过程中积极发出“中国声音”。二是持续加强与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国际领先的资产管理机构等开展绿色投资项目合作,在吸收先进经验的同时,促进引导外部资金投资国内绿色金融产品。三是在对外投资项目中重点强化环境风险管理,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积极宣传优秀案例,讲好“中国故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