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欠发达地区农村借贷关系研究

时间:2024-04-24

向 岚

一、欠发达地区农户借款需求及特征分析

根据调查了解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户在收支上大多存在缺口,农户的收入无法满足日常的支出,为了弥补这个缺口,绝大多数的农户都进行借款。农户借款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生产需求、生活需求。从实际的调查情况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借款主要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或者是从事一些基本的生产活动。而农户的金融需求主要是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解决,因为这些借款的自偿性较差,偿还风险较大,因此农户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借款。

二、欠发达地区正规金融机构金融供给情况

经过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虽然经济较之发达地区总量低,但是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金融信贷市场中,商业金融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发展程度和金融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

由于农业的生产特征,造成了农业的风险性较大,并且小额贷款的交易成本较高,而农户大多很少有抵押,在这些因素下,农户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支持,绝大多数农户的借款来源来自于亲戚朋友, 来自于银行及信用社的只是少部分,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农户表示贷款不会首选正规金融机构。

为什么农户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认知程度不高?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贷款难。基于我们以上的分析,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和贵州农村地区农户的经济条件,想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是比较具有难度的。

(2)贷款手续麻烦。想在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必定存在一定的贷款手续。根据我们的调查农户向在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所需的手续是相当复杂的,较之与亲戚朋友借肯定是麻烦很多。

由于以上原因,农户在需要金融支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正规金融机构而是借款比较方便的亲戚朋友。图1是2007年贵州地区农户贷款途径的构成情况。由该图我们可以看出,农户借款倾向更偏向于私人借贷,大多数的农户表示不愿意到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原因是借款条件过于严格,动辄就需要房屋进行抵押。小额贷款通常都是用于缓解紧急情况,而复杂的手续和严格的条件让农户望而却步,在亲戚朋友那里很快就能办完的事情在正规金融机构却

要办很久。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欠发达地区农户的金融需求在正规金融机构那里得不到完全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然会选择非正规金融供给渠道。

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几个现象。其一虽然农户间在进行私人借贷的时候不一定签订标准形式的合同,但是对于借款对象的信用程度借款人有很深的了解。如:在我们调查借款给自己亲戚的张某某时,张某某说:一般借钱的亲戚都是自己较熟悉而且以前借某某的钱或者自己的钱也都按时归还。这表明私人借贷是有一定的衡量机制的。其二:借款人一旦违约不还将会面临严重的信用及人际危机。私人借贷一般都发生在相互熟悉的借贷主体上,一般都有共同的生活圈子,或者是亲戚或者是朋友,有着各种各样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产生违约情况,借款人不归还钱物,借款人将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

除了私人借款之外,农户们也向一些非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借款,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到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借款有以下特点:

(1) 贷款要求相对较低,不一味强调担保、抵押。只要贷款申请者所投资的项目有市场、或者还款能力具有一定的保障能力,即使没有抵押没有担保也可以获得贷款。

(2) 贷款手续简单。

这两个特点正好是农户不愿意到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的原因所在。

四、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问题

历经数次改革,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从总体上看,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仍然徘徊不前,落后的农村金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的“瓶颈”,金融压制使得金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被扭曲,在这些地区农村金融明显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1) 金融资源不足。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发展相当有限,贫困人口多,农户本身经济条件也不佳,这些大大加重了农户的负担使他们少有剩余财产。同时,农村资金流失严重。

(2) 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认识和接受度有限。绝大多数的农户都要通过其他非正规金融 机构和途径来解决自己的借款需求。

(3) 正规金融机构供给不足。金融机构出于本身发展的考虑,在农村地区的业务量逐渐萎缩。农户及农村企业贷款难。

五、主要政策建议

欠发达地区金融的改革确实是任重道远,需要根据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农村金融的发展道路。

1.发展新模式的小额信贷

发展新模式的小额信贷时,应根据农村贷款者的不同职业设计不同的小额信贷产品,小额信贷服务以联保小组而非个人为对象。贷款额度根据需求和小组还款能力确定,还款频率可灵活确定。由于小额信贷的客户不能提供担保(抵押)品,应建立特殊的安全保障和激励机制。如冻结借款小组部分存款作为保证金,如果呆帐率超过一定比例便中止项目,而作为还款激励,那些能够按期还款的农户则可以贷到更多款项。

2.建立功能齐全,符合贵州农村特征的正规金融体系加强农业信贷补贴

农业信贷补贴论认为由于农村居民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慢性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农业由于其产业特性使其不可能成为以

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因此为增加农业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弥补农业与其他产业结构性的收入差距有必要对农村信贷进行补贴。所以在规范农村正规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国家的农村信贷补贴应该是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但是在解决农村借贷的这个问题上我们除了要强调国家的政策补贴外也要

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如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以政策性资金注入农村,其资金投向偏重的方面应该和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偏重有所不同。农信社已成为现在贵州农村地区正规金融的绝对主力。要改善农村借贷关系,要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的矛盾,就不得不从建立功能齐全的正规金融体系开始,要加大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力度。

3.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扩大农村金融供给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欠发达地区农户借贷主要还是偏向非正规金融渠道,这主要由于从这些渠道获得借贷更为便利。

非正规金融机构在从事农业信贷的时候也应该得到与正规金融机构一样的待遇。既然非正规金融能够对农村金融做出贡献并改善农村金融的供给,我们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非金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法制建设和完善政策来引导、规范和管理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

(2)加强对有组织的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的监管来引导和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

(3)通过改善农民的资金观念来引导和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

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户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性,造成这种现象有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烦琐等原因但是也有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不熟悉的原因。因此作为国家和正规金融机构本身应该加强宣传,培养农民合理使用借贷资金,讲求资金使用效率的经营观念,充分发挥借贷资金的作用。

4.发展农村保险业务

农村保险机制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使得农业一直都属于弱质产业,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农村经济将遭受严重损失,据有关调查显示,由于自然灾害而产生的农业呆、坏帐达到23%,由此可以得知农业的风险性较大。农业保险机制的严重缺乏,使农业生产缺乏必要的风险对冲手段,从而影响金融部门介入农业的信心。

所以在这些地区应该引入商业保险的概念,金融机构在贷款时可以强制要求借款人先购买一定额度的保险以降低自己的贷款风险。进行风险的转移。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