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读过的书大多会忘,那读书还有什么用?

时间:2024-04-23

陈瑞德

读书的境界,我觉得应该分三层。

第一层境界:

读出财富

很多人都存在一个偏见,就是读书很高雅,而挣钱很低俗。仿佛读书人就该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一旦动了挣钱的心思,就是庸俗、势利。

所以,这年头读书人真的不好当,挣得多要被骂作沽名钓誉,挣得少又成了“读书无用”的铁证。

但在我看来,只有读书少的人,才会觉得靠读书挣钱丢人。

真正靠读书挣到钱的人,都是站着把钱给挣了。

比如,前些年红遍全国的《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实体书出版后还是坚持要在博客上公开所有章节,一样能够收入千万元。

这样挣来的钱,凭什么说他不光明磊落?

读书读出财富的关键,不在于你的身份。读金庸的六神磊磊是新华社的记者,写明史的当年明月是海关的缉私警察。关键在于你能不能静下心来,从常见的书里读出不常见的东西。在写书之前,当年明月读了10年明史;开公众号之前,六神磊磊读了20遍金庸全集。

当你能从书中读出常人所忽视的东西时,读书,就可能是通往财务自由路上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层境界:

与孤独和平共处

读书本就是一件孤独的事。

想想那些跟读书相关的成语吧,“挑灯夜读”“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看这些词语,读书实在是太孤单了。

电影可以一起看,街可以一起逛,但书通常都是一个人读啊。

但我发现,书读得越多,就越不怕孤独。

因为从书中你会发现,孤独是如此普遍地存在于这个世上,就像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寒风一样,听起来凄凉,其实不过是生活常态。

比如,盛唐时的诗仙李白,如今人们总是唱着“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以为诗仙的生活很恣意潇洒,但在书中,你才读得出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

再比如,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他被贬官黄州时,有一次出门散心,下起了雨,他没带伞,但他吟出的却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即便是豁达如此的人,在书中,你也能看到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孤独。

书读得少的时候你觉得孤独,你会归结于这个世界不够好,或者你自己不够好。

而书读得多的人渐渐就会明白,其实大家都一样,都曾在拥挤的地铁上保持着沉默,都曾看着通讯录里四位数的好友,却找不出四个能马上开怀聊天的人。

这就是读书的第二層境界,不是读到不孤独,而是在书中读出孤独,直到你也能够与孤独和平共处。

第三层境界:

让文字外化为气质

我刚来北京上大学时,因为北京的秋冬既寒冷又常被雾霾笼罩,所以心情也一直处在抑郁之中。

有一天,秋风乍起,雾霾与尘埃随风消散,只留下湛蓝的天空。正好那天下午没课,我一时兴起,一个人坐地铁到二环以内,在胡同间漫无目的地行走。

忽然听见上方一阵响动,抬头一看,原来是一群鸽子正从鸽笼中飞出,立刻就想起了中学课本里郁达夫《故都的秋》里的句子“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竟然与眼前的场景完全一致,心中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

回想起高中语文老师要求我们背诵《故都的秋》时,班上一片哀嚎,我也是其中一员,因为我觉得这种冗长平淡的散文,背起来实在是毫无意义。

但其实读书就是这样,读得越少的人,才越容易觉得读书没意义。

真正能把书读到生活中去的人,在相处之中就能看出书本给他带来的气质:优雅、谦和、广博、敏锐。你的脑海中总会不自觉地蹦出这样的词语去形容他。

而这些人,往往一开始并没有期望读书给自己带来什么。

就像Quora(国外问答网站)上提出的一个热门问题:大部分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

得票最高的回答是这样的:“小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它们已经成为我现在的骨和肉。”

读书,其实也是如此。

(田宇轩荐自《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16年第12期 图:杜小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