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湖南省平江县技工短缺调查报告

时间:2024-04-24

一、形成技工短缺矛盾的原因

(一)机制不新。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承担、从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主要还是以前的旧模式旧机构:一是教育部门主管或主办的职校职院;二是人社部门主管的技工学校、培训中心;三是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职业学校(学院)。这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大多出于赚钱或应付上级的目的组织培训,真正抱着为国家培养大国工匠,为“中国创造”培养高级技术人才这个目标来搞培训的很少。于是这些职校、职院、培训中心开办的专业、设置的学制,配备的师资、购置的实训设施很难跟上企业的需求,很少符合培训对象的要求。从我县职业技术学校调查得知,该校目前有在校生2949人,其中就业部28个班(职业技术类)1347人,对口升学部33个班1602人(普高)。就业部在校学习两年,顶岗实习一年;对口升学部在校学习三年,参加高考。就业部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向富士康等合作企业输送,真正从事所学专业的占70%左右,30%左右的为一些流水线上的普工。设立对口升学部的原因是职业高中有对口升学的任务。职校办起了普高班,重点不明,形成“怪胎”,不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而办学,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办学。

(二)重视不够。发展职业教育大多停留在口头上、电视上、报纸上、会议上,而真正的规划与投入远不足以调动办学积极性,不足以打造高级职业技工学校的需求。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2016年政府投入的免学费资金为2400元/人/年,其中中央财政占50%,省级财政占35%,县级财政占15%。

(三)投入不足。培训资源分散,有限的资金没有整合使用,各自为战。从调查情况看,上级对平江县有资金补贴的培训项目就有人社部门负责的职业技能培训、扶贫部门负责的雨露计划、农业部门负责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残联负责的残疾人技能培训等,没有形成合力,没有使这些培训资金真正发挥作用。

(四)兴趣不高。从近两年平江县人社部门所开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两后生的培训可以看出,平江县政府2016年安排拨付73万元扶贫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精准扶贫培训。为使培训工种专业易学实用,县人社部门除县内定点培训机构外,还委托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开展了叉车、挖掘机、工程机械维修等技术工种培训,培训费、住宿费、往返车费全部由政府承担,每人每天还发放20元伙食补助费,培训结业后学校负责推荐工作。同年3月,平江县人社局又联合县扶贫办召开乡镇劳动保障站长暨扶贫站长工作会议,部署全县拟脱贫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信息采集工作。此后又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组织和宣传发动,但全县29449名贫困劳动力全年只有57人参加培训,实际使用培训资金30.85万元。

2017年上半年,平江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培训力度。一是将培训费增加到256万元。二是县人社局组织全县各乡镇、社区、村的人力资源信息联络员进行了宣传发动,布置了具体任务,要求各乡镇、社区、村要把培训政策宣传到位,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县委政府的督查考核。三是新增了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御品天下茶学院、平江县金华电脑学校等3所定点委托培训机构。新增了电工、电焊工、汽车驾驶(含B2证、C1证)、茶艺师、塔吊、工程测量工等6个技术工种。但由于委托培训学校必须是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的定点培训机构,技术工种较少,导致参与培训的热情不高,其中,特别看好的驾驶专业也倍遭冷落,至今只有34人参加培训。

(五)氛围不浓。当前我国各类宣传媒体虽然对技术工人(工匠精神)的宣传报道有所加强,但各类技能竞赛、技术比武举办太少,使那些长期默默奉献在技术生产一线,吃苦钻研在生产技术前沿的技术工人很少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全社会尚未形成一种尊重技工,想当技工的氛围。

(六)观念不正。培训组织者方面,培训公益性有待加强。据了解,外地职校甚至是较高级别的技工学校在我县招生都要给招生人员招生费,有的达到每名学生1600元。用这样的手段来招收学生,其动机和目的耐人寻味,其弊端也十分明显。一是收费较高,影响生源。二是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追求利益,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三是影响正常的招生秩序,像我县职校招收职业技术类的学生其竞争就非常激烈。而家长和学生方面,绝大多数择业观念仍是想坐办公室,想当公务员、白领、老板,不到迫不得已为了生存需要,很少有人愿意去学技术,到生产一线当技工。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择业观念有待转变,青年人怕吃苦的思想有待磨练。

二、化解技工短缺矛盾的建议

(一)加大投入,突出重点。中央和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同时要突出重点,对一些师资雄厚、实训设施先进齐备、专业设置合理的学校,在资金上要重点支持,特别是对培训那些高、精、尖、新和紧缺型技能人才的学校的工种专业更应加大扶持力度。有条件的话,可以对重要工种的培训费用、食宿费用由政府买单,实行全免费培训,培训对象面向全国,不加限制,以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技工工作的青年参加这些工种的培训,从而解决那些紧缺、高、精、尖、新型技术工种招工难的问题。建议建立扶持学校、工种专业的名录,并实时核查、更新。对进入扶持名录的学校、专业根据实际培训人数、效果进行补助,对未进入名录或没有效果的不予补贴。

(二)整合资源,有的放矢。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培训补贴资金,全部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直接对进入名录的学校、工种专业进行补贴,从而使以前那些有培训任务的部门不再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培训资金浪费在没有实际意义的培训上,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完善体系,提升质量。职业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急功近利。要在全国现有的高职院校(含技工学校)中选择一批管理规范、师资技术力量雄厚且各具特色的学校进行重点扶持,使他们成为长学制、高精尖及短缺、新型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这些学校的布局和专业设置要合理,不能千篇一律,所设专业尽量不雷同,培训容量不过剩。

(四)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既要强调职业培训的规模,更应看重职业培训的质量。过去,职业技能培训注重目标任务,忽视培训效果,很多培训就是在教室、车间里走个过场,效果甚微。因此,县级全日制职校要着重打造特色品牌,设置两至三个重点专业,确保一县一品,一市多品。全省也尽量不要重复,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培训学制要灵活,要注重质量,使培训出来的人员理论知识丰富,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适应技术岗位的需要,成为名符其实的技工。

(五)回归公益,确保生源。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要回归公益性,教育机构不能作为盈利机构来运作,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应该是政府的职责,不能推向市场。现在无论市场化程度多高,劳动力可以成为商品,但教育不能成为商品。因此职业教育要整合各类培训资金,重点扶持全日制高职院校和职业高中,让学生不花钱只花时间就能成为一名技工。确保生源,让学校不追逐利益,确保教学质量。

(六)采集信息,汇编成册。加强培训资源信息网络建设。层级分明,特色鲜明的各种培训机构布局完成后,要将所有培训机构的基本信息汇编成册,在全国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官网上发布,并要求全国各级人社部门、教育部门将这些信息宣传到全国的各村各户,让全国人民知晓、了解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布局及工种专业设置,使有心学技术、有志向做技工的人能迅速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学校,享受政府的惠民培训。

(七)突出重点,面向新军。将职业培训的重点面向新成长劳动力。一是新成长劳动力数量大。根据县教体局提供的数据,我县2016年初中毕业生有11147人,除去普高录取5500人,县职高录取1400多人,县外职业院校录取1300多人,还有2947人大都直接走向社会;2016年高中毕业生4575人,升入专科以上普通高校的3574人,还有1001人直接走向社会,职业培训的潜在需求很大。二是新成长劳动力的可塑性强。新成长劳动力一方面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较高,另一方面接受职业教育的能力较强。

(八)广泛宣传,把握导向。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挖掘、发现、宣传那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车间、工地等生产一线的各种中国工匠、劳动模范;经常举办各级各类的技术比武、技能大赛,使那些在生产一线的默默无闻的技工有机会向展示自身技艺,并把这些宣传竞赛制度化、常态化,进而营造良好的社会范围,推动学生和家长转变择业观念。

(平江第一中学,湖南 岳阳 4145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