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黄河流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与政策取向

时间:2024-04-24

◎ 任保平 苗新宇

提 要:

作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带,黄河流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拥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从小康战略向现代化战略转型的关键区域。本文认为,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应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和因地制宜与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战略,从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现代化四方面入手,构建和完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政策支持体系,缩小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协同推进流域内不同地区、不同维度的现代化进程,全方位接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目前,我国已全面步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相较于传统时期的突出特征在于高质量发展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意味着由长期粗放式数量型增长所带来的发展低效率、非平衡问题必须在这一时期内得到充分解决,实现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代表的新“四化同步”,成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亟需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1]。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带之一,也是当前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从小康战略向现代化战略转型的关键区域。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思路,其根本目的旨在以黄河为依托,构建一个东西向贯穿全国的区域合作体系和统一市场,加速流域内要素流动和产业集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推动东、中、西部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集中体现为黄河流域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这既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所必经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中国学术界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黄河流域在新发展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支撑

黄河流域与江浙沪等国内发达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上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地理区位、自然环境以及要素禀赋上的一些先天性劣势固然是黄河流域在现代化进程中落后的部分诱因,但究其根本,以粗放式数量型增长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间的不相适应才是导致上述差距产生的本质原因。因此,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落脚点就在于积极转变传统发展模式,通过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和因地制宜与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战略,主动适应时代环境,紧跟时代步伐,回应时代要求,从经济、城乡、社会、生态文明等多维度全方位推进流域现代化进程。

作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集中体现为黄河流域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图/中新社

第一,实施创新驱动的现代化战略。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和世界范围内新一代科技革命的迅速推进,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愈发凸显,基本实现现代化更加需要依靠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始终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黄河流域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持。受流域内要素成本提升、矿产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等多重影响,黄河流域以大规模要素投入、超负荷资源依赖和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将难以为继,将创新作为流域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的重要性也就愈发凸显。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创新驱动能力不足,这既体现在较低的创新要素投入和较低的创新成果产出上,更表现为创新成果向经济效益的转化效率低下。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长期依赖外部技术引进,最终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2]。因此,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就在于结合市场配置资源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创新性成果向经济效益转化,使创新成为流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创新驱动开辟社会生产力长期可持续性提高的广阔空间。

第二,实施转型升级的现代化战略。基于自然资源基础和要素禀赋结构,黄河流域中上游很多地区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了以传统制造业、资源型产业为核心支柱的产业体系和以成本驱动、产业同构、环境排斥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较低。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加速改变着黄河流域产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基础和要素禀赋结构,势必引起新一轮区域比较优势的重塑,且随着流域经济现代化的推进,传统产业结构也越发不适应持续提高的经济水平,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其中,产业转型是指产业结构随地区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全局性调整,产业升级则指产业比较优势在技术进步的影响下由依赖传统资源禀赋转向依赖知识、技术等高端要素,从而实现由低技术向高新技术、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价值状态的变迁[3]。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要基本实现产业现代化,就必须提升知识、技术和信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类经济环节的嵌入程度,以高技术产业为发展引领,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促使产业链由中低端向高端迈进,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加速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创新驱动、产业互补、环境友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三,实施城乡统筹的现代化战略。弥补“三农”发展短板、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差距过大则是黄河流域长期以来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障碍。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基本实现城乡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统筹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城乡间的高度融合与协调式发展。其中,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解决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的问题,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点则在于人的城镇化,尤其是入城农民的市民化[4]。“三农”问题既包括农村农民的问题,也包括入城农民的问题。因此,只有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在振兴农村、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全面妥善地解决黄河流域突出的农民问题。为缩小黄河流域的城乡发展差距,一方面应全面推进流域“三农”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应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外,基于流域内不同区域在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显著差异,黄河流域内各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应具有较强的多样性特征。依托双循环新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上、中、下游各地城镇与乡村应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细致分工、相互供需,实现产业互补与区域共荣,加速城乡融合和人均收入水平趋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第四,实施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全国人民共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提升人民总体福利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我国总体福利程度在过去十多年间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从维护社会公平、满足民众需求和实现共享发展的目标来看还有较长距离,远未达到同期发达国家的福利水平,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黄河流域范围广阔,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阶梯,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星罗棋布,其中很多都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区域。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黄河流域内很多地区实际上都在采用以数量型增长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社会财富在短期内快速积累,但同时也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公共基础服务滞后、社会保障不健全、环境污染严重等民生问题,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社会主义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宗旨和价值取向。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应实施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战略,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以民生事业为核心的社会建设,统筹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政策的资源配置作用,提升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社会服务的供应水平和质量水平,扭转流域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各类民生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使全体民众在基本受教育权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住房条件等民生领域获得坚实可靠的保障,从而加速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第五,实施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战略。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上游地区更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聚集区。然而,随着国内能源需求持续上升和流域内部传统工业的数量型粗放式扩张,加之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和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聚集,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长期以来饱受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湿地面积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侵扰,很多资源型城市已陷入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多重危局,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现代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一般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财富的积累,居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会愈发强烈。由于个体通常缺乏对区域整体环境的干预能力,故拥有较多技术、知识、财富的人口会产生向高品质生活环境迁移的倾向,从而导致迁出地人力资本流失[5]。因而,在上述用脚投票机制的作用下,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导致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人才流失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倘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这种趋势必然会在新发展阶段延续甚至加速,从而使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进一步丧失推进现代化建设所依赖的人力资本基础。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严格遵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把握好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治理环境的长效机制,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结构优化等路径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间的良性互动,打破经济增长、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间的传统取舍关系,形成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第六,实施因地制宜与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战略。在新发展阶段,由于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特征和生态环境状况差异较大,黄河流域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因地制宜与协同发展的战略方针。一方面,流域内各地区应分类施策,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和在全流域中的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遵循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在综合考量流域内各区域产业结构特征、人口集聚状态、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状况、现有开发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将黄河流域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等四类区域,并按照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差别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来确定不同的开发方式,走“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新路子。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黄河流域内部各区域乃至与全国其他区域间协同发展合作机制的建设,打破过去地方政府基于行政区划的碎片式低效率属地治理模式。以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联系为基础,构建黄河流域内部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通过多种模式提升流域内各区域和国内外其他地区间的产业分工协同程度。加快形成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产业联动的流域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囊括经济建设、城乡协调、社会进步、生态保护等多个现代化维度,开创协同治理、深度合作、相互促进的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二、黄河流域在新发展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政策取向

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应以上述现代化战略为基本导向,从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等多个现代化维度入手,构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缩小区域内部发展差距,弥补短板环节,加快协同推进流域内不同地区在各维度上的现代化进程,全方位接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一)黄河流域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政策取向

第一,明确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从事创新型活动的主体力量。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强化流域内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在利用市场机制提供创新信息与创新激励的同时,通过优化现有创新政策服务体系和相关制度环境,引导流域内各类创新型要素向企业集聚,降低企业从事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型活动的成本与风险,使其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并且能够受益于创新,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成为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承担者与推动者。同时,黄河流域应加强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利用企业家敏锐的市场直觉,联结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所等各类创新单元,将黄河流域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持久性助力,弥补黄河流域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对不足。

第二,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深化创新驱动的人力资本基础。根据新熊彼特增长理论,人才始终是推动技术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6]。为数众多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证明黄河流域并不缺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然而,由于黄河流域大多数省区要素市场不成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导致知识、技术等创新型要素定价不合理,引起市场激励机制扭曲和大量创新型人才流失。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各省区应加快完善创新型要素参与成果评价机制和收益转化机制,通过赋予创新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留住、吸引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在西安、郑州、济南、青岛等中心城市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加快建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并敢于承担创新风险的人才队伍,不断深化创新驱动的人力资本基础。

第三,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基础设施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性物质条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引导性作用。目前,相较于发达地区,黄河流域多数省区不仅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5G基站、云数据中心平台、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必须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一方面要补齐短板,优化传统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充分把握产业变革趋势,加快部署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增进基础设施与关联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式发展。此外,黄河流域基础设施建设应立足长远发展需求,将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最终形成“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四,依托新型数字技术赋能提质,培育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新动能。以5G 技术、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型数字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性成果。凭借在高效处理大规模数据信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实现供需快速匹配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新型数字技术正快速成为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能[7]。新发展阶段是黄河流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新型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全新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则为黄河流域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黄河流域要在以传统优势行业发展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同时,深化新型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引导传统企业和数字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开展基于新型数字技术应用的创新型业务,驱动各类传统企业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形成多元化的数字产业生态体系。

(二)黄河流域基本实现城乡现代化的政策取向

第一,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城市群与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根据区域梯度推进理论,现代化势头总是从核心区向周边辐射和传导,推动现代化实现区域的逐步扩张。作为承载人口、产业等发展要素规模集聚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群与中心城市在整合资源、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黄河流域共有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七大城市群(见表1)。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一方面应遵循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理念,通过完善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入城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并不断优化城市内部结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西安、郑州等中心城市的资源整合与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其集聚人口、吸纳就业、提供公共服务和引领周边地区发展等功能。另一方面,应继续优化黄河流域各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重点发展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和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挥其对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和山东半岛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推进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各区域的现代化进程。

表1 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及其构成

第二,协调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全面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其中,农业现代化以提高农业效率为基本目标,农村现代化旨在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而农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培养符合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其中,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山东半岛均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畜牧业则主要分布在青海和内蒙古高原一带。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应以农业现代化为核心,协同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方法改造传统农业,增加农业科技要素使用量,提高农业机械化、科学化与信息化水平,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使农牧产品供应同城乡居民快速升级的消费需求相适应。二是要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现代化。三是要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掌握的现代农业技能,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技术、有创新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增加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

第三,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城乡二元结构转型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则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9]。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克服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差距,消除城乡间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实现资源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加速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融合式发展,使城乡两个社会功能有别的地域空间逐渐形成发展共同体。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的小城镇,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业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另一方面,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并借助数字普惠金融等现代工具优化农村居民创业环境,实现城乡创业机会均等化。

(三)黄河流域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政策取向

第一,加快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居民对各类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均等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黄河流域中上游少数民族聚集区和贫困地区交织分布,在这些特殊区域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促进社会福利水平提升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任务,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之一。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应加快构建以民生事业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提供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以及多样化的文化服务设施,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吸引人才回流,加速产业集聚,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一是要统筹建设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各类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倾斜,不断缩小城乡社会福利差距。二是要创新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源进入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三是要加大公共服务建设投入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让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第二,加快完善现代化教育体系,培养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公平性、多样性、创造性、信息化、全时空性等特征[10]。凭借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优势,黄河流域大部分省区的传统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中下游的陕西、山东等省历来都是著名的教育大省。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在教育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一大批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以人才现代化带动区域现代化。一是要提升基础教育的公益化和均等化水平,通过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民族差距,增进基础教育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二是要加深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同国家发展需求的联系,实现产教融合的创新式发展,培育出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三是要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各级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开展分区分类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基本实现生态文明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图/中新社

第三,加快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作为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的规模和活跃程度是表征区域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以组织化、建制化的社会权力实体将群众利益诉求凝聚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权利主张,在繁荣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发展、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11]。目前,黄河流域大多数省区社会组织发展基础还较为薄弱,影响力和推动力有限,广泛存在内部治理机制不规范、管理体制行政化色彩浓厚等问题。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各省区应加快构建依法自治、权责明确、政社分开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专业化培训相关工作人员,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黄河流域各类社会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坚持非营利性和志愿性的基本属性,通过完善自治权、调整内部结构等方式增强组织的自主化和规范化运作,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自我生存能力。

(四)黄河流域基本实现生态文明现代化的政策取向

第一,遵循主体功能区战略思路,优化流域空间开发格局。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应依据“三区七群”的基本框架①“三区”是指华北平原现代化高质量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区、黄土高原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区域以及青藏高原保护与限制开发区,而“七群”指位于黄河流域的七大城市群。,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开展分区分类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是要限制和禁止对上游地区三江源、祁连山等重要水源涵养区的开发,推进实施相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恢复和提升上游地区的水源涵养能力。二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知识和新型农业技术,在黄淮海平原、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农业主产区发展绿色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提升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不破坏甚至改善农业区生态环境,实现循环式可持续发展。三是要通过推进旱作梯田、建设淤地坝、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黄土高原区的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缓解水土流失压力。四是要加快各大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降低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提高经济集约化程度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二,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机制,维护流域生态安全。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拥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群、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群等多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使得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各区域构成了事实上的共生关系,创新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机制是新发展阶段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实践路径。一是要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流域各地区推进现代化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加快利益导向型经济向协同共生型经济转变。二是要突破行政管理界限,建立生态安全方面的区际利益协同、补偿和共享机制,实现流域各地区成本共担与利益共享。三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流域不同地区生态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实行差异化绩效考评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将协同治理和绿色发展的目标导向融入各级行政区的绩效考核标准,引起各地官员重视。

第三,利用新技术手段精准把控生产流程,推动传统工业绿色化转型。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中游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区,大量传统工业企业聚集于此。这些企业为各地经济发展和居民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粗放的生产方式也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在过去,受制于技术局限,传统工业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投入与消耗状态难以做出即时的监测和调控,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和污染物产生。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生产流程的可行性提高,传统工业企业在提高生产流程的绿色化水平方面也有了更多可能。在新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各地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激励传统工业企业利用各类新型数字技术改进生产流程,实现精准把控,并引导企业将数据信息转化为生产模型,基于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科学决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推动全生产过程的绿色化转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