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巩固三年行动成果加快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

时间:2024-04-24

文=王 绛 谢宇斌

2020年6月中央深改委下发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这是近年来党和国家着力推动的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标志性的重大工作。三年来,国资国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1+N”政策体系文件坚持顶层设计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经营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各项任务举措落实落地,并进行了 “双百企业试点”“区域性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等一系列改革发展专项工程,提升了改革综合成效,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得到很大增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一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资国企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推动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完善董事会建设制度体系,分层分类落实董事会职权,董事会运作逐步规范高效,更好发挥了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广更深落实落细,国有企业治理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成为治理效能,成功探索形成了国有企业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同时,国有上市公司改革也进一步深化,如鼓励集团公司适时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加大优质资产注入力度,鼓励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等,有力地促进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二是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国资国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三年来,国资央企积极布局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成功实施一批重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有效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目前,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三年来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营业收入占比达到35%以上,同时中央企业“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两资”(低效、无效资产)清退既定任务基本完成,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3066.5亿元,增值234.1亿元,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扫尾。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大幅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支撑作用有效发挥。

三是国有企业自主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三年行动系列举措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22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经费超1万亿元,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5.6%。“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全面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潜能。“重点支持类”原创技术策源地企业试点,打造中央企业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等原创技术的重要策源地。“央企攻坚工程”的实施,促进中央企业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科改示范行动”促进了国有企业加大科技投入,2021年209户“科改示范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比2019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增长了69.5%,2022年“科改示范企业”扩围至440户。三年行动期间,国有企业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一系列“上天入地”的国之重器彰显了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力军地位,为推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是三项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取得重要进展。如,加快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促进了国有资本经营责任制有效落实。与2020年底相比,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各级子企业比例从23%左右提升至99.6%以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持续优化,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灵活运用股权、分红、跟投等多种中长期激励工具,开展中长期激励的比例分别达到94%、88.8%,惠及超49万名国企骨干员工。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机制深度转换,70%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有外部投资者派出的董事,2020年以来累计推动92户国有股权超过50%的上市公司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85.7%的重要领域混改试点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6%。“双百行动”打造了一批改革先锋,2021年400余户“双百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7.15万元/人。上海、深圳、沈阳、杭州、武汉、西安开展“区域性综改试验”,形成了一批国资国企区域综合改革发展典型。通过实施三年行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广泛建立,推动广大国有企业形成了多劳多得、争先创优、有为才有位的浓厚竞争氛围,许多传统老国企焕发了新气象,一大批活力迸发、动力充足的现代新型国企正在形成。

五是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更加健全。三年来,各级国资委持续创新和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推进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的同时,加快形成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国资监管新模式。国资监管职能体系更加完善,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根本性加强,各级国资委履行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专司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和负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三位一体”职能配置得到全面强化。

三年行动进一步强化了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31.4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底的81万亿元,营业收入从22.3万亿元增长到39.6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3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效率指标明显提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38.2万元增长到每人76.3万元,累计上缴税费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7,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1万亿元。国资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折性变化并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2022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见成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国资央企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保持战略清醒、坚定战略自信、强化战略主动,坚决当好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的国家队和主力军。

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要进一步深化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着力构建与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相衔接、与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相适应的国资国企党建工作格局,促进公司治理成为企业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力支撑,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政治保证。要进一步增强国资监管效能,深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力提升国有资本投入产出效率与效益,处理好提升经济效益与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制度化,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要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要依据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突出主业,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国资国企要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基础保障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和发挥国有资本整体功能作用,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要紧密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重要部署,强化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大力推进产业化整合,不断提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要加快布局新基建、云计算、宽带基础网络、5G/6G、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事关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过程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化解重大风险、培育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围绕“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精益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努力实现国资国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要加快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国资国企要进一步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掌握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主动权,努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需求提出者、创新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市场应用者,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成为我国产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支撑者,成为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成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科技力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