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橡膠「調味王」——盧政群 活在當下 調味人生

时间:2024-04-24

黃聰

作為進駐深圳光明新區最早、紮根最久的台商代表之一盧政群,有著屬於自己的台商故事。1991年,盧政群來到公明創業建廠。2015年,盧政群在深圳台商協會光明聯誼會辦公室中回望20餘年奮鬥歷程,感慨「自己已深深植根於這片熱土」。

盧政群稱自己的產品是橡膠行業的「調味料」,原來台翔化工生產橡膠化學品,就像鹽巴、味精、白糖等食品調味料可用於改善食品味道一樣,橡膠化學品就是橡膠工業的「調味料」,通過添加不同的化學品,有助於橡膠在生產製程中展現不同的特性,提高了橡膠加工效率,並且綠色環保。

雖然僅僅是做整個橡膠工業中的「調味料」,台翔化工卻坐擁3家工廠,5個辦事處,一年的產量上萬噸,發展出包括安踏、361°、李寧、比亞迪等五六百家客戶。「這些品牌的市場遍佈全球,所以我們的產品也叫作『跑天下』和『眾人踩』」,盧政群揶揄道。

實力如此強大的企業,卻一如創始人低調謙遜的個性,讓人不禁好奇台翔化工,乃至盧政群的背後,究竟有著怎麼樣的一段故事?

緊跟政策 與時俱進

1991年盧政群從香港進入大陸,花了5、6年的時間跑完了珠三角一帶視察市場、了解大陸的政策,在1996年買了第一塊地,一年後開始投入生產,成為大陸第一家做橡膠化學品的企業。

盧政群通過多年考察,認為大陸改革開放是條不可回頭的路,未來的走向只會更開闊。抱著這樣的信念,盧政群一開始就選擇了辦獨資企業。「以前台商很難生存,因為對大陸不了解不信任,內銷市場不敢去做,一味依賴出口訂單,可是一碰到2008年金融風暴,台商就哀鴻遍野。」盧政群回憶道,當時大陸的內外銷監管很是嚴格,而由於台翔化工是獨資企業,可以做內銷,「2008年外銷市場也衰退了,但是我大陸市場還在。人家當年可能降了90%,我只下降了40%。所以我基本一直跟著國家成長,國家增長率多少我就增長多少。」

這樣的高瞻遠矚正是得益於盧政群對大陸政策的了解與信任。「我剛來投資的時候,當地的領導就告訴我了解大陸的政策,比你認真努力開拓市場更重要,因為逆流而走常常會被淹沒,順流而走才會發展。」於是包括「十二五」計畫、「十三五」計畫的政策走向和法律法規,盧政群都了然於心,甚至會親自上門拜訪政府各職能部門咨詢。如2008年實施新勞動法時,由於更多地保障了員工的利益,許多企業一時無法適應,而盧政群早在試行階段就逐步開始過渡了,「所以2008年正式實施的時候,對我並沒有影響,已經早就攤在成本裏面了,並及時消化因應完畢,等對手成本上來,我就更有競爭力了。」

盧政群還談到,「十二五」強調的醫療,「十三五」主推的文創,他都有計畫投資,使其產業多元化:如他與人合作拿到了深圳「創業孵化器」在華南地區的計畫的營運執照,可以投資在孵化器中發展出來的產業;而對於目前炒得火熱的「一帶一路」,相關政策還沒有正式啟動,但盧政群認為「我們必須先了解清楚國家的政策和我們在其中的作用,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是否能分到一杯羹;雖然不一定現在就能在其中獲取利潤,但我們要清楚自己在什麼時刻可以獲利。」

從做品質 到做品牌 再到做通路

「做生意要誠信,實際上就是堅持精良的品質。」盧政群表示,很多企業都是太過於聰明,注重於眼前的利益,不規範的結果就是成本更低,進行削價競爭,比誰的心黑,所以品質越來越差,最後就只能大家一起死。「以前我們在這邊發展的時候,當地企業不規範,儘管很難跟他競爭,但是我們存活下來了。現在當地企業也慢慢開始規範了,這時候成本也高了,而一直堅持品質至上的我們,就更有競爭優勢了。」

除了品質要過硬,企業發展還是一定要有品牌,「台翔」是橡膠行業裏不可或缺也是錦上添花的「調味料」品牌。「我比別人貴五毛、一塊,但我不見得比別人賺得多,因為我材料用得好,我的品質很穩定,這樣品牌就能做得起來。」

早期一流的企業做品質,後來一流的企業做品牌,而現在一流的企業做通路。這是盧政群拋出來的另一個觀點,做通路其實就是在做市場的掌控者。現在商業環境不景氣,台商做品質、做品牌已屬不易,要做通路更是難上加難。盧政群說不能只靠自己,要適當借用當地朋友、商會和協會的力量。

那麼要如何借用他人的力量呢?對此盧政群深有體會。他連任兩屆深圳台商協會光明聯誼會會長以來,發覺會長只要好好任職,不但可以發展自己,還可以帶動很多會員企業。他常跟年輕人說借力使力有三個重點,第一是自己要先發展出來,要知道怎麼借;第二是要讓別人相信你,並肯借給你;第三是要鍛煉好自己的實力,懂得如何使用。他一直告誡協會的年輕人,不要問協會能給你什麼,而是要捫心自問你能提供給協會什麼資源。現在社會本來就是團抱模式,不分享自己的資源就無法獲得別人的資源,更不會創造出更多的資源。

當擁有了資源之後,盧政群考慮過做網購微商,或者舉辦文博會,「當然這些都是後話,要一步一步來,但重要的是現在有這些想法,並且這些想法隨時都能運用,只要有機會就可以結合演變成新的專案。」他強調。

不爭之外 別有一番天地

當談到化工行業的發展前景,盧政群並不看好。現在台翔化工每年大概增長10%,但是增速在變緩,因為上游已經開始在做同樣的產品,現存的發展空間就是台翔化工的品牌效應,但是還能維持多久,他表示很難說,「所以我現在正在轉型,在這過程中,我要多角度地思考。」

競爭,是企業發展乃至個人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盧政群卻選擇了不爭。他表示很感謝大學時讀的一本書《產業競爭策略》,內容講述企業的競爭和人之間的競爭策略,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要真正了解自己,再了解你在競爭市場的位置,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策略,實現漸進式的成長進步。

盧政群常跟員工幹部說,做什麼事情首先要檢討自己,一來自己可以進步,二來也改善了人際關係。「你可以看到對手優點和缺點的時候,就證明在整個競爭當中你即將取勝。」但到這個時候,反而不要咄咄逼人地去競爭,因為越往高處走,就會發現對手越來越多,而且力量越來越強,有時候再競爭下去會得罪更多的人。「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不如以退為進,反而會得到更多助力,少了很多阻力。」

盧政群笑道,不只是不願意為了競爭去得罪人,更重要一點是他對年輕人是有私心的,想趕快將工作和擔子轉交下一代。所以早在3年前,盧政群就已經開始著重培養協會新一代的年輕人,幫助他們創業。當然他也坦承道為了下一代的同時,其實也是為了自己。「我常常在想,我這輩子都在追求活在當下,不要後悔。」可是當達到某一個高度的時候,就很難會有新的進步,也很難會有新的資源。所以不要守在一個地方徘徊不前,應該另闢蹊徑,遍地開花,機會可以有更多,這樣才能有更大影響力。「如果一直活在掌聲當中,當有一天沒有了掌聲就會落寞難過,與其如此,不如主動去重新創造一個新的舞台,再從頭開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