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掘“金”一带一路

时间:2024-04-24

文/刘安坤 编辑/刘丽娟

掘“金”一带一路

文/刘安坤 编辑/刘丽娟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合作中,中国有色金属企业不断探索创新项目合作模式,形成了一批示范项目,积累了一定经验。图为中色股份承建的哈萨克斯坦巴夏库铜选厂项目。

有色金属企业在境外进行投资与开发的过程中,可学习借鉴“先行者”跨国企业的经验,并在实践中探索适用自身的模式。

“一带一路”上的俄罗斯、中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处于世界重要产矿带上,矿产资源种类全,勘查开发程度低,与中国合作潜力大、互补性强。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合作开发了一些项目,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未来,这些地区仍应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境外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开发和加工合作的重要区域。有意加入这一行列的国内有色金属企业,应在投资与开发的过程中,学习借鉴“先行者”跨国企业的经验,并在实践中探索出适用自身的模式。

跨国企业投资“一带一路”经验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国家与地区,很多跨国矿业企业早在上世纪就进行了布局与投资,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第一,长期布局,谨慎行动。在“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矿业开发投资,必须秉持长期发展的战略,不能盲目追求“短平快”。跨国企业一般根据全球矿业发展的趋势和投资热点,选择有前景的区域,进行长期布局,并采取重点关注、寻机进入、谨慎投资的策略;对风险很高的国家和地区,则持续关注、搜集信息,然后伺机投资。比如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中亚、俄罗斯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这两个地区作为世界资源能源丰富且开发潜力大的地区,日益受到关注。力拓、必和必拓、嘉能可等国际跨国企业,从21世纪初就在两个地区设立了办公室,目的是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矿业政策的变化,及时搜集矿业信息。之后,嘉能可在哈萨克斯坦进行了投资,基本控制了哈国铅锌铜的生产和贸易,并加大了与俄罗斯的有色金属产品的国际贸易。

第二,认真进行前期尽职调查。首先,对项目进行专业性筛选。跨国企业会对东道国提供的开发项目信息进行专业性分析,以确定关键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然后指派专业人员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对项目本身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初步考察。其次,进行政策风险调研。跨国企业一般会设立公共关系部门,与战略规划部门共同负责与东道国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相关企业进行广泛交流,对东道国的宏观经济前景、行业发展趋势、投资环境加以总体把握,对政策风险进行评估。再次,进行市场风险调研。跨国企业一般会指派采购负责人、销售负责人到东道国广泛拜访产业发展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就所在国以及全球市场供求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以系统、深入地了解产品市场前景,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科学预估。最后,跨国企业会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客观评价,内容包括东道国经济前景、政策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前景、项目本身可行性和竞争力评估等。

第三,利用资金优势快速获取规模收益。矿业投资不仅投资额高、风险大,而且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为了规避风险,提高开发成功率,加强现金流动,规模化经营更具优势。成功的并购重组使跨国金属矿业公司通过全球化经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从而具备了突出的资源集约化竞争优势。

第四,利用规模优势控制矿产品贸易。由于控制着大量的金属资源和矿山产能,大型跨国矿业集团垄断了世界有色金属原料产品的国际贸易,成为主要矿产资源的权益拥有者。自2003年市场主要金属价格大幅上涨以来,跨国企业新项目开发实际并不多,延缓了全球金属原料产能的增长。同时,通过开采低品位矿等方式,跨国公司对铜矿、铝土矿等金属矿产原料产量进行控制,营造出供应短缺的局面,由此对金属原料价格形成坚强支撑,实现其利润最大化。

第五,谨慎稳妥,因地制宜,滚动发展。以迄今为止在俄罗斯从事资源开发最为成功的加拿大金罗斯黄金公司(Kinross,下称“金罗斯”)为例。从1995年开始,金罗斯主要通过收购俄罗斯黄金公司股份的方式获得黄金资产,部分矿山已经做到全资控股。经过近20年的努力,金罗斯已掌控了俄罗斯两大高品质黄金矿库珀尔(Kupol)和德沃伊诺耶(Dvoinoye)。其有一批高技术、高忠诚度的当地矿工人才,有一支与当地政府、团体、土著居民关系良好的技术专家和管理团队。金罗斯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外资黄金投资者,在俄总投资22亿美元,是俄远东地区的最大纳税人。

第六,高度重视互利双赢和相互融合。跨国企业做有色金属投资时坚持效益优先原则。项目合作之初,尽量就优惠政策、保障措施与当地政府和合作方进行周密谈判,并以合同形式严格确定下来。与此同时,跨国企业也非常看重项目运营中的互利双赢:注意员工、文化、观念等方面的交融,以形成可长期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坚持诚实守信、真实透明、自我约束的管理模式,严格遵守当地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增进互信;尊重当地社区并为社区做贡献;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与当地企业、设计研究单位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兴办培训学校,加强与当地住民的文化交流。此外,跨国企业还会聘请国际专业团队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地质储量信息等进行审核,及时、准确地披露资源总量和经营效益,保证当地政府矿业资源行政税收的最大化。

第七,属地化管理运营。跨国企业一般从高级管理人员开始,注重吸收当地专业人士,参与公司各级管理。尤其重视政府公关人员的属地化,聘请熟悉当地国情、民情的专业人士从事公关活动,最大化地减少政策、法律和事务性风险,降低管理成本。

第八,商贸、产业、金融一体化协同“出海”。比如日本、韩国,由于本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极其有限,两国发挥其财团体制优势,形成以综合商社为核心,商贸、产业、金融一体化的“联合舰队”,采用“少参股、多包销”的方式,参与国际有色金属资源开发,获取协同效益,成效明显。在此模式下,日本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铜原料进口国,融资购买产品销售权是日本利用境外铜资源的最主要方式,日本50%的铜精矿是以该方式进口。

中企试水“一带一路”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合作中,中国有色金属企业不断探索创新项目合作模式,形成了一批示范项目,积累了依托国家间战略合作、严格防控风险、注重社会文化融合与共同发展、打造优势互补的企业联合体等经验。

第一,对接国家战略合作。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中国企业成功的有色金属合作项目基本都是在国家战略合作框架内实施的。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认为投资风险较高的地区,只要国家战略合作层面达成共识,有政府高层的支持,有色金属合作项目就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例如在西方国家因“核问题”对伊朗实行全面制裁期间,中国企业在遵守相关国际协议的前提下,加强了与伊朗在有色金属产业方面的投资活动。

第二,开发投资目标明确。在“一带一路”开发投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并不一定要直接运回矿产原料保障国内生产。应根据投资标的国项目实际技术经济状况,在成本合理时,可直接运回矿产原料;反之,则在当地冶炼加工,再将冶炼产品运回国内或将原料、产品在全球市场销售。比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哈萨克斯坦建设30万吨铜冶炼项目,加工成阳极板后供应回国。其目标就是保障生产资源,同时促进公司产业的优化配置。中国五矿集团公司采用融资购买国外企业的氧化铝、精炼铜销售权益,坚持既定目标,恪守协议,使得境外矿产资源开发成为五矿铝产业经营利润的稳定来源。

第三,严格防控风险。经营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安全风险等境外投资风险是对外投资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将长期伴随中国企业投资“一带一路”的进程。对此,企业须理性应对、客观分析、审慎处置。在这方面,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产业选择、区域选择和投资方向上采取差异化战略,在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和投资切入点上采取多样化策略,通过风险递延、出口信用保险等途径,转移境外投资风险;同时加强信息报告制度和财务控制,保证资金安全,提高流转效率,加强对境外企业的监控。此外,该集团还建立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注意防范安全风险,积极处理好公共关系、劳资关系,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

第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投资有色金属矿产项目时,基本都没有派出大量中国管理团队接管,而是最大化地保留原有公司的管理团队。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还反过来向对方企业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实现双方管理文化的磨合。比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一带一路”境外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中,就把实现管理人员本土化作为衡量项目经营能否成功的突出指标之一。在双方管理融合的基础上,中国企业积极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人才和技术,提升项目的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

第五,注重社会文化融合与共同发展。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融进去”十分重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海外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帮助企业赢得项目所在国的充分认可和支持,为企业“融进去”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五矿在开发老挝色奔矿区的过程中,积极扶植当地经济,注重保护当地生态、文化环境,与所在社区建立起友好的协作关系,开发社区发展潜能,在发展过程中为当地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保障当地员工权利,并因此荣获老挝国家领导人颁发的“政府一级劳动奖章”,为其在当地的长期运营打下了扎实的社会基础。

第六,组团“出海”,优势互补。中国企业组团“出海”,能够形成在资金、技术、经验等方面更具实力和优势互补的企业联合体。缅甸的达贡山镍矿就是中国有色金属企业之间组团“出海”、精诚合作的成功范例之一。缅甸达贡山镍矿由中国有色集团和太原钢铁集团共同投资开发。前者在“走出去”方面经验丰富,后者在镍铁生产冶炼领域首屈一指。两大企业的联手合作,是达贡山镍矿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此外,组团“出海”的含义并不局限于企业联合体,集团内部的纵向一体化组团也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同样以达贡山镍矿为例,该项目以中国有色集团旗下的中色镍业为核心,中国十五冶、中色国贸、鑫诚监理、沈阳研究院、沈冶机械、红透山矿业、沈阳矿业等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物流、设备制造等方面通力协作,保障了达贡山镍矿的成功开发。

作者单位: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