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碳达峰、碳中和与ESG关系的思考与启示

时间:2024-04-24

文=牟思宇 李寒湜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与ESG理念均高度重视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碳达峰碳中和是ESG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ESG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为充分发挥ESG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积极作用,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本土化ESG评级标准,并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的创新和行业联系。同时,要以强化机构和企业ESG信息披露要求为载体,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等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此外,还应积极培育ESG投资环境,以市场化方式引导企业主动做好减碳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与ESG发展现状

(一)碳达峰、碳中和现状及其实现路径

实现“3060”气候目标,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承诺。当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阶段,煤炭消费和碳排放均居全球首位,经济增长仍与碳排放存在强耦合关系。相较于美英日韩等发达国家,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减碳路径斜率更大、任务更重,需付出更大努力和发展代价。

碳达峰、碳中和本质上要求更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更清洁高效的能源结构和更简约低碳的消费结构。企业作为贯彻落实的关键主体和重要力量,需在生产运营中因地因业因企制宜地设计脱碳举措并强化执行,形成从顶层设计到执行、监督、评价等环节的闭环管理,同时辅以绿色金融与绿色低碳技术等动力支持,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ESG国内外发展现状

ESG是关注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绩效而非传统财务表现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该理念传递了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发展观,契合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诉求,日益成为统筹发展与安全稳定的有效抓手。目前,国际上以MSCI、富时罗素、Morningstar等为代表的主流评级机构已建立起较为成熟和认可度较高的ESG评估标准;欧美上市公司实行强制ESG披露制度,香港发布ESG指引实行“不遵守就解释”制度;海外ESG投资市场加速成熟,欧美发达国家投资规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我国中央企业长期以来大规模开展的社会责任建设与ESG内涵高度一致,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工作与ESG理念不谋而合。如,国家能源集团的超低排放、火电DCS等十项重大关键技术发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中国大唐向贫困地区投入帮扶资金达14.48亿元,国家电网累计接网光伏扶贫项目2268万千瓦,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赋能。近年来,我国ESG进一步受到各方重视。2021年,我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要求上市公司必须与投资者沟通公司的ESG信息;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明确到2025年,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基本形成。一些优秀企业逐步建立健全ESG管理体系,如,中国石化将ESG纳入董事会职能,东方航空形成常态化ESG披露机制,华润置地编制ESG管理手册等。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ESG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ESG信息披露框架和强制性披露制度,本土化ESG评估体系的市场影响力不足。根据MSCI发布的2021年《全球机构投资者调查》,我国基金管理机构开展ESG投资实践比例不足20%,远低于加拿大(75%)、日本(59%)和欧洲(56%)等。

碳达峰 碳中和与ESG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碳达峰、碳中和是ESG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碳达峰、碳中和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提出的积极减排承诺,与ESG对企业节能减排等环保绩效的要求高度契合。因此,企业的减碳成效几乎可以完全纳入ESG的环境维度下参与评估。从这个角度来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ESG效应显性化的重要推动力,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石油在提升ESG管控效能过程中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十三五”末温室气体排放强度、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削减6.32%、17%、29%、28%、37%,并进一步提出“力争2025年实现碳达峰”的积极发展思路。中国核电将ESG评估要求落实到项目建设和运营环节,其中重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十三五”期间共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1亿吨。从实践结果来看,减碳表现突出的企业,通常也是ESG整体评估表现较好的企业。如秦淮数据集团始终坚持“零碳主义”,是中国首家年度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超过50%和首家直接投资运营可再生能源发电站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曾连续三年绿色电力交易量位居新基建行业前列,高居2021年中国企业绿电采购企业买方榜首,获得第17届全球运营商奖(GCAs)“最佳环境、社会、治理(ESG)奖”等业内国际权威奖项。

(二)ESG理念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ESG是联结企业落地减碳举措和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纽带。从政策与监管层面来看,ESG可为减碳相关问题的及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高质量的ESG报告使企业减碳达标情况可见、可比、可问责,通过ESG信息披露可加强对各经济主体的多维度监管,避免出现“运动式”减碳;同时能有效衡量和持续追踪企业减碳实施进程和绿色效益,为碳达峰碳中和的进度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看,将ESG纳入授信等投资审查决策全流程,可引导金融支持进一步向低碳项目或行业企业倾斜,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支持作用。从企业层面来看,ESG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减碳主动性,并为其持续深入推动减碳提供长效保障机制。一方面,ESG引导投资者识别企业环境风险,尤其强调对该维度下企业减碳成绩、外部效应等方面表现的评估,以市场化方式激励企业做好减碳工作;另一方面,ESG治理维度绩效的提升,有助于制定更完善的绿色低碳发展制度体系,以及具体落实中更明确的实施路径和更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

(三)碳达峰、碳中和与ESG辩证统一

从短期来看,企业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与提升ESG绩效目标存在一定冲突。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尤其是高碳产业转型及新兴低碳产业进行商业模式探索时,企业短期内极大可能经历研发运营成本上升、收入及利润空间收缩等阵痛,影响社会维度和治理维度绩效的实现。同时,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领域,若无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不分轻重缓急地采取“运动式”减碳措施,势必对相应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造成经济刚性破坏。如2021年下半年,个别地方为完成能耗双控考核目标,关停部分煤矿和火电机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电力供应安全和群众生产生活。

长期来看,企业统筹有序的减碳工作与提升ESG绩效目标是有机统一的。随着ESG投资意识不断强化,企业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可以更高效地在融资市场传递企业综合影响力。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催化下,企业将低碳转型要求融入技术革新和运维可形成“创新补偿”效应,成为最核心持久的绿色竞争优势,如节能减排管理打造的产品差异化以及成本下降等,进而扩大利润空间,为企业提升社会和管理绩效提供可良性循环的资金支持。此外,ESG考虑环境绩效的同时也重视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的能力,企业提升ESG必须做好“多选题”、兼顾三大维度进行资源统筹配置,不可偏废。因此,以ESG为抓手可有效引导企业避免缺乏统筹的“运动式”减碳,保证碳达峰、碳中和达标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加快建立健全ESG体系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一)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本土化ESG评级标准,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的创新和行业联系

一是借鉴国际规范并立足国情,建立系统权威的ESG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现实背景,持续创新完善环境维度下国际化和可量化的减碳指标。二是明确各维度的评估标准,统筹各行业、各发展阶段的企业特点,重点突破其减碳目标差异和评 估标准壁垒,指导企业明确自身可实现的减碳路径、能力缺口和阶段性提升要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三是鼓励第三方评估机构充分发挥专业素养,积极探索设计符合我国绿色低碳转型背景等特色的ESG相关服务,引导其基于充分的信息披露、透明筛选及完善的评估方法等优势提升评级可信度和影响力;同时加强市场准入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市场化评级机制。

(二)以强化ESG信息披露要求为载体,提高碳排放相关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

一是出台ESG信息披露指引,分类、分步、分内容地加码ESG信息披露管控,中短期内实现从自愿披露为主逐步向半强制、强制性披露过渡,长期内引导企业从“被动接受管理”向“主动自我约束”转变,实现从强制性披露向主动披露过渡。二是优先推动企业碳排放相关环境信息的强制披露,明确披露内容、形式、周期及监管措施等,引导企业发布高质量的ESG报告,为阶段性的减碳目标制定和路径规划提供及时参考和修正。三是基于ESG信息披露数据,建立并完善包括碳排放信息在内的ESG数据库,为深入碳达峰、碳中和等研究与推进ESG投资实践创造优质基础。

(三)培育ESG投资环境,以市场化方式引导企业主动做好减碳工作

一是引导市场参与者深化ESG投资意识,推动资本践行ESG投资,倒逼企业正确认识和处理碳达峰、碳中和与ESG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主动将减碳作为提升实力的迫切需求进行谋划。二是完善绿色金融框架,推动相关金融机构以ESG为抓手提供多元化的低碳金融产品,为低碳创新企业及传统行业企业的低碳绿色转型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建立资本与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