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张铁成 编辑/韩英彤
近两年,“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围绕“促改革、便利化、防风险”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外汇管理重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也为外汇领域落实“六稳”“六保”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外汇管理事业发展的40年里,外汇科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对外汇管理重点领域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进入新时期,外汇信息化建设由“十二五”和“十三五”初期的对业务支撑电子化、网络化逐渐向全方位智能化、安全化转变。2018年,外汇局提出“构建数字外管”和“筑牢安全外管”的外汇科技发展理念。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推进,目前“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围绕“促改革、便利化、防风险”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外汇管理重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也为外汇领域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建设便利、高效的服务渠道,多方位提升市场主体业务办理效率。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服务的相关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外汇局研发建设了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并实现了与国家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目前,全部行政许可项目均可网上预审,其中46项可网上办理。企业办理相关事项从“跑多次”变为“跑零次”或“最多跑一次”,大大提升了外汇管理行政许可的办理效率,大幅降低了企业成本。在此基础上,外汇局还进一步拓宽政务服务渠道,借助“国家政务服务”微信小程序,上线了外汇政务服务功能,向市场主体提供了“外汇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进度查询”和“外汇政务服务事项预审进度查询”服务,使外汇政务服务更加贴近市场主体的使用习惯,方便了市场主体随时随地查询事项办理进度。此外,“数字外管”平台企业版、银行版相继上线试运行,与联机接口提供的系统直联服务、微信智能客户端、呼叫中心咨询服务等一并推进,形成了多渠道、立体式的外汇科技服务格局,为银行、企业办理外汇业务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
发挥外汇科技支撑力量,全力推进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落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利用外汇科技手段,支持全面简化防疫物资进口外汇业务的办理,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包括:支持企业网上办理相关业务,在24小时内紧急实现外债登记网上办理功能上线,配合实施非金融企业一次性外债登记等措施,便利企业开展跨境融资;研发上线企业贸易信贷、贸易融资、转手买卖等网上业务报告渠道,以及银行端非名录企业名单查询等功能,便利金融机构、企业线上办理外汇业务;推出内保外贷和境外放款注销登记下放银行等功能,进一步优化外汇业务的办理流程等。
外汇科技主动发力,支持外汇领域持续深化改革。推进区块链技术与外汇业务的融合,促进外汇管理相关便利化改革的健康发展,同时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实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应用场景,通过引入可信的税务发票数据,借助电子化手段,快速、高效地建立对业务真实性的交互核验机制,提升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事后审核的效率和效果,有效解决了银行审查企业发票信息、履行真实合规要求的难题,切实便利了企业的资金支付。此外,全国统一的“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银行查验”应用场景也正在建设中,旨在实现税务备案表与服务贸易付汇业务的联动,简化银行线下核对的复杂流程,提升线上核验效率;同时,通过建立外汇局和税务部门总对总的数据对接模式,推进税务备案电子信息在全国范围共享,支持市场主体跨地区线上查验税务备案信息。
科技助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积极稳妥地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的应用,切实发挥金融稳外贸、保市场主体的重要作用,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融资目标,有效传导到市场主体末端。2020年6月,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已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至全国。截至9月中旬,平台累计完成融资放款金额折合459.94亿美元,服务企业共计4694家,融资放款50451笔。其中,疫情以来的融资放款金额达298.02亿美元,约占试点以来融资金额的65%,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贸易企业复产复工的资金压力。其间,多家银行实现了自身融资业务系统与区块链平台的直联,业务操作更加便利,融资效率明显提升,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受众。银行通过平台与自身业务的深度融合,尝试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融资产品,为中小企业输送更多生存发展的“红利”。如宁波银行首创“出口微贷”产品,依托直联接入了跨境区块链平台的名录企业类别、收付汇率、回款值、国内外汇贷款等数据,再利用数据模型自动核算授信额度,最终实现了纯信用贷款、全线上操作、全自动审批,融资款最快10分钟就可到账。
探索监管科技在外汇领域的应用,有效防控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软件等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支撑形势分析、强化外汇监管,在不干扰外汇市场运行、不增加市场主体负担的前提下,利用科技手段助力构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框架。宏观层面,持续推进银行审慎经营评估、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多项举措落地;通过丰富数据资源和引入可视化分析方法,支持国际收支统计和重点领域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与分析。微观层面,持续优化并丰富外汇非现场监测分析能力,强化微观市场监管,有效防范和打击了市场主体的违规、违法行为。如通过引入特征矩阵、关系图谱和机器学习等智能分析功能,大幅提升了异常线索发现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守住“安全外管”底线,为外汇管理工作保驾护航。建设两地三中心一体化运维体系,推进重大故障的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外汇业务系统实现了生产中心与同城中心的一键式快速切换,并在灾备中心实现了重要业务系统的数据和应用的备份,确保了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两地三中心一体化运维体系初步建成,实现了对三个中心的运维事项一体化、运维流程规范化、运维操作标准化管理,运维与保障软实力不断提升。建立了两地三中心常态化的切换机制,通过制订切换演练计划和整体故障场景桌面推演,发现并解决了生产系统的风险隐患,提升了应急能力建设。结合两地三中心运行架构现状,分析、整理了重大故障场景,并开展重大故障场景桌面推演,不断推进重大故障的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疫情期间,通过统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圆满完成了重要节点期间的网络安全和安全生产运行保障任务,确保了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外汇管理新要求亟需科技赋能提效。外汇市场深化改革与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防控,对外汇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外汇局正持续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科技应用有助于提升管理效能,增加人民群众对外汇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当前国际形势正处于复杂严峻时期,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加;资金跨境流动频度增强,导致市场风险传导加速。此外,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与“灰犀牛”等事件,更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波动和顺周期性,对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快速响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是随着外汇监管方式的转变,仅仅利用现有的外汇交易数据和传统监测分析手段,对虚假、欺骗性交易等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和实施精准打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亟需研究应用科技手段有效支撑外汇“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监管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外汇管理的要求。
跨境领域的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应齐驱并进。跨境金融服务领域科技的发展应用,使传统金融风险与技术风险相互叠加交织,也给传统外汇监管体系带来冲击:一是跨境资本流动交易工具创新,外汇产品和服务呈现跨区域、跨市场、跨行业等特征,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溢出效应和蔓延风险;二是金融科技的去中介化弱化了现行以银行为监管重心的管理机制,导致对机构监管、涉汇主体的监管难度提升;三是金融科技已经进入无纸化、电子化时代,外汇交易日趋简便、频繁,交易速度也大幅提升,资金跨境流动更为便捷和隐蔽,对原有业务的管理审核、外汇检查取证等依赖传统留痕管理的模式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尽快研究和推出与金融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监管科技手段,以有效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进一步强化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警。
外汇科技将以“数据”为中心,推动金融科技、监管科技与外汇管理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外汇管理领域监管科技应用的生态环境。
聚焦助力“两位一体”监管框架的落地实施,增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能力。宏/中观层面,全面获取金融市场运行数据,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跨境资金流动智能监测预警体系,监控外汇市场的整体性、趋势性、异常性波动,关注系统性重要机构运行的整体指标,评估其外汇业务经营风险,提升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微观层面,可借助技术手段,优化事中事后监管模式,提高主动发现实质性违法、违规行为的智能化水平,微观审慎监测关联性、敏感性企业,防范风险发生与风险传导。科技角度,应探索利用监管科技手段,构建完善的宏/中/微观一体化的分析模型和系统功能,从审慎管理侧重区间监测和原则管理、微观监管侧重精准定位和行为监管的不同角度,推动完善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监管框架,从而达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监管目标。
聚焦“监管即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监管层面,将改革开放监管举措与银企业务创新同步推进,引导金融机构在外汇市场业务创新中嵌入监管规则,建立交易行为留痕机制,提升合规监管效率、降低合规成本。服务层面,通过科技赋能,以数字化形式连接金融机构端与监管端,实现内外部监管数据和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输,促进信息共享互通,支持外汇市场创新发展,丰富外汇服务供给,在“放得下、管得住”的前提下,助力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能力与跨境结算效率,改善市场主体的投融资环境,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的便利化。
聚焦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外汇监管科技支撑体系。要加强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研究和技术储备,从基础设施运行、数据服务、应用服务、开发服务、IT治理等不同层面,构建一体化平台,提升外汇科技响应与供给能力。要逐步优化基础设施运行平台,使之能够支撑高并发应用、可弹性扩展、安全高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筑牢新技术的应用基础。要探索构建体系化的数据中台、应用中台,提供组件化、可复用模块,探索通用业务模型、可组装业务流程,提升面向业务用户的快速响应能力。要研究建设可视化、智能化、一体化的外汇局应用开发平台,探索并实践“业务技术深度融合、需求供给深度融合和开发运维深度融合”的外汇信息系统建设新模式,提升外汇管理信息系统的供给效率和质量。要不断完善IT治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探索推动监管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