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農村已不再只是以生產為主,多元化發展成為大陸農業現代化的新增長點。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多功能的發展進一步延伸到旅遊休閑、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產業,因此就產生了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及創意農業的巨大商機。
雖然中華民族有著以農為本的悠久歷史,但時代進步、氣候變化的環境背景,加上工業進程加快、城鎮化率的快速發展,讓中國大陸農業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
與傳統農耕時代已大不相同,農業被擠壓,農村面臨空洞、農民面臨無土可耕、農業技術不斷退化,因此,從2004年至今,每年大陸中央一號文件都是以「三農」為主軸。尤其2013年以來,已連續3年強調促進農業現代的發展;畢竟,民以食為天,食以農為本,尤其在民眾生活消費水平提升,對食品安全日益重視的今天;民眾普遍希望農產品可追溯,質量有保障,而不單只在數量的保障。因此,大陸「十三五」規劃必然也將農業視為重點發展領域,農業同時又是中國大陸要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基礎,而農業現代化又被列入「五化」之一,更是中國大陸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糧食保障為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糧食不僅是戰略物資,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因此,「十三五」規劃將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以增強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為先;不僅針對糧食安全,也包括對食品安全、生態安全等,都將更加被重視。
雖然中國大陸地廣、人多,但又面臨水資源缺乏、勞動力不足的窘境,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成為必由之路。透過農地流轉政策的實施,農作物的大面積種植正改變著大陸過去傳統的小農結構,農業機械化的需求不僅解決了環境及人力資源的局限,也將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生產及經營體系,提高中國農業質量效益與競爭力的有力抓手,推動中國大陸農業現代化朝著「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方向發展。
農業向「六次產業」升級轉型
隨著工業化及城鎮化的推進,大陸農地不斷減少,農業增加值也不斷持續被擠壓,萎縮到低於10%。在工業化之後,大陸的經濟發展又偏向增加服務業的發展比重,這更將擠壓農業的發展空間。而三農政策又是每年中國國家一號文件的重點,因此,農業發展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產業鏈和價值鏈不斷延伸,就成為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而這將使中國農業一改過去被二三產業擠壓到無舉足輕重的地位,打開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所謂「六次產業」是個形象的說法,最早由日本學者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當時的日本面臨著農業後繼乏人、農村衰落的問題。為了激發農業發展活力,開始推動農業生產向二、三產業延伸,形成生產、加工、銷售、服務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因「1+2+3」等於6,「1×2×3」也等於6,故名「六次產業」。如今,「六次產業」的理論已經風靡全球。而大陸農業「六次產業」的提出,不僅融合了一二三產業,也為農村發展創造了新生機,更為農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提供了豐富內涵。
事實上,「六次產業」與大陸一直提倡的讓農業「接二連三」內涵一致,通過完善農業加工、銷售、服務等環節,讓農民獲得更多的增值效益。農民不僅要從事種植或養殖(一產),還要從事農產品加工(二產)和農產品流通及休閒農業(三產)。無疑,這給轉型期的中國大陸農業帶來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多功能的發展進一步延伸到旅遊休閑、教育文化、健康養生,因此就產生了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及創意農業的商機。農村已不再只是以生產為主,多元化發展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新增長點;而台灣也經過多年的農業轉型,恰恰在這些領域有很好的案例及發展經驗,成為大陸在農業「六次產業」發展中可借鑑的對象。
農業可持續發展人類將生生不息
人類社會能生生不息,在於維持人類生存的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但隨著工業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加劇,資源耗損嚴重,環境承載面臨極限,氣候變化更直接影響到了農業;而農業因大量使用了化石原料,如農藥、化肥等,也成為溫室氣體重要的排放源;這樣的惡性循環,將讓農業乃至人類生存環境陷入危機。
習主席曾給「可持續發展」定義,就是「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零增長行動,全要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農藥精準高效施用,實施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範工程,推動種養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尤其在新環保法實施後,大陸更加重視農業的污染綜合防治,使得環保的商機也浮現出來,尤其在重金屬等土壤污染的治理方面。
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由台商組織多家實踐著農業「六次產業」發展的企業,成立了「上海台協永續農業工作委員會」,以「科技、生態、安全、和諧」為理念,將台灣在農業的優勢及發展經驗,在大陸發揚光大,抓住「十三五」規劃中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契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