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陆 蓓 携程旅行网副总裁
做互联网的“移民”
文/陆 蓓 携程旅行网副总裁
“我在携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安全感只能来自经历过熊市的焦虑和牛市的贪婪、打过硬仗之后的内心强大。”
2009年,我从传统的金融业跳槽到携程。触网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可以有机会补上自己的缺口,这跟收入、行业增长等方面的考量无关。事实上,刚到携程时我的收入跌得很厉害,但如果一个职业经理人对自己的成长有要求,互联网都是一定要去关注的,而职场转换的参与确实是要打入互联网行业的内部去体验的。
我在一个体力和胆魄趋于保守的年纪选择了互联网行业。
我最早在媒体工作,2003年携程邀请过我,我没有接受,错过了触网的机会,第一次职业转型我到了一家国有保险集团。我在那里得到了全面的历练,做过公关、行政管理、客户服务、销售管理等,5年内换了4个部门,职位不断提升,权限也一直在扩展。但当我后来负责几十个亿的销售业务时,看到了一些可能导致未来风险的行业操作,因为内心的焦虑而选择了离开。之后我误打误撞去了银行,可以说那是一份金饭碗的工作,但我的专业难以完全发挥,企业文化也让人不太适应。2009年,携程向我发出了第二次邀请,我也算有些“任性”地跳到了携程。那时我还不到四十岁,对新鲜事物仍有向往。
当时携程正处于公司前面一程发展鼎盛时期,在“鼠标+水泥”的时代处于行业第一,上海世博会也给旅游业带来了刺激。但随后由于行业价格战等原因,携程的股价从当时的每股50多美元跌到每股十几美元,由于我在携程收入的一部分与股票挂钩,等我可以兑现时期权已经潜水。最近两年携程经历了“拇指+水泥”的二次创业,股价一度回到60多美元的高位。虽然面对起伏我已不再惧怕,但不能否认,当初刚从拿固定薪水的传统行业转过来,收益的大幅波动还是对心态有一些影响。
从传统行业跳到互联网行业,胆魄和思维方式是最大的挑战。年纪越大,越趋向保守,我要不停给自己壮胆;思维方式方面,要让自己去学习更多跨界的能力。互联网是一个充满狼性的世界,要的就是结果。这不像我待过的国有企业,到了中层干部的位置,只要不犯错误就不会被开除或者降职。在互联网企业,可能你做错一个动作,企业就倒了。收入是波动的,权限是波动的,这种波动性比传统企业要强得多,这些都需要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在互联网企业,可能你做错一个动作,企业就倒了。收入是波动的,权限是波动的,这种波动性比传统企业要强得多,这些都需要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漏洞门”事件中,我几乎动用了十几年职业生涯的全部积累。
我刚进携程时没有太多资源,对行业的观察期也比想象中长。刚开始我的定位比较弱,直到后来携程发生一次公关危机时才接手公关。当时有媒体就某个投诉事件来采访,公司没有及时应对,记者等了两个小时没得到一句解释。后来相关人员还很不专业地要送记者体验卡,整个过程就被拍了下来,片子播了出去,不仅让携程品牌受损,相关管理部门也非常重视。
事件发生后,我临危受命成立专门的公关部门,开展人员培训,改变思维方式到操作流程。携程的对外公关策略也从以广告为主导转变为以内容沟通为主导。我主要做了两个动作:一是与业务部门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将业务的亮点、创新的举措、行业数据的分析等进行梳理,分门别类传递给媒体,成为媒体的优质内容供应商;二是风险管理,找出品牌存在的风险点,与投诉部门建立24小时联动机制,所有的媒体诉求都及时转到公关部门,还对投诉进行阶段性梳理,帮助业务部门进行风险点的监控和优化,渐渐公关部门的工作受到了内部各部门认可。
2014年3月突发的信用卡“漏洞门”事件全面检验了我们团队的功力,这是携程历史上最严重的公关危机,我们在两三天内平息了外界的质疑。我几乎动用了十几年职业生涯的全部积累——在主流媒体时,我被训练了敏感性以及对媒体操作流程的了解;在银行时,我被训练过如果发生挤兑风潮,应该怎样写公关稿;在保险集团时,我被训练过当大量的客户投诉发生时,应当注意哪些……在携程这种公司,每一个动作都会计算投入产出比。两年来,我们的公关团队已经被公认为是公司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部门,这很不容易。一方面,跟外部的沟通要靠智慧,靠的是内容沟通而不仅仅是钱的投放;另一方面,我们跟业务部门的沟通也越来越好,即便有摩擦,但如果是为公司好,别人也能够理解你带来的一些麻烦。
画一个理想的大饼容易,但每天去做事的时候,都可能会承受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失落感。
从我的角度看,从传统大企业转型互联网,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狼性要足。在传统行业的大公司,一个人很容易变成“中国好学生”,只会把公司要求做的事情做好,对创新的要求不是很高。但到了互联网公司,必须敢于进行小到一项业务、大到一个模式的创新,包括边缘地带的尝试,即除了规定不可以做的“负面清单”之外,所有事情都要有去尝试的勇气。这是思维上的最大转变,否则你无法理解互联网思维,无法理解自己业务之外的东西,也无法发现自己新的闪光点。这对于一个已经建立起自己的舒适圈的职场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说得好听点是要变得年轻,不好听就是要“求生存”。
第二,心理素质要更强。大企业都不大可能倒闭,员工也不大可能被革职或降职,尽管有些传统大企业在走下坡路,但日子还是安逸的。到互联网公司就像是一次职业的“移民”,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去接受这种撞击,以及可能的失败。比如,在传统大公司,你的适应期可能有三年,但互联网公司不会给你这么长时间,也许三个月的试用期通不过就让你走人了,非常现实。现在互联网行业的不少公司都依靠风险投资存活,试错的时间就会更短。对于一个高阶的职业经理人来说,必须对某些互联网公司依靠烧钱来支撑运转的风险有足够认识,要接受转型失败的可能性。
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但人越是曾在高位,越容易感受到落差,很多时候失落感都在细节里。举例来说,我之前所在的银行,洗手间都是四五星级的,而创业公司哪怕洗手间的卫生程度都要差很多。携程也有很多从酒店行业转来的人,他们习惯西装革履地来上班,一看这里的工程师,再资深的都是牛仔和T恤。就连老板出去,也从来不像一些国企领导有人“伺候”,全都是自己背着包赶飞机。对这些“小事”,来自大公司的人可能会失落,觉得失去了权力感。总而言之,画一个理想的大饼容易,但每天去做事的时候,都可能会承受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失落感。
另外,互联网创业公司就是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哪怕是身家亿万的创始人,走进办公室仍是这种思维方式。比如梁建章,他的决策关系到公司两万多人,他的战略要分解成每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工作,这考验着创始人的管理能力,以及他跟职业经理人信任度的建立与专业的配合。整个过程是动态的,只有去尝试、去感受,共同努力去寻找一个平衡点。
传统大企业就像大的海轮,抗风险能力强,相对稳定,当你从经济舱一步步爬到商务舱,责任和权限越来越大,表面一团和气也好,暗里利益纷争也罢,总归还在一艘大船上。而互联网公司就像是大海里面的渔船,每天必须去打鱼。现在的携程,在互联网行业算是“大叔”级企业了,依然要在每一个细节中保持攻城略地的狼性,始终有危机感。梁建章每天早上7点来公司,晚上7点后离开,开会从不打盹,午饭只吃盒饭,始终如此。
我在携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这种平衡可能也是动态的,安全感只能来自经历过熊市的焦虑和牛市的贪婪、打过硬仗之后的内心强大。在互联网企业,哪怕你已经衣食无忧,只要你对企业怀有责任,就还要去奔跑,因为这就是每天的形势,谁都不知道明天哪一个对手又会从哪个角落里杀出来。但是不管怎样,这次职业移民让我来到了一个新的领域,让我觉得自己又有了年轻的感觉,让我学会面对不确定性,我的思想和人生因此更加丰盈。
在互联网企业,哪怕你已经衣食无忧,只要你对企业怀有责任,就还要去奔跑,因为这就是每天的形势,谁都不知道明天哪一个对手又会从哪个角落里杀出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