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外双重价值

时间:2024-04-24

梁盼

提 要:乡村文化振兴为全社会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文、生态、乡愁、绿色这样的软实力,也为全社会的产业活动提供了硬资源,而全社会的产业发展又反哺于乡村文化,提高其价值和软实力。这是一个从内到外、再回到内的良性循环过程,值得进一步挖掘其发生机制。

2023年2月1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建设,支持乡村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而仔细梳理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我们发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尤其是乡村文化振兴对于文化自信的巨大作用,始终贯穿其中。

乡村文化振兴直接指向文化自信,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管是广大农村各种植根于民族心理最深处的民俗、民风、民谚,还是基于农业生产和乡土生活的农耕文化,抑或是方言俚语、饮食菜系等,都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精神、观念和气质,也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因素。作为这个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既能通过外界的一件器物、一句民谚或一道菜肴,来充分感知乡村文化的存在和魅力之所在,又能将其抽象地存置于我们的潜意识深处,等待其随时被激发为某种文化创意和美学灵感的活水源头。

当然,这种藏于潜意识深处的乡村文化印记和“基因”,其激发与否以及产生的动力,因人、事、环境、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而且其激发与否本身就无明显的界限和明确的标准,所以可以这么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乡村文化更多是向内的,即体现出强大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洽,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乡村文化则因地制宜、脑洞大开、由此及彼地趋向于某种文化创意与创新上强大且向外的主观能动性。

譬如我们强调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这既是对“农耕文化”和“特色文化”向内可产生文化自信这个方面的把握,也更多是将一种取之不尽和原发性的“母题”摆在我们面前,从而使得“展示区”“文创产业乡镇”“特色村”和“文化產业群”这种在现代经济管理框架下的创新创意有了源头和活水。而且从文化源头、文化创意到最终的文化产品和产业,每一个环节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百姓喜闻乐见和感同身受的,也因此让整个过程都能吸引普通民众参与其中,并充分吸纳当地村民基于本地人最了解本地文化的聪明才智,体现出乡村文化创意所蕴含的那种既朴实又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天然禀赋。

另外,最近十多年来,我们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这其实就是在强调“传统工艺”在文化创意上所具有的较好基础和人文历史价值,而传统工艺恰恰更多地遗存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所以传统工艺与乡村文化有着密切的共融关系和互动关系,进而乡村文化创意便更是要把传统工艺作为一个重点关照对象。

除了传统工艺,还有诸如武术、戏曲、曲艺、舞狮、龙舟、杂耍等民间表演项目也是目前乡村文化创意大有作为的舞台。民间异常丰富和极具地域特色的表演项目,基本上是自发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它们与传统工艺一样,也大都幸存于中国广大的乡土世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也是正待成为创意母题的乡村文化。它们既是文化上极具凝聚力量和团结力量之所在,也充分体现出乡土世界得以延续至今的某种自洽性,更能在这种自我修复、自我调整、自我壮大、生生不息的基础上,成为创意和创新的乡村文化宝库,并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形成具有较大商业价值的品牌,打造低投入、高产出的文化密集型和创意密集型的乡村产业。

可见,乡村文化既内在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洽,又外化为文化创意创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母题。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而深刻认识乡村文化的这种“内外”机制和结构,以及牢牢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这种“内外”互动共融的特征,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文化是人类物质活动和思想活动的结晶,乡村文化则为乡村生产、生活的结晶。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首先内在于提高乡村的精神文明程度,再塑乡村的精神文明活力,打造乡村精神文明的新高度,满足乡村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使之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本身是一个实体,这是客观存在的,而乡村文化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实体组成部分,也是客观存在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现与彰显并化为巨大的凝聚力和“硬”实力是各种文化因素强强融合的结果,而且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各项要素比例和侧重点大都有所差异,也各有千秋,所呈现的态势与功能性更是各见其长。于我国而言,基于乡土、农耕和“民以食为天”的璀璨悠久文明,以及两千多年传统时代“皇权不下县”的乡村地方自治等情形,共同造就了乡村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所以乡村文化振兴既内惠于乡村这个在中国必须重点面对的、系强国之所在的实体,又外惠于丰富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内容,拓展全社会的精神生活边界。乡村文化振兴既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种回归乡土、重建乡土、超越传统乡土的迫切内在需求,也是全社会文化繁荣和文化强国的外在迫切需求。

必须强调的是,虽然乡村和乡村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且乡村文化是整体中国文化中最具群众基础、最具教化意义、最能引发有关生命感悟的实体组成部分,但乡村文化绝对不能与整体中国文化相割裂,更不是与“城市文化”相对而言的。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例,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以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和有的放矢,并使這两者相互推动,合力共创。甚至在必要情况下,这两者可以成为一体两面,趋于同步。而这归根到底,更多是内惠于乡村本地的。另一方面,同样是在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其外溢的效应也十分明显,譬如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其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诸多内容中具有较强实操性,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它极易获得各级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关注,并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正因此,其内惠于乡村的同时,也在效益这个维度上重点突出了文化遗产的普惠性,以及农业文化遗产的“外惠性”。

很明显,农业文化遗产并非只属于某个特定群体和地区,恰恰相反,它属于全社会、全中国和全世界。可见,农业文化遗产的所在之地,表面上特指农村地区,但其惠及范围却涵盖全社会。

乡村文化振兴可以并且必然拓展到乡村之外,具有惠及全体人民群众的普遍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还应该指出,“乡村文化”之所以被提出来,更多只是源于某种物质形态上的城乡差别,但从中国人的乡土眷念、人文情怀、心灵抚慰等精神层面上来看,乡村文化振兴的辐射效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其实不分地域,不分城乡。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文化振兴所起到的普惠性作用,在纵向上是对中国悠久历史和华夏农耕文明的响亮回应,在横向上是把中华民族绚烂多姿、浓墨重彩地托举于世界民族之林。

乡村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规模大、地域广,既显于乡村,又隐于城市。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化、屏幕化、智能化的时代,乡村文化的价值指向和情感关照之多元化,远远超出我们传统认知上的“乡土”和“乡野”,故而其在精神层面上的扩展性是极其强大的,民众受其影响而爆发的张力又是极富弹性和韧性的。乡村文化之于全体民众的意义,既是一种最厚重朴实的文化认同,又是一种如婴儿重回母亲怀抱一般最初始的满足与惬意。所以,与其说乡村文化是全体民众的一种情感依托,毋宁说其是全体民众共有的一条心灵脐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容、指向和价值范畴都较为广泛,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这样的“硬”东西,还包括基于幸福、安全、权利、正义等个体精神愉悦层面的“软”东西。而乡村文化振兴便能以其独有的心灵纽带作用来强化人民群众之间相互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对个体进行情绪方面的激励、疏导和调节,让人民群众获得生态美学意义上的感悟,也获得生命美学意义上的呵护。由此形成一种全新的“精神文明创建”机制,最终满足人民群众这种最“软”、也是最具分量的需求。

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乡村文化就颇为典型地呈现出民族属性、民间特色和地域特征,所以乡村文化振兴所产生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休闲价值和疗养价值等,都会超出国家的范围,发挥世界性的影响力。正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样,乡村的就是中国的。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沉淀在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意识最深处之精神,而乡村文化振兴便是在激活、张扬和满足这种精神层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乡村文化是乡村的“魂”与“神”,而乡村的建筑风貌、村落格局、田亩山林等是外在的“形”。乡村文化振兴便是以“神”助“形”,形神兼备,把乡愁乡情与田园风光融为一体,把历史古韵与现代设施熔于一炉,重塑乡村的物质文明,重塑中国的物质文明,甚至全世界的物质文明。所以,仅从重塑中国和世界的“形”这个角度来看,乡村文化振兴都是势在必行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乡村文化振兴无疑可以从乡村的“神”和乡村的“形”这两个方面,充分讲好中国故事,集大成式地展现和聚焦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乡村文化振兴的策源地为乡村,惠及地为全社会,其内生的优秀观念、价值导向和人文情愫,都是滋养全社会的文化乳汁,也是引导全社会的文化指南,更是打造全社会和谐美好软环境的奠基石。

包括民风民俗、时令谚语、方言别称等在内的乡村文化,具有一种不证自明且愈证愈明的特殊魅力,而乡村文化振兴便是让这种魅力得以充分展现,并强化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让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的投射渠道变得多元化,让乡村文化作为一个原始的驱动器和祖先正在摇动的旗帜,来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文化上的自省、自足与自豪。也使得全社会形成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化与砥砺氛围。总而言之,乡村文化振兴为全社会提供了强大的内生软实力。

与内在的软实力相对应的,便是外在的产业发展硬资源。这两者也是乡村文化振兴之巨大意义的一体两面。具体来讲便是在优化现存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将乡村文化与全社会各相关产业相结合,既让乡村文化成为产业发展的背景板,也成为产业发展的依托体。

乡村文化既来源于“村庄”这个有形的物,也往往会超越“村庄”,臻于无形,其虽然是软性和弹性的,但其可塑性极强。所以乡村文化的“软”实力,其实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为产业发展所用所依,让包括乡村产业在内的全社会经济活动都因之得到源源不断的血液。

由此可见,乡村文化振兴给予全社会的不仅是创意创新的软实力、好环境和背景板,而且其本身就是硬核资源,是产业发展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尤其是现今极具发展前景、塑造人们新生活方式的网络传媒、直播带货、视频知识等产业,完全可以把乡村当成“现场”,让乡村文化成为其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乡村文化直接变成其产品的要素。事实上也正如此,这些产业早已开始在广大的农村布局。

通过这样的产品,又让乡村文化这个要素呈现出一种稀缺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要“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只有当乡村文化这个要素的稀缺性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之后,才能做到既“提升村庄风貌”,又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楼亭廊”。

乡村文化振兴为全社会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文、生态、乡愁、绿色这样的软实力,也为全社会的产业活动提供了硬资源,而全社会的产业发展又反哺于乡村文化,提高其价值和软实力。这是一个从内到外、再回到内的良性循环的过程,值得进一步挖掘其发生机制。

(作者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