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4-04-24

高云骢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考察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营业务受到冲击、利率风险管理存在困难、信用风险增大以及外部风险感染性增强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中小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由此,为我国中小银行的后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中小银行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长期执行的利率管制政策使得我国银行业逐渐形成了依靠规模增长和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根据巴塞尔监管协议的新要求,我国银行业迫切需要探索出新的发展方式,而利率市场化为金融产品的创新创造了条件。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资本项目逐步推进的自由化也要求我国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由此,我国“十二五”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化。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转变微观主体的发展方式与经营机制,切实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因此,这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中的核心问题。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根据国际经验,中小银行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影响的分析

目前,我国有近3600家银行,除少数大型银行外, 绝大部分都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地方中小银行。然而,这些银行将会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各种冲击。

(一)主营业务受到冲击

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相比,中间业务较少,收入来源相对更依赖于传统的利息收入。而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出于自身生存的考虑会单方面提高存款利率,但这同时也增加了存款利息的支出。以2013年为例,JS银行就执行了1.1 倍的上限存款利率。另一方面,中小银行为了放出更多的贷款,对于其优质稳定的客户,贷款利率会有一定的优惠,甚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贷款利息的收入。由此,存贷款两者之间的利差收入将呈逐步减少趋势,从而使得中小银行的主营业务受到冲击,甚至进一步演化成经营危机。

从上面的走势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中小银行的主营收入变化率已经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二)利率风险管理困难

在传统利率管制体制下,包括中小银行在内的所有银行都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在小范围内波动的利率水平下办理存贷款等业务,基本上并不存在利率风险。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频繁,通过杠杆效应迅速影响到银行的存贷款等敏感性业务领域,从而影响其资产负债结构、现金流和市盈率等,使得银行的经营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中小银行相对于大型银行,营业网点较少,技术和业务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中间业务的发展一直受到很大的制约,从而无法扩宽其经营收入来源以缓解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抗风险能力较弱。

(三)信用风险增大

利率市场化后,各银行利率可自由浮动,均呈现上升趋势,存款成本增加,竞争异常激烈。中小银行出于“理性人”原则,会将大量信贷资金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以期获取高额回报。而一些信誉较低或存在某些重大问题的高风险贷款者就会利用中小银行的这种趋利心理申请高利率贷款。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本身并不完善,存在着大量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中小银行对贷款者的信誉度和经营状况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信息,即使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获取的信息也不一定可靠。同时,中小银行在趋利心理的作用下,往往会产生逆向选择,改变其客户结构——排挤低风险贷款者,偏好高利率贷款者。而高利率贷款者通常具有较高的违约风险,很有可能是其不良资产增加的重要来源。

(四)外部风险感染性增强

利率市场化之后,由于失去高利差的保护,为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中小银行将加快向以中间业务为导向的综合化经营战略转型。而在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的同时必将打通其自身与其他金融业的联系渠道。利率市场化对证券、保险、基金等行业的影响也将更直接地传染到中小银行内部,从而增加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另外,随着利率的波动,本外币利差将出现更为频繁的波动,导致热钱急速地流入国内经济体进而对利率的波动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得中小银行不得不面对更为复杂和难以预测的利率波动状况,进一步加大其利率管理的难度,从而引发风险。

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银行的防控路径

利率市场化通过改变中小银行的运行机制使其未来的经营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小银行应强化自身的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各种风险;监管部门也应抓紧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阻隔风险的传染。

(一)中小银行强化自身风险管理的路径

1、多元化经营,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中小银行有必要通过发展中间业务来降低其自身对利息差的高度依赖性,从而将基本赢利模式向存贷利差和中间业务并重的方向转变。具体可以通过如下途径:(1)巩固传统的中间业务,如代付业务、基金托管以及代客理财等。(2)扩展新兴中间业务,如财务顾问、投资咨询等。(3)进一步加大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随着市场准入条件的不断放松,可以增加衍生业务的经营品种和经营规模。但需要注意的是,发展新型业务应稳步推进、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2、建立高效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旨在加强中小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体制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得中小银行把握和预测市场利率水平的难度加大。因此,中小银行需要加强对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加强宏观经济的研究,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时刻关注国家的货币政策。(2)研究自身的利率水平与结构,建立相关的利率预测模型,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利率水平。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需要建立科学的利率分级授权体制。在总行层面确定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规定各分支机构的利率浮动范围。同时,建立定期的内部自查制度,加强对各分支机构执行情况的监督。避免利率浮动权限下放后,出现信用风险增加的情况。

(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路径

1、建立健全的外部风险防控机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业务准入标准。对于涉及到其他金融业的业务,监管部门应当建立一套更为严格的风险评估体系以确保中小银行具备相应有效的风险承受能力,对于达不到风险管控要求的业务应及时采取强制退出措施。(2)健全跨境风险监测体系。该体系以本外币利差和跨境热钱流动为核心,旨在加大对跨境风险传染渠道的监测力度, 从而达到保护中小银行资产的目标。(3)提高监管标准。适当提高对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大额风险暴露、内部交易等方面的宏观审慎监管标准,以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同时,加大对中小银行市场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等风险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其不断改进风险控制和隔离措施 。

2、建立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

目前,基于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改革,我国正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根据国际经验,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尽快完成相关法律法规的确立,从而为存款保险制度提供法律基础及保障。(2)存款保险机构并不应该单单只对存款人和危机银行进行救助,还可以对救助银行也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3)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限额保险的手段以减轻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负面效应。

3、建立健全的宏观审慎监管机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的立法工作,尽快明确对危机银行实施接管、重组、清算、破产等处置手段的具体操作程序以及各职能部门在处置过程中的职责和权力。(2)明确中小银行的监管标准。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明确中小银行的监管标准,包括杠杆率、动态拨备、附加资本、逆周期资本和应急资本等指标参数。(3)制定有关跨业风险和跨境风险的处置预案。建立相关的监测体系并进一步加大有关传染渠道的监测力度;针对可能发生的状况,建立相应的情景分析模型并制定相应的早期预警和监管干预目标、流程、手段及协调沟通机制。

四、结论

我国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中小银行经营将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主营存贷款业务受到冲击,利差收入逐步减少;有效控制利率风险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信用风险由于逐利心理而不断增大;跨行业和跨境的外部风险感染性也在不断增强。因此,有必要通过强化中小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这两条路径来进行防控。

参考文献:

[1]刘涛洪.浅析我国推进利率自由化改革[J].经济问题探索,2001(9).

[2]周小川.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家,2012(1).

[3]杨其益.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业务策略与经营管理的影响[J].西南金融,2012(7).

[4]陈昆,高昊.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风险分析—以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3).

[5]李向红.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及中小银行对策[J].南方金融,2003(10):23-25.

[6]杨俊林.谈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2).

[7]陈征.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商业银行策略[J].知识经济,2009(17):36-38.

[8]史冰.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商业银行的对策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3(4).

[9]卓尚进.推进利率市场化:需要综合配套改革和完善监管政策[N]. 金融时报,2011(1).

[10]赖志坚.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如何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金融,2012(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