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高志星
发电行业作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在发电行业交易主体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截至2022年7月,过去的一年中,全国2000多家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并完成履约,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为99.5%。
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落实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2017年,经国务院同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印发,方案明确将发电行业作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在发电行业交易主体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截至2022年7月,过去的一年中,全国2000多家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并完成履约,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为99.5%。
一年前,在2021年7月14日举行的国新办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称,发电行业作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是考虑到发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同时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将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去年正式启动的全国碳市场,暂时仅纳入了电力行业。近期有消息称,建材和有色行业有望在2023年成为第二批纳入行业。生态环境部也提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充分借鉴试点碳市场经验的基础上,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提出,在行业扩容方面,根据生态环境部总体部署,总共规划了八大行业,按照“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的原则逐步推进扩容。
赖晓明对媒体介绍,全国碳市场纳入新行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要建立在完整科学的数据核算、合理的配额分配机制等基础上。展开来说,对于企业的碳排放情况,要摸排到位、核算准确,同时也要根据企业的运行特点和行业发展阶段,科学制定碳配额分配机制。只有做好数据核算和配额分配这两项核心工作,行业稳步扩容和市场健康运行才能有坚实基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目前建设的基础设施已经能够容纳更多的行业和企业,接下来将继续配合行业扩容进度,进一步做好市场能力建设、市场参与方培训和企业服务工作。中国碳市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目前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当前来说,全国碳市场的重点工作还是推动行业扩容、非履约主体引入,让参与市场的企业主体呈现多样化和差异性。一是体现在参与主体的性质上。参与企业要既包括控排企业,也包括非控排企业;在控排企业中,既包含目前的电力企业,未来也能包含钢铁企业、建材企业等。二是体现在参与企业的目标上,未来能同时容纳履约主体和非履约主体,能满足履约企业的交易需求,也能满足碳资产管理企业和纯投资企业等主体的交易需求。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提出,为做好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的基础准备工作,生态环境部已连续多年开展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和核查,构建了2013-2020年上述行业约7000余家企业碳排放数据库。组织研究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有关技术规范,生态环境部在确保相关行业数据质量管理可行、可比、可靠的基础上,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加快对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在发电行业配额现货市场运行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监管机制建设,处理好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与将要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其他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关系,持续强化数据质量管理,研究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