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研究

时间:2024-04-24

谭春辉+王乐

谭春辉、王乐,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TQ036)、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1JDXF005)的研究成果之一。感谢匿名评审人,文责自负。

摘 要:由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自身设计问题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在实践过程中,评价机制经常出现“失效、失灵”的情况。基于此,在借鉴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尝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重点设计了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分别从管理、技术、社会和人文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

一、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更深厚的智力支撑。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主体,更应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做出应有贡献。众所周知,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与决策,要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制定一套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组织机构的一种制度安排,旨在运用科学评价手段增强人和事物内在的运行动力并调节各方面的制约关系,确保管理的科学决策,保证运行和管理目标的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功能的内在的、比较成熟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监督体系。

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关注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完善措施。邓毅(2004)提出可以采取引证分析法、异地评审、建立专家库及完善监督机制、网上公众评议、建立成果查新制度、重视异议等措施来健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陈淳等(2006)针对现行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科研道德教育、推行异地评审、建立完善的专家库和监督制度、开展CSSCI评价等措施。卢花(2007)认为,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工作,要依靠科学合理的评审制度、监督机制和公正的学术批评制度。熊进(2010)认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第一,遵循社会需要原则,以凸显时代特色来创新;第二,严守学术认同原则,坚持把学术含量作为创新生命线;第三,重视时间筛选原则,通过长时段、多维度来检验创新。王志章(2012)在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进行剖析后,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提出规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标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差别化评价、建立健全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等建议。邱均平等(2012)指出,形成科学合理、健康完善的评价规范体系需要健全科学评价制度、加强科学评价立法、建立科学评价行业规范、实施科学评价管理与监督。不过,上述成果,并没有站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高度,所提的策略方案不全面,缺乏系统化的对策措施。

在科研评价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失效、失灵”的现象,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确保评价机制能够持续高效运行,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价值

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持续繁荣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科学、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健康有效运行,与之配套的内外部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设计再科学的管理机制,如果没有成熟完备的实施条件,一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只有构建一套长效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才能保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学科、人才评价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才能真正促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高校科研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能够保证评价中规则的公平,可以最大限度地扫除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运行的障碍因素,保障所有科研工作人员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促进科研资源实现优化分配,从而不断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有利于促进高校社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人文社会科学作用的正确发挥,离不开其成果在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转化和应用。但是,目前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造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质量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我们可以从管理、社会、技术以及人文的角度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经过鉴定和评审的优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有利于发现和培育优秀人才队伍

任何学科的繁荣和发展,都离不开一支热爱祖国、具有强烈使命感、学术作风严谨、理论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队伍。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中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建设,既有利于形成崇尚诚实劳动、鼓励科研创新、遵循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又有利于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国内外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逐步形成人文社会科学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五)有利于促进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众多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但也屡屡发生科研违规、学术抄袭、以量代质等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现象,学术公信力不断下降。通过建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方面的保障措施,从道德层面进行约束,可以规范、净化和提升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而彰显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规范学术行为,讲究科研诚信,强调学风建设,引导学术研究健康发展。

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构建

保障体系是构成保障系统的各个有机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可以为保障对象构筑一张“防护网”,保证其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和运行。目前保障体系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社会管理框架内,最常见的形式如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等。这一管理理念与方法同样可以用于科研管理当中,以此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

(一)构建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

本文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为对象,尝试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保障体系。从前期大量研究中发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具有很大程度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且相互之间存在多种利益冲突。我们在构建评价机制保障体系时,应该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分别从管理、社会、技术、人文等多个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构建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相适应的保障体系。因此,笔者将此保障体系的构建作为系统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借鉴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的构建划分为界定问题、确定目标和原则、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保障体系总体框架、研究保障体系构建策略、保障体系的实施、评估及反馈等主要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构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流程图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此流程,重点探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构建中的“界定问题”、“确定目标和原则”、“保障体系总体框架”、“保障体系构建策略”等内容。

(二)明确评价机制保障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工作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评价机制自身以及外部环境的双重制约,其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一直为学术同行和社会大众所诟病,因此在构建评价机制保障体系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就评价机制本身设计来说,包括:评价周期过短,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而由于教师的研究成果又与职称评定、个人津贴、科研奖励等个人最直接的利益挂钩,导致研究成果粗制滥造、虚假繁荣;评价方法过于单一,没有针对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采取分类评价的方法,而“论文中心说”仍然大行其道,不管哪个学科专业,其研究成果和科研活动都必须与学术论文之间确定出某种量化比例关系;评价程序粗糙化,科研管理部门为了追求“多快好省”,评价过程越来越简单化,评价标准多以刊物和出版社级别来认定,评价结果的公示与反馈制度不够健全;评价监督环节缺失,监督制度成为“摆设”,大大助长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行为的自由化。从评价机制运行的外部环境看,高校教育中浓厚的行政色彩,使学术共同体一直无法扮演研究成果评价活动的主角;为了迎合国内创办综合性大学的浪潮,一些本来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也在强调科研评价的“大一统”,制定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目前国家动辄几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科研项目资助,使科研工作者与各级评审专家之间形成固有的利益链条,评价活动中到处充斥着“人情交易”、“权钱学交易”的味道,面对各种利益诱惑,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不断沦丧。

(三)构建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与基本原则

1.总体目标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的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同样的使命和发展目标。所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构建,其目标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各个高校正确处理和协调好高校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主体功能之间的关系。

2.基本原则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而存在,必然会涉及多种主体和要素,体系内各主体要素间又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错综复杂关系,因此在构建保障体系时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笔者结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运行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必须遵循的原则:

(1)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结合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运行不仅受到内部各因素,如高校科研管理政策、评价技术(方法、程序、监督等)、科研人员自身学术能力和道德素质等因素的作用,还受到政治经济制度、人文环境、社会大众文化水平和监督意识等外部条件的影响。高校这个系统本身就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它又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中,因此我们对保障体系进行分析和构建时,要十分注重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的结合,将内外部各因素综合考虑在内,才能实现总体的最大效益。

(2)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

看似简单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其实是多方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其中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或者“利益链”,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更是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既然要构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就要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平衡和协调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使之既可以调动个体的积极主动性,又可以完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总体发展目标,保持一种“和谐健康”的发展态势。

(3)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

众所周知,与自然学科相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不易量化、研究对象的复杂多样性、成果价值的延时性、间接性、相对性等特点,这就需要参照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在科研管理中建立“弹性评价机制”,避免采用缺乏或者没有弹性的评价方法。具体的弹性评价机制如:定性、定量与延时评价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公开评价与盲评相结合,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专家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等等,这样才能将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三公”评价。

(4)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相结合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治理理论”,强调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一种倡导多元主体在互动协商基础上寻求得到公众认同的最佳问题解决方式。笔者认为将这一管理理念引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由于科研管理活动与其他行政性事务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长期的实践也证明,单一的行政化管理方式,会大大影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在科研管理中除了坚持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外,要大力发挥社会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组织、公民社会等重要的补充性管理力量,使科研管理的主体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将正式与非正式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四)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美国历史学家马兹利什(Mazlish,B.)认为科学的质量评价主要来自于学术界内部和社会外部,“内部质量”是指学术同行对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影响进行评价,科学的“外部质量”则可以看作是该研究成果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准所做出的贡献大小。换言之,研究成果的质量好坏、价值大小一般要接受“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的检验,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作为整个科学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好坏与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是密不可分的。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涉及科研管理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评价技术;从外部条件看,一般指社会评价管理和监督以及人文道德环境等方面。基于此,构建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五)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具体构建策略

根据图2,可以从管理、技术、社会、人文四个视角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保障体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以理顺研究成果评价中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相互之间的矛盾,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持续健康繁荣发展。

1.管理维度

从管理维度看,笔者认为任何管理方法都离不开宏观政策、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具体制度措施等几个方面。针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来说,具体可以从宏观层面的科技教育政策规划制定、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科研活动的法制化建设以及科研奖励和惩罚制度的落实,对评价机制的运行进行有效的保障。

(1)出台人文社科评价政策

研究成果评价管理作为科教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反馈、控制、协调、激励、约束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首先需要以宏观政策为指导。目前有关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相关政策,主要有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教育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这些政策是我们开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总体指导纲领。只有全面规划科学的宏观科教政策,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才能保证研究成果评价机制正确的发展方向。

(2)转变科研管理理念

当前“行政干预过多”的研究成果评价体制,严重弱化了学术评价与社会大众评价的力量,很难持续调动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而且成果转化推广利用的后劲普遍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柔性科研组织结构,将科研管理的重心下移,扩大中层和基层科研学术组织的权力,最终形成“中上下”的科研管理模式,可以避免权力高度集中和过于散漫带来的效率和效益低下问题。除了管理模式之外,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遴选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流动机制也是评价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外部保障。

(3)加强科研相关立法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法制化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尤为突出。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法律法规文件来明确规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科研工作者的职业操守、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由于相关保护制度不健全,导致高校大量知识产权流失,给国家和高校的科研工作都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必须通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立法工作,通过法制化的制度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提供强有力的评价依据和法律环境。

(4)落实科研奖惩制度

高校常见的激励方式有晋升职称、科研奖励和津贴等,此类激励方式只能在短期内有效,而且以个人为单元的奖励往往容易造成科研人员之间的对立冲突,挫伤相互间的科研合作积极性。另外我国高校对于学术违纪行为的处理,一般只限于道德谴责和追回奖励所得、撤销学术成果、解除聘用合同等行政处罚,缺乏相应的法律问责。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和严格学术违纪惩处力度,内外兼顾,创造良好的评价氛围。

2.技术维度

评价目的的顺利实现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科研评价管理手段、方法不能固步自封,要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而不断革新,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辅以技术上的保障。

(1)提高评价的信息化水平

研究成果评价信息化是指在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环境,建立科研评价信息网络系统,优化研究成果评价模式,不断提高科研评价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通过评价信息网络系统开展研究成果评价工作,可以进一步规范科研评价程序,客观上也减少了人为或“行政因素”干预的机会,为营造公平公正的评价环境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利用网络的平台优势,还可以推进不同高校开展校际间研究成果互评,以及校内与民间社会学术团体机构评价相结合,对于提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公开透明度和社会认可度具有重要意义。

(2)引入评价辅助技术

目前关于科研评价定量分析的工具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大多是基于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的论文数据库,通过影响因子、引用频次、引用半衰期等指标来反映研究成果或科研工作人员的学术水平。如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国际上主要有SSCI、A&HCI、CPCISSH(旧称ISTP)等,国内主要以CSSCI为主,虽然上述引文数据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但该做法目前在国内外科研学术评价中已得到普遍认可和使用。我们通过不断研发和引入先进的评价辅助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研究成果评价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整体的客观性、公平性以及公开透明性。

(3)开发评价监督技术

评价监督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三维框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在制度上加强审计监督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评价监督技术来制约学术腐败行为,真正地实现“把评价权利关进评价机制的牢笼里”。目前在研究成果评价实践过程中,许多评价监督技术被开发出来甚至已经投入使用,对于提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了明显作用,例如科研评价信息网路系统、反剽窃检测软件、评审专家数据库、随机专家遴选技术、学术信誉电子档案等,较好地担任了评价监督中的“安全卫士”。

3.社会维度

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决定了其研究成果的社会属性,更应该接受实践的检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对于其价值的评价应该主动走出校门,接受多元主体的评价,特别是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间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评价,以此来保证更加公平公正的评价结果。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简单地对研究成果进行数量统计,其中涉及多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如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书刊出版机构、学术共同体、专门的评价中介机构、国家科教管理部门、高校科研人员、高校在读硕博研究生、高校各院系、研究成果运用者、研究成果受用者和社会受众等,因此评价主体的选择就不能局限于高校科研行政管理者,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利益相关的组织机构或个人。

(2)社会监督的规范化

通过建立和实施学术评价结果公示制、评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措施,高校校内学术监督成为了学术防腐的第一道“防火墙”,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随着“学术利益链条”的不断固化,校内学术监督很难发挥原有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引入社会评价监督主体,成立全国性的民间学术监督机构,对全社会监督力量进行整合和优化,化零散性监督为常规性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积极性与天然优势。

4.人文维度

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顺畅运行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评价机制保障体系中的人文维度可以重点从学术自律、科研诚信、学术自由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倡导学术自律

目前高校学术不端事件已经屡见不鲜,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从规章制度建设上努力,也要加强培养学术自律意识。学术活动探究规律和探索真理的目的,以及自由思考、自由创新的特征,决定了很难用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学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从思想意识出发,采取一定的措施唤起学术人员的羞耻意识,形成学术人员的敬畏意识,激发学术人员的成就意识,这样才能逐步引导科研工作者加强学术自律,使自身的学术活动始终符合学术伦理。除了科研工作者要加强学术自律外,众多出版社、期刊杂志社、高校学报管理部门以及国内外知名的引文数据库机构也要强化自身的学术自律,为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术环境贡献力量。

(2)加强科研诚信管理

科研诚信立法是加强科研诚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科研诚信问题的根本性举措。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科技部、中国科协、教育部及一些大学虽然出台了很多科学道德规范,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指导和警示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当前的科研诚信违纪处罚力度总体过轻,非常有必要制定专门的科研诚信法,成立国家层面的科研诚信委员会,依法进行诚信监督、审查与处理,确立法治的威慑力量。

(3)培育学术自由氛围

学术自由是高校追求的核心理念,也是其立足之根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需要一个自由的环境,才能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笔者认为要培育学术自由氛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教育“去行政化”步伐;减少学术审批和弱化等级学术;降低学术机构的组织化程度;放宽学术评价的时间尺度和数量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科研工作人员所承受的外部程序压迫,给学者以较大的支配空间,使他们能沉浸于学术创造之中,达到“宁静致自由,自由成学术”。

四、结论

在科研评价管理长期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制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经常会出现“失灵、失效”的尴尬境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究其原因,就在于评价机制运行中缺少一套完备科学的保障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明确了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构建评价机制保障体系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价值,然后提出了构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基本研究思路。重点厘清了构建保障体系所面临的评价机制内部和外部环境问题,设计出了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在其指导下提出了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结构,分别从管理、技术、社会和人文四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力求从全方位消除阻碍评价机制有效运行的因素,为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公平公正合理地运行创造健康有序的内外部环境,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持续繁荣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更深厚的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淳、黄宏、杨国秀,2006:《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困境与建议》,《科技管理研究》第10期。

[2] 邓心安、彭西,2010:《中国高校科研诚信问题体制分析与对策》,《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第8期。

[3] 邓毅,2004:《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改进成果评奖办法——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若干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 期。

[4] 韩锦标,2011:《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路径浅析》,《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第4期。

[5] 卢花,2007:《如何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工作》,《科技管理研究》第10期。

[6] 罗志敏,2011:《学术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人民日报》2月15日。

[7] 牟岱,2011:《巩固繁荣成果重在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立法管理》,《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第3期。

[8] 邱均平、任全娥,2007:《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比较研究》,《国外社会科学》第3期。

[9] 邱均平、谭春辉、任全娥,20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上)》,武汉大学出版社。

[10]熊进,2010:《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2期。

[11]王志章,2012:《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思考》,《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2]杨春龙、王荣江,2012:《高校科研量化评价机制弊端析要》,《江海学刊》第5期。

[13]张忠义、张禄秋,2004:《关于建立文科研究成果弹性评价机制的探讨》,《科学中国人》第6期。

[14]张喜爱、曾庆平等,2008:《浅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科技管理研究》第9期。

Research on the Supporting System for Evaluation Mechanisms of

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Tan Chunhui and Wang Le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re are often “failure or malfunc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due to the mechanism design and constraints from other external factors. Based on this problem, learning from the theory of system engineering, the paper tries to build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s of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line with Chinas situation;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s overall framework;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technical, social and human aspects.

Key Words: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Evaluation Mechanisms; Supporting System

责任编辑 余凡

参考文献:

[1] 陈淳、黄宏、杨国秀,2006:《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困境与建议》,《科技管理研究》第10期。

[2] 邓心安、彭西,2010:《中国高校科研诚信问题体制分析与对策》,《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第8期。

[3] 邓毅,2004:《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改进成果评奖办法——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若干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 期。

[4] 韩锦标,2011:《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路径浅析》,《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第4期。

[5] 卢花,2007:《如何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工作》,《科技管理研究》第10期。

[6] 罗志敏,2011:《学术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人民日报》2月15日。

[7] 牟岱,2011:《巩固繁荣成果重在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立法管理》,《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第3期。

[8] 邱均平、任全娥,2007:《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比较研究》,《国外社会科学》第3期。

[9] 邱均平、谭春辉、任全娥,20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上)》,武汉大学出版社。

[10]熊进,2010:《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2期。

[11]王志章,2012:《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思考》,《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2]杨春龙、王荣江,2012:《高校科研量化评价机制弊端析要》,《江海学刊》第5期。

[13]张忠义、张禄秋,2004:《关于建立文科研究成果弹性评价机制的探讨》,《科学中国人》第6期。

[14]张喜爱、曾庆平等,2008:《浅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科技管理研究》第9期。

Research on the Supporting System for Evaluation Mechanisms of

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Tan Chunhui and Wang Le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re are often “failure or malfunc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due to the mechanism design and constraints from other external factors. Based on this problem, learning from the theory of system engineering, the paper tries to build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s of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line with Chinas situation;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s overall framework;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technical, social and human aspects.

Key Words: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Evaluation Mechanisms; Supporting System

责任编辑 余凡

参考文献:

[1] 陈淳、黄宏、杨国秀,2006:《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困境与建议》,《科技管理研究》第10期。

[2] 邓心安、彭西,2010:《中国高校科研诚信问题体制分析与对策》,《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第8期。

[3] 邓毅,2004:《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改进成果评奖办法——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若干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 期。

[4] 韩锦标,2011:《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路径浅析》,《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第4期。

[5] 卢花,2007:《如何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工作》,《科技管理研究》第10期。

[6] 罗志敏,2011:《学术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人民日报》2月15日。

[7] 牟岱,2011:《巩固繁荣成果重在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立法管理》,《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第3期。

[8] 邱均平、任全娥,2007:《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比较研究》,《国外社会科学》第3期。

[9] 邱均平、谭春辉、任全娥,20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上)》,武汉大学出版社。

[10]熊进,2010:《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2期。

[11]王志章,2012:《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思考》,《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2]杨春龙、王荣江,2012:《高校科研量化评价机制弊端析要》,《江海学刊》第5期。

[13]张忠义、张禄秋,2004:《关于建立文科研究成果弹性评价机制的探讨》,《科学中国人》第6期。

[14]张喜爱、曾庆平等,2008:《浅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科技管理研究》第9期。

Research on the Supporting System for Evaluation Mechanisms of

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Tan Chunhui and Wang Le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re are often “failure or malfunc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due to the mechanism design and constraints from other external factors. Based on this problem, learning from the theory of system engineering, the paper tries to build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s of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line with Chinas situation;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s overall framework;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technical, social and human aspects.

Key Words: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Evaluation Mechanisms; Supporting System

责任编辑 余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