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认识适应引领

时间:2024-04-24

根据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经初步核算,2014年中国GDP增速为7.4%。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答记者问时认为,这个增速“应该说实现了去年7.5%左右的增长目标”。但是,舆论对于这个数据显然也有不同看法,许多媒体的报道中,“GDP增速创24年新低”,成为异常刺眼的标题。

坦率而言,这样的标题代表了许多人的当下心态,相较于过去三十多年的GDP高速增长,目前的增速对于人们心理的冲击显然巨大。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寻底过程尚在进行且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如何认识当前经济态势、如何看待未来经济发展,目前应该做些什么样的基础铺垫和心理准备,成为大家较为普遍的期待。

去年下半年以来,“新常态”成为经济领域的热词、高频词,其对认识理解中国经济的当前态势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视角,让纠结的社会思绪一下子豁然开朗。围绕“新常态”的解读、阐释,也一时篇什巨量、眼花缭乱。这些解读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共同切近了问题核心,对于认识、理解、普及“新常态”助益巨大。但也不可否认,碎片化的阐释虽深刻却难免偏颇;观点的“人海战术”虽亮点频频却难以系统化呈现,一定程度上也干扰、削弱了人们对于“新常态”的理解与把握。

“新常态”对于中国经济的定位显然是深刻的。如果说2014年是“新常态”的普及和统一认识之年,2015年,则是把“新常态”从理念落实到具体现实工作中的一年。因此,系统、准确把握“新常态”的深刻内涵就显得异常重要。为此,在本期封面专题中,我们组织了八篇稿件,集中聚焦、透视、索解“新常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伟在《适应新常态 迈向新阶段》一文中认为: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更高阶段的表现,风险和机遇并存。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深化改革开放是适应新常态的根本出路,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坚守底线的基本着力点。

2015年不仅是将“新常态”落实于具体工作的一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法治建设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新常态下发展目标和机制的调整,对法治建设又提出了哪些与以往不同的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接受本刊记者的专访,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解答。

另外,从本期开始,《中国经济报告》杂志将连续开辟解读新常态专栏,以期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个重大课题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