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胡同里的传奇

时间:2024-04-23

肖复兴

老北京的大买卖,一般都开在明眼的闹市。但也别小瞧了那些蜿蜒逶迤的老胡同,那里面一样藏龙卧虎。很多老店,很多人物,很多故事,甚至很多传奇,都曾经发生在那里。比如中国最早的照相馆之一大北照相馆,藏在石头胡同里;北京第一家理发馆胡记理发馆,藏在三转桥胡同里;老北京最负盛名的龙顺成木器厂,藏在鲁班馆小胡同里;明末开张的青山居玉器老店,藏在羊市口胡同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小时候居住的西打磨厂街,一街店铺林立,有名的老字号很多。刻刀张是其中一家。如今的人们,知道刻刀张的已经很少。在我小时候,也就是建国初期,刻刀张名气不小,一直顽强挺立在西打磨厂街96号。它门脸儿很小,上有“顺兴刻刀张”的匾额。它旁边几步,有一家小人书铺,我常去小人书铺租书看,一分钱看一本,便知道了它。

知道它,是因为听大人们说起它的传奇。这个传奇,和大画家齐白石有关:齐白石的一个女徒弟买了他家生产的刻刀,送给齐白石,齐白石擅于治印,不知多少把刻刀经过他的手,如风过花,自是行家里手,比较之后,觉得不错,以后就专门用他家的刻刀。

据说,上个世纪30年代,齐白石让这个女徒弟陪着他,专程来到刻刀张的小店拜访,不仅慷慨送给店家他画的三幅国画,还为店家书写了匾額和一副对联:“我有锤钳成利器,君由雕刻出神工”。

对联里的“我”指的是刻刀张,“君”指的是买刻刀的雕刻家,而“利器”则是对刻刀张的褒扬。在老北京众多的老字号里,这真是一段绝无仅有的传奇,这传奇中,指刀为诗,雕刻成画,更有艺人和匠人惺惺相惜的感情。

名人效应,让刻刀张名声大振,成为西打磨厂街的骄傲。

不过,客观地讲,刻刀张并不仅仅是仰仗齐白石的名声而得名,它的成名和出名,要早得多。也就是说,先有了刻刀张的名声,才有了齐白石和它的传奇,齐白石是慕名而去,不像如今一些店铺借助资本和权势,请名人捧场、附庸风雅。

刻刀张的创始人,叫张正新,他是齐白石来刻刀张时店主的爷爷。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张正新从老家冀县来到北京,在一家打铁铺里当学徒,主要学做镊子。这种镊子为修脚工所用。张正新出师之后,自己开店做镊子。店址选择在西打磨厂街,并不是机缘巧合,而是和老北京胡同最初成因相关。西打磨厂街是明朝建起的一条老街,之所以叫打磨厂,是因为这条街打石磨的小店很多,连带着打铁铺也很多。老北京开店讲究规模效应,刻刀张因此选择西打磨厂。

因为手艺好,镊子张一时很出名,和当时的王麻子剪刀铺齐名,两家掌柜也成了好朋友。不过,同当时假王麻子剪刀铺忽然多起来一样,前门一带涌出好多家“镊子张”,做它的仿品,卖得很是红火。同治年间有竹枝词这样写道:“锤剪刀锥百炼钢,打磨厂内货精良,教人何处分真假,处处招牌镊子张。”

如此“处处招牌镊子张”,逼得镊子张想办法另求生路。张正新发现,京城石刻和刻字的生意很大,但所用的刻刀质量不行,也很少有专门的店铺打制刻刀。张正新改弦更张,改做镊子为刻刀。有做镊子的手艺,又有做镊子时的名气,他做的刻刀一样精良。为显示自己做的刻刀货真价实,不欺世骗人,也为了区别于其他店家尤其是假店,他在每把刻刀上都刻有一个“不”字,从而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成为那个时代专属于他的LOGO。光绪六年(1880年),“张顺兴刻刀铺”的牌子,正式在西打磨厂挂出。随着生意的兴隆,刻刀张便叫顺了嘴。

其实,在齐白石出场之前,还有一位画家出场,只是因为没有齐白石名气大,被我们的街坊们所忽略。但是,这位画家对于刻刀张的振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这位画家即木刻家郑野夫。上个世纪30年代初,郑野夫拿着一把从日本带来的木刻刀,来到刻刀张。这种专门做版画的木刻刀,我们国家以前没有生产过,这种舶来品自然就价格昂贵。郑野夫希望刻刀张能够为他打造出和日本一样的木刻刀。那时候刻刀张的掌柜是张家第三代张凤鸣。他打造的木刻刀质量一点儿不比日本的差,不卷毛,不出刺,很锋利。

从此,刻刀张有了新品种,有了新发展。在张凤鸣的试验和实践中,不仅可以生产木刻刀,还可以生产瓷刻刀、竹刻刀、金石刻刀、锌版刻刀、石膏雕塑刀、油画调色刀……系列产品纷至沓来,如花竞放。他家的刻刀不再只是为打石磨和刻字或修脚所用,而是扩充了内涵与外延,才有了齐白石所说的“利器”和“神工”。

1958年,刻刀张迁移到了顺义。和树挪死的道理相似,老字号忌讳随意迁址。那一年,我11岁,读小学五年级,并不懂得世事沧桑的变化,不会意识到刻刀张已经走到了它的尾声。上个世纪80年代,刻刀张的门徒心有不甘,在前门一带将“刻刀张”的牌子再次树起,也只是昙花一现,无力重挽旧日山河。

十多年前,到西打磨厂去,还能找到刻刀张旧址。虽然已经变成破烂不堪的小杂院,依然可以让人遥想当年,那些曾经风靡京城的一把把刻刀,竟然出自这样狭窄简陋的小院。齐白石、郑野夫、李岘、古元、朱友麟……那些名噪一时的大画家,竟然都曾经出入过这座小院。这不是传奇,又是什么呢?

前些天,我又去了一趟西打磨厂。那里,包括刻刀张的小院在内的好多院子,都已经被一道新砌不久的灰墙所替代,灰墙里面,是一片拆毁房屋后所剩下的碎砖乱瓦。刻刀张的传奇,便埋藏在那片碎砖乱瓦里面。

(秋水长天荐自《小品文选刊·精华版》2017年第1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