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企业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及其对策研究

时间:2024-04-24

王 强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之一,它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长足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它还存在串通舞弊等局限。本文就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内部控制;局限;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决策治理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等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将提高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只要存在生产经营活动、存在人员分工,内部控制就不可避免,如果没有内部控制,企业失败的概率就会大很多,故而一个企业没有内部控制是万万不能的。但它又不是万能的,它有着自身固有的局限性。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1.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

企业做内部控制是需要花费成本的,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这种成本的支出可以减少更多成本和风险的发生,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规范和发展,企业内控体系也将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健全,内部控制的成本必将会越来越高。于是企业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认为内部控制并不做到面面俱到、尽善尽美,往往制度设计不到位,岗位职责分离不到位。

2.制度疏漏和人为错误

制度都是由人制订和执行的,人在制定执行这套制度的时候,很受眼界、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内控制度在制订时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周密、全面,由于设计缺陷等原因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人员分离、制约不到位,重大事项决策无标准,最终难以实现控制目标。

同时,制度执行过程也不可能不出现一些偏差。即使十分完善的制度在执行起来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执行者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碍于领导权威以及对指令的误解等,不按设计意图运行、执行者没有获得必要授权或缺乏胜任能力而形成的运行缺陷,都有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3.串通舞弊

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应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要求企业应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控制措施,企业中本部门内部和部门间都有很明确的分工,但如果它们之间串通起来,打着遵循制度的幌子,做违反规矩的勾当,这比没有制度更可怕,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2001年至2002年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物资处处长、综合室主任、仓库主任、废旧回收站站长、计划员等人利用职务之便,串通一气,采用擅自出售废旧物资并全部截留货款、私自截留出售废旧物资款、收买门卫、擅自决定降价等手法,使企业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4.管理层凌驾

如果企业领导不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滥用职权,凌驾于制度之上,采用越权审批、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等肆意践踏制度的行为,形成监督管理的“真空”,势必会对企业产生严重的影响,也必然会导致上行下效。滥用职权一旦在企业中形成氛围,就会损坏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如南航集团几十亿的委托理财业务集中于公司2-3个人的运作,也充分反映了彭安发等关键人员的道德败坏和企业基本内部控制的缺失或管理层凌驾等问题。

5.制度滞后、修订不及时

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需要对原有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修订不及时,没有跟上环境的变化,内控就不能达到真正的控制效果。

6.非经常项目的不适应性

企业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都是为那些重复发生的业务类型而设计的,对未能预料到的业务和非经常项目(如对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等)往往缺乏控制能力,缺乏敏锐的洞察力,缺乏广博的经济管理知识,拍脑袋敷衍了事,风险管理能力较差,结果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二、防范内部控制固有局限的对策

1.管理者必须正确看待手中权力,忍耐滥用权力的诱惑

历史上杨国忠、李林甫仗势欺人、玩弄权术,结果贻误国事、祸及百姓,留下了千古骂名。高处不胜寒,身居高位的人手中所握有强大的权力,所以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攻击的对象。企业管理层面对诸如投资权力、人事权力等各种权力的行使时,我行我素、凭借个人好恶行事不能实现组织经营发展的目标,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一己之私利,必须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才能使员工信服,使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在内部控制环境的构成要素中,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治理层和管理层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内部控制才会得到巩固和加强。

2.加强员工道德价值观念的引导,让他们忍住贪欲之心

面对利益的诱惑,人们的欲望会无限膨胀,乃至冲破道德、法律、制度的约束,肆意胡为,最终害人害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必须从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做起,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让员工明白企业利益无小事,让员工作好自律,敢于揭露个别员工的不良行为,全员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加强全员内控制度实务操作的学习和培训,杜绝各种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发生。

3.成立内部控制专门管理机构,持续、有效地修订完善并跟踪执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

进入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常态,企业必须适应新的挑战,必须在内部控制方面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那种幻想一劳永逸的管理制度已经一去不返了。我们必须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管理人员,面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必要时借助专家的智慧,加强风险评估,适时修订、完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并定期和不定期地跟踪、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评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完善激励制度和重大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奖惩机制

切实可行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使企业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长远利益趋于一致,它是内部控制发挥其效能的关

键。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

控制评价标准,健全内部控制的奖惩激励机制,在评价时做到有章可循,使内控制度的评价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企业可由一把手亲自挂帅,成立内控考核领导小组,适时对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考核和评价。对内控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实行问责制,发现问题必须立即纠正,并对责任人给予相关惩罚,触犯刑律的一定要移送司法机关,绝不手软;对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5.细化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强化“内部牵制”,并有效防止舞弊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内部约束机制,其目的在于制衡公司内部各种权利,协调所有者、管理者和广大雇员的既定利益关系,并使其有效地履行职责。企业必须把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的职务进行分离,每类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必须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在有关部门之间进行相互检查。并且在对每项经济业务的检查中,检查者不应从属于被检查者,以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6.实现内部控制手段的电子信息化

尽可能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变人工管理、人为控制为计算机、网络管理和控制,并保障电子信息系统及网络的安全。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同软件开发公司密切合作,将制约、监督等风险防范功能融入各类软件操作程序之中,使相关审批及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才能进入系统进行审批及处理相关业务,并注意防范技术风险和计算机犯罪,健全数据输入、修改、审核、审批的内部控制相关措施,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7.配置充足的内部审计人员,注重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执行监督职能

企业必须从邯郸农行金库现金失窃案、中国银行黑龙江河松街支行内外勾结票据诈骗案等案例中吸取深刻教训,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文化,那种寄希望于各级干部、员工能自觉遵守并坚决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想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企业应充实审计队伍,不定期开展各种专项审计活动,并从财务、会计等部门中分离出来,直接对企业决策治理层负责。要加强对公司执行层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审计与监督,特别是关键岗位、关键管理人员的审计与监督。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堵塞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漏洞,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和监督,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考核与奖惩,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必备条件,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迫切要求,更是企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心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大连出版社 2008年版

[2]秦荣生:《内部控制与审计》,中信出版社 2008年版

[3]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

[4]姬晓琴:《新时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中国总会计师》 2008年第10期

[5]刘雪莲:《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际商务财会》 2008年第8期

[6]李心合:《立足实际 优化内部控制体系》,《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08年第10期

[7]陈汉文:《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商业伦理》,《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08年第11期

[8]孙孝玲:《企业内部控制的难题及破解》,《会计之友》 2008年第26期

(作者单位: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