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自然利率的性质

时间:2024-04-24

田晓林

提 要:

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后,金融与实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清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政策导向。从微观实践看,经济活动由一系列的交易活动组成,价格信号发挥重要的指示作用。作为资金的价格,利率成为整个金融和经济活动的中枢信号。过往部分经济理论和政策指向过多侧重均衡利率和名义利率,对自然利率重视不足。从金融理论发展看,自然利率作为古典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对其后衍生出的工资、就业、资本、市场供求、科技创新、经济周期和金融不稳定性等若干重大经济理论命题,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微观活动机制,及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作一探讨。

自然利率是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衍生出很多源于市场实践、极具启发意义的理论成果。然而,长久以来,对这个起点以及后续的研究成果演进的脉络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由此导致部分经济理论和政策解释和指向并不顺畅。维克赛尔洞察、发现并阐释了“自然利率”这个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概念。本文的自然利率是指,在银行信贷等金融因素未介入状态下,实体经济生产循环活动可持续进行所需要的、用于补偿实物资本消耗的利率。

在物物交换相对封闭的系统下,人口的生产、循环、更替和更迭,成为决定这种损耗补偿的主要因素。当人口的平均生存期短时,损耗补偿率高;当人口生存期延长以后(和平时期,生活水平、医疗条件和物质条件改善等因素),经济活动所需的补偿率降低。因而,自然利率与人口周期(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经济研究的对象就是人口及与其活动相关的生计问题;如果没有了人口,这些经济活动也不复存在。

在维克赛尔名为《利息与价格》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影响经济活动,并很容易形成经济周期的核心——利率。哈耶克最重要的经济理论贡献,是剖析了在实体经济中资源要素相互循环的过程,以及基础材料(类似我们今天说的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作为“高阶资本”和作为消费品(哈耶克称之为“低阶资本”)的相互关系。哈耶克为了将自己的理论与现实更紧密地结合,放弃了“自然利率”这一经济活动中最基础的内核,在理论上他拐了个弯。他将“自然利率”匆忙地换成了“均衡利率”,其定义难以清晰化而带有模糊性的原因,在于“均衡利率”一定是银行、信贷等金融活动参与了实体经济之后的产物。在IS-LM模型被发现之前,“均衡利率”概念无法为理论界统一接受,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不同的经济活动场景提取出的内涵并不一致。

人口的自然生产和循环,是自然利率的社会基础。原因是,由于一代人大概有20年时间,合到自然生产和循环可持续性支持成本计算,约5%左右。这就解释了人类史上5%左右的利率中值数据的根本原因。而这个数据的确认,在自然利率和人口的自然生产和循环之间的密切联系(映射)之前,是令人费解而找不到解释工具的。

在没有加入银行、信贷等金融活动的经济体中,也存在着古老的民间借贷以及高利贷体系。这种高利贷行为,与现代金融机构背后的经营模式和利益驱动有着相似性。在信用条件下,利率弹性远高于金银本位下的金融体系所产生的贷款利率弹性,利率、租金、资本等经济活动中古老的概念,即使在物物交换体系下,也一直发挥着作用。

利率是全社会资金供求力量交汇形成的资金价格。在实体经济中,商品的价格由厂商的供给和以居民为主的消费者购买力交汇形成。厂商的产品供给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是由其各自的自由現金流决定的,而利息又是决定自然现金流流量、流速和流向的最重要的驱动或吸收因素。

全社会的资金流动或者流动性供求关系,形成了金融市场动态形式,央行货币政策至少短期内决定着流动性供给,进而决定资产价格走势。这些资产价格中,股票、债券、衍生金融工具等都是利率的因变量。很显然,现代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央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着经济周期(实际上是金融周期,金融周期向经济周期传递、传染,才形成经济周期)的走势和趋势。这个已经在历次金融周期的波动中被印证。央行货币政策扩张和收缩的逻辑,决定了提前预测、分析央行行为的重要考量。央行货币政策的依据,以及由此会采取怎样的政策,一直以来是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

假设在一个封闭的小山村,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是易物,货币经济活动非常少,家家户户没有货币收入,完全是处于小的自然经济状态。在这种社会,也存在着与现代复杂经济具有相同逻辑的经济规律。那么,聪明的“乡下人”是如何确定实物资产的利率和劳动力报酬的?兹举例分析。

1.李婶一家近期要嫁闺女,大婚那天,按照习俗,要招待来宾和客人。李婶是家里的主心骨,提前安排组织婚礼上所需事务。待客的婚宴午餐的桌椅板凳不够用,李婶打发儿子到对门张叔家借一定数量的桌椅。婚礼一切顺利,结束后的几天,李婶的儿子来张叔家归还桌椅,同时,带来茶叶和喜糖若干,作为回馈礼物,还代表李婶向张叔家提供桌椅的帮助表示感谢。在这种物物交换的自然经济模式下,李婶无法用“现金”去支付租借张叔家桌椅的费用,但是李婶付出了茶叶和喜糖的“租金”,这个租金是用来补偿张叔家桌椅在婚礼期间磨损消耗成本的,表现为物的利息。

2.还是上面的案例,李婶嫁女的婚礼期间的几天,需要临时请几位关系比较好的街坊邻居帮助处理很多忙里忙外的事务。刘阿姨来了三天,帮助厨房准备喜宴,王哥帮忙准备婚车接待等。婚礼结束后,李婶需要按照当地风俗,打发儿子分别给刘阿姨和王哥家送来茶叶和喜糖若干,并由儿子代表全家对两位好邻居的帮助表达感谢。作为邻里,谁家有事相互帮助是风俗,而作为这次经济活动(交易)的副产品,刘阿姨和王哥收到的茶叶和喜糖的酬谢,可以在经济学上理解为刘阿姨和王哥的短期劳动报酬,即“劳动力价格”,或者称之为劳动力的租金或利息。

3.在上述两个模型中,我们可以理解茶叶和喜糖是利息率的表达;而桌椅和劳动力,则是资本品和劳动力的租金价格。因此,可以很好地理解,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自然利率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如何确定其数量的。

4.自然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是如何发生和实现的?在这个小山村,每年粮食收获季节,需要尽快将粮食收割入库,否则很有可能在雨季来临后被雨淋,将来不及收割入库收仓的粮食毁坏,大大降低一年的粮食产量。为此,关乎提高粮食收割和入选入仓效率的农业机具的技术改造成为迫切需求。村里的方哥年富力强,心灵手巧,逐渐摸索发明了更高、更复杂的农业机具。农忙的时候,方哥拉着这台机具给村里和周围村落的乡亲收麦子。由于这台设备效率高,分选效果好,受到大家(客户)普遍欢迎。方哥这段时间排期很紧张,帮忙收割分选的价格也很高,忙过这段时间入秋后,方哥几乎就没有这方面的生意做了,因此,农忙这段时间的收入,需要足够其支付未来一年的支出。

方哥的收入具有非常清晰的周期性,他的收入高度依赖短短农作物收获期,而其消费预期支出则是未来一年中逐渐形成的。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方哥设备和人力出租的“要价”。对于方哥而言,这门技术、设备和手艺是他多年“技术投入”的发明,是一门比较不错的生意,为了防止竞争者的介入,方哥向村委会申请了专利,用以保护自己发明的知识产权(IP);同时,方哥也十分注意保护其设备和技术(know-how)不被外人所知,加工农产品时,往往选择人少的后半夜,并且在移动设备时,用厚厚的布幔包好;加工地也选在一个封闭的场所,开机加工时,尽量避免其他人来观看。

劳动力是否可以按照连续竞价拍卖模式定价?或者说,工资是怎样形成的?为了很好地解释上面的问题,需要考证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特征:(1)劳动力需要再生产;(2)劳动力具有相互替代性,也即有相互竞争性;(3)劳动力有自然消耗,即持有劳动力作为资产的话,具有持有成本;(4)劳动力的生命周期特征显著。劳动力在18-65岁期间属于高产出阶段,而其他时间属于负产出阶段;(5)劳动力产出的价值具有非稳态不易评估性,特别是具有特殊才华和禀赋的人才。

对于人力资源而言,与其他诸如土地、厂房、原材料等生产要素资本相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易变性。这个易变性是指,诸如土地、厂房和原材料等资本品,在全球几乎任何地方生产出的产品的结果,其质量差别不大,但是任何不同地区、国家和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力素质和产出效果,则差异很多。这是劳动力的非均质性,而其他资本品的均质性则很好。

劳动力的另一个在特征是生命周期问题,任何劳动力的周期依赖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与其他商品相比,资本雇佣劳动的时候,一定要通过面试、体能测试等方式,给予不同特征阶段以不同的劳动力价格(工资),由此,劳动力变化性远远高于其他生产要素。例如,某个工人的体能,在几天内能呈现出差异;一个发明家的灵感也不是均时产出的,灵感来的时候,文思如涌,无灵感的时候,也许几天也不会有产出。劳动力报酬可以按照劳动力再生产要求,按日、周、旬、月或更长时间结算。这就导致了劳动力普遍无法存在加杠杆的现象。特别是在现代大规模产能运用条件下,除非极个别具有特殊无可替代的才华的作家、艺术家、发明人、设计师、名人等,有预付定金提前买断作品权的现象,大部分的一般劳动者,甚至企业家,也无法从投资方拿到预付款。由此,劳動力与其他实物资产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差异,即劳动力市场很难存在信用和债务问题。相反,劳动力与资本合作过程中,劳动力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出现资方拖欠劳动力工资现象。

早期自然利率这个概念,来源于人类最基本的农村和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活动下,可生长的作物、牲畜的生成并变成人类的食物,有一个不可超越的光照时间,在传统的农业技术条件下,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约束了产品的产能和产出周期,这个产品产能和产出周期的折现率,大体相当于这个区域内人们经济活动的利率中枢。在霍默等所著的《利率史》中,这个利率稳定在5%左右。由此,产生了封闭经济中的投资回报率,物品的自然损耗率,或者家畜从幼崽到成品出栏的生命周期,即在未加入金融活动过程中的纯自然经济的资本回报率。在这种经济背景中,实际上,人口的再生产活动,也极大地被自然产出所需的时间和物质条件所约束。

金融活动介入到自然经济过程中,原先均衡的自然经济模式受到了冲击,这个冲击首先是来源于货币信贷。经济史上,人类经济活动模式受到过两次大的金融冲击,都与货币的引入有关。第一次是黄金和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并实质性地介入到自然经济活动中,使信贷和远期信用成为可能,随着信用的扩张和收缩,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大大超越了传统自然经济的活动模式。第二次是纸币信用的介入及金银的被放弃。所谓现代经济模式最重要的基础性事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后的现代社会。在这种条件下,原生自然经济生态活动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分工受市场限制”,几乎所有的生产要素和社会模式都被挟裹向前。整个近代经济社会模式无不带有这些冲击的深深印记。

不管怎样,金融介入实体经济,实质性地造成经济脱离自然经济这种实物经济物物交换模式(无杠杆模式),而放大经济波动,带来经济的大起大落。在当代,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更多地表现在金融货币信用的投放和回收方面,由此导致经济周期紧紧地依赖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变化。无论何时何地,金融介入自然经济活动,必须依赖一个价值符合——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种等价物的出现,使得生产者各主体不知不觉进入货币幻觉,并把各种生产力的原始冲动调动起来,社会各界开始为“钱”绞尽脑汁。在现代,这种货币幻觉(或称之为货币信仰)逐渐转变成为经济主体对流动性的争夺。

在最早的自然利率模型中,假设的场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山村内的经济活动,既没有金融介入,也没有政府介入,是一种自发的经济生活状态。

从经济思想史及其成就看,对于自然经济、金融及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研究,可以说一直贯穿到今天。从成就的轨迹看,独立地研究这三个要素,更容易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这几个要素中,自然经济中,含有农业、农村、农民及手工业,以及工业生产等经济活动;在金融中,主要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和创业投资活动等。在金融和自然经济之间的关系上,产生了相对更加复杂的研究内容,其中,IS-LM模型仍然是最为有效的分析工具。

以自然利率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金融经济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整个经济思想史上成果的产出。在资本利率代表的金融因素和自然利率代表的实体经济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过程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因素,具有指标性质的意义,也是连接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重要切入手。从经济活动的具体现象上,当然看不出利率的性质,然而,作为科学研究的方式和路径,区分自然利率和金融利率,显然对于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是更有效的思路和途径。

还是用上面李婶的例子说明。李婶一家作为生活在封闭山村的居民,其经济来源十分有限,除了日常的农业和零散养一些鸡、猪之外,几乎没有剩余。每年春季,李婶买回一些雏鸡、仔猪,经过饲养,于秋后卖鸡蛋或过年时卖猪,用于补贴家用。平时的小商品需求,则通过每月或每半月到邻村邻乡赶集,用不多的鸡蛋和农产品换回家里所需的蜡烛、食用油、火柴等日用品。如果逢到娶儿嫁女,则需要攒几年的钱,并到十几里之外或更远的县城购买大件。在这种农产品与农产品物物交换的赶集模式,以及农产品与县城工业品的交换模式下,实际上进行的是农副产品之间,以及农副产品与工业品之间的贸易。在这两者之间,大体上遵循了物物交换的比价效应,金融介入很少,几乎没有,因而也没有信用、借贷和杠杆这些金融属性的要素掺杂到交易活动过程中。简单的物物交换模式遵循的是自然利率规则,金融业自身的利率并没有参与到实体经济中来。早期的货币一般化过程,是由追逐利润的商人完成的。商人想尽办法说服实体经济的主体,将某种物品异化为一般等价物(黄金、白银、铜等,这些稀有金属最先进入商人视野,就像早期的欧洲商人用人造珠子从印第安人手中换取了曼哈顿大片土地一样),然后告诉这些农户,可以利用黄金、白银等这些商人手中的“货币”,在春季购买比往年更多一些的雏鸡和仔猪,这样秋季的时候,可以收入更多的鸡蛋和猪肉,李婶一家生活也会变得更好,更富。

如果经营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如意,当然对各方都有好处,李婶一家年底的收入增加,偿还了商人刘叔的借银,商人收回本金和利息。这个利息,就是金融与产业之间合约形成的利息,是产融利息。随着刘叔在村子里的口碑越来越好,每到春天,村子里找刘叔借钱的农户也越来越多,他没有更多的资本,于是他提前向城里开钱庄的亲属借入更多资本,以便获得借贷投放后的预期收益。刘叔从城市中亲戚中借来的资本,需要偿还利息,这种利息就是金融利息。实物货币(如金、银)的利息率相对稳定,除非社会大变革和大动荡,金价、银价的起伏较少,金融之间、金融与借款人之间的合约关系也相对稳定(风调雨顺的年景)。这种情况下,反映出的利率,即是稳态经济的利率。不难理解,在这个利息(资本借贷)链条上,城市—农村—农户之间的利率是逐渐提高的,即到农户这个终端处,利率绝对值也是最高的。

上面的情况是在李婶借贷后诸事顺遂下发生的,但事实上,顺遂的年景并不确定。传统农业畜牧业都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农作物和牲畜的生长过程很容易受到外部自然环境、瘟疫等的干扰。如果李婶到年底无法按照约定支付刘叔的借款,那么,刘叔可能也无法偿还从城市亲戚处的借款。假如在某个年份,这种借贷活动大面积受到影响,则借贷行业由于实体经济(农业和牧业)的波动歉收而受到影响。借贷活动与实体经济活动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这个简单的信贷模型,足以解释大多数传统的信贷市场违约和金融波动的特征。这个模型尚未考虑李婶在借贷时,将自家的耕牛或者住房,或者其他生产资料抵押给刘叔(放款人)的情况。如果这种抵押贷款成为惯例,且正常实施的话,显然金融资本成为了无风险收益者,而实体经济承担了或有收益和确定性风险。经过多周期稳态轮回,这种模式显然成为了导致社会贫富分化的重要机制。很显然,自然经济由于金融活动的介入,一方面给市场主体注入了“货币幻觉”而刺激了提高生产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增加和放大了经济生态的不稳定性,从而也在一定条件下放大了经济周期及其危机的严重性。

在讨论自然利率左右着经济收益率的基础上,从投资学的角度看,利息是资金的价格,围绕这个基础性的价值中枢(自然经济收益率),經济周期围绕这种中枢上下波动而形成了景气和萧条。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扩张和收缩是受实体供求关系和金融供求关系双重决定的。如果我们回到讨论自然经济背景下,是否也存在经济周期这个问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仅举两个例子,一是战国时期的范蠡,“旱则资舟,涝则资车”,这是典型的逆周期利用机制;一是1883年上海经济金融危机扩大至整个中国和东亚经济。这两个例子,都是在没有纸币信用,但是有金银信用(范蠡的案例中可能金银使用也不多)的背景下发生的。如果这个推论成立,这就意味着,即使在经济不发育阶段,经济本身也会受到那个具体时代和经济禀赋等重要变量影响,而呈现出周期性。周期性波动是经济与生俱来的性质,有其必然性。受不同重要因素影响,周期波动性幅度和特征呈现不同样式。不同的经济制度安排,能够缓解波动性,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的不均衡。经济货币化率的提高(或者如金融深化理论所述),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更加频繁、更大波幅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当经济处于总需求扩张(在自然经济背景下,常常是人口结构原因,比如青年人口居多时期;或者如灾后重建时期;或者某一类新技术、新产品部门成为人们追求的社会风尚)时,社会上什么物资和用品都显得不够(短缺),当然作为社会生产要素代表的资本也不够,资本的成本增高,利率处于上升状态。这种特定时期,反映在经济社会中,就是经济周期处于上升时期的特征。

在封闭的小山村模型下(无货币介入条件下),以物易物的社会生态使得每个人需要竭力生产、劳动、提供给他人服务,才能换回其他人的生产物品,以满足自身需求。即便生产者有一段时间处于闲暇,也是由于其前期生产的物品有一定储备,可以随时拿到市场上去换回自身所需物品。在这种条件下,储备是以实物或劳动者的名誉、名声等代表的能力为载体的,储备可以进入实物的赊销、赊购市场,但是规模极其小。也就是说,物物交换时代,虽然也有信用和借贷关系存在,但是规模极其小,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生产、消费和流通过程中游离出来的失业也极其少。只有那些因疾病、伤残或自身禀赋条件等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群存在失业现象。这种失业现象基本属于被动救助对象,尚不能作为整个经济活动的一个研究对象。

在货币介入经济社会生态下,尤其是在纸币信用体系下,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逐渐出现分离,加上机器化大生产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从生产等经济活动中游离出来的劳动力逐渐增加,随着银行储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支付这些短期或长期失业人口的生活支出条件的便利化,失业人口不再需要急迫地进入劳动力市场以换取生活所需开支。因此,失业成为现代经济中的一个常态。然而,作为失业中的哪些类型需要更加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去讨论、细化,是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的。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水平,已经不能笼统地用失业数据反映经济活动的千千万万真实场景。

自古以来,科技创新一直是推动生产力大跨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历来经济学理论所关注。在物物交换的自然经济状态下,生产技术和工具的改进贯穿整个经济活动,这些技术和工具的改良来源于技术工人的灵感和具有创造发明天赋的生产者的灵思妙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生产剩余较少,且创新活动由于周期长、投入风险高,社会还不能产生专门部门从事专职的研究与开发。当金融介入经济活动后,金融的跨期、跨地域分配剩余的能力对于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开始显现,金融和生产过程中的创新也各自分工,形成专业深化。随着大企业组织形式的形成,大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以及金融直接投资部门对于创业企业的投资,激发着创新以更短的捷径进入产业化阶段;以及在更大范围上,国家作为规模化组织的出现,推动了科技研发部门成为独立的经济活动单元,科技和生产力创新在更大范围、更高高度和更多领域向经济部门渗透与扩张,从而使得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速。在现代金融体系下,创业投资、股票上市融资和退出等制度安排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形式。在这个意义上,金融对经济的介入具有毫无异议的正面意义。中国经济史上,在茶葉、瓷器等达到生产力顶峰的时期,正是人口等自然经济条件达到顶峰时期。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体制中,金融方式和手段没有能够及时有效地介入经济活动并刺激技术创新,可能是导致中国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技术创新是以提高生产力为导向的,即使没有金融的介入,这种活动也无时不在发生,只不过发生的过程缓慢而随机。金融介入以后,金融资源的提供者和生产领域的专业技术资源一拍即合,基于对技术成果的共同憧憬而牢牢结合,并由金融产生的传递效应而放大,追逐利益的资金不断加入,也容易形成技术淘金浪潮,诱发群体效应。后期高价进入的投资者可能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金融和实体创新的力量发生共振,既可能快速推动技术创新及其广泛应用,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也不是所有的技术创新投入都能如愿而归。技术创新失败后对于金融的反作用,加上杠杆率较高的资金投入,常常也带着金融酝酿较大的风险。这种技术浪潮所形成的经济周期不断呈波浪式前进,一次次体现了人类向科技前沿冲击及其成果转为商业应用的努力和与之伴生的金融跌宕。

萨伊定律的供给自动创造其需求,说的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会按照了解到的周围潜在客户的需求生产其商品。生产和消费的链条很短,原料的购买主要为生产全部商品所准备,商品的交付即便有也很少采用赊销、赊购等,在这种生产销售条件下,供给和需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金融手段和工具介入生产和销售之间的链条后,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在时间、空间和价格上,都出现了拉长链条的现象,不仅企业家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来预测市场需求,金融家也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预测市场供求。金融杠杆的介入,是导致生产和消费活动脱节,进而放大经济和金融活动波动的最重要因素,链条越长,信息成本越高,波幅也越大,这是现代经济更容易产生金融不稳定性的根本原因。市场的价格是企业家、生产参与者和金融市场投资者用资金真实买卖形成的价格,这些价格指标更多像是交易双方“赌”出来的。

从人类经济的早期物物交换活动,到漫长的半物物交换半金银交换,再到金银交换,再到纸币信用体系,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前行的重要里程碑。作为微观经济活动的个体,其经济辐射的半径也越来越大。从农耕社会,到大航海时代,作为经济活动核心的货币信用结算,也向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扩展,经济活动的主体也从个体手工业向公司制、股份制变迁。在当代,作为最大的经济和利益组织的国家的活动,也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商品生产、加工、运输、贸易等的链条越来越长,金融信用活动中的金融产品和衍生品与初始的基础实体资产的层级堆叠也越来越多。每一次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市场的自发调整也越来越剧烈——尽管这种调整有可能触发各种事件。然而,沉默的自然利率始终是这种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中枢。由人口结构、资本形成、技术创新等形成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实体经济的生产和消费,始终是决定经济活动的内核,金融的介入、货币发行、金融市场波动、资金的价格、信用杠杆等,始终不能与实体经济所形成的自然利率背离。

从经济研究的发展历程看,漫长的半物物交换和半金银交换这段时间应当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思想,古典学派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应当受到更大重视。从分工与交换这种旨在提高生产供应能力的理论,到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拓展,再到加入金融和投机等影响经济活动的凯恩斯主义,再到趋于成熟的巅峰成果——IS-LM模型等整个思想成就的取得,可以看到,经济理论的研究首先需要把实体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区分开,待各自取得独立的研究成果后,再进行适当的综合,这样的思路更容易取得可信的研究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角度的二分法应该是对宏观微观二分法的有益补充。

(作者为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公司高级总监。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