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李 锦
(作者为长江商学院大企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高层就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重大部署:要加强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这个会议,对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做出部署。这意味着,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高铁货运与航空物流市场需求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机场建设热潮即将出现。负责机场建设的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中冶以及各省市、各机场建筑国企,将迎来一个个建设“大单”。管理使用单位仅在央企中便有中国航空工业、国航、东航、南航与航空油料,也投入建设。“十四五”期间也是中国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时期。对于合理规划机场布局,加快机场建设,加强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与遵循。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更快速度的流通体系,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关建筑业及航空机场的“十四五”规划重要的是研究天时、地利,势必循此思想进行调整与修改。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7月30日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针,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主动推动从旧的国际国内循环模式转向新的国内国际循环模式,一方面,以我国超级市场为依托加大对全球的开放,让全球参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分享增长的红利;另一方面,中国在继续巩固世界工厂地位的基础上,以科技为核心全方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引领市场新需求、带动增长新动能,加快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和中国建造的步伐,进而开启全球投资贸易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对国内外企业、对流通业都有深远影响,机场建设便是物流极其重要的一环。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指出,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同等重要,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高效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都离不开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要加强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很多问题必须从长远角度、战略高度来谋划和推动解决。
随着机场建设不断地更新、创新,能够给予经济发展持续的动力,机场建设当前与国民经济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循环。我国机场建设已经形成了北上广为中心、其他二线城市为补充的临空经济发展格局,机场建设的规划正在进一步科学化,研究适应时代的开发模式,制定机场周边的利益协调机制,激发出物流、制造业的潜能。现在全球共有运输机场约4000座,年运送旅客30亿人次,航空货运占34.6%,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一的仍然是美国的亚特兰大机场,1亿多人次,第二是北京,9000多万人次。从发展趋势看,民航业在所有行业中仍然是朝阳行业。按照原来计划,2020年前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机场群将得以完善,建成超过50个运输机场,加上续建机场一共是74个,全国运输机场总数量将达到260个。到2025年,要着力提升北京、上海、广州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推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世界机场群的布局建设;航空服务范围将覆盖我国93.2%的地级市,89%的县,92%的人口规模;中国机场通往的国际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将大幅增加,航空运输规模持续扩大。显然,机场物流建设进入了一个春天。
其实“双循环”不是新概念,更不是一招险棋,美国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美国最初腾飞依靠的同样是“外循环”。美国早年也类似“世界工厂”,把生产出的产品卖往世界。像南北战争之前,南方种植庄园的棉花就特别依赖于欧洲市场。后来全球打关税战,市场逼近上限,出现了严重的过剩,股市崩盘成为了史上最惊悚的1929年大萧条的导火索。
于是美国意识到:想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生产出的东西自己也能消化,这样才能摆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美国当时的大基建策略是“公路+机场”。除了消解产能压力,更重要的是基建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生产要素的流通体系。
随着“内循环”逐渐转起来,美国从单一倚赖“外循环”,转向了“双循环”驱动。1971年,美国出现了史上首次货物贸易逆差,彻底滑入了进口大于出口的经济通道。于是,美国多如牛毛的机场出现了。
全球客流量最大的机场,不是位于跟世界交往最为密切的纽约、伦敦这两个全球城市,而是美国的亚特兰大。2019年的旅客吞吐量高达1.1亿人次。几乎完全是靠的国内客流,撑起了世界第一的门面。美国第四、第五的达拉斯和丹佛,同样是以“内循环”取胜。如果说纽约、洛杉矶等机场是搭建起了美国跟世界连接的生命通道,那么亚特兰大、达拉斯、丹佛等机场群的存在,则是打开了美国内部的快速流通。
目前,在很多国际化大都市,双机场甚至多机场早已成为标配。首尔、东京、大阪、曼谷、迪拜、巴黎、罗马、米兰、芝加哥均有双机场,纽约、伊斯坦布尔、旧金山-硅谷是三机场,洛杉矶则有五座机场。伦敦更是有六座机场,为世界最多。
中国要稳住中美脱钩的冲击,构建起内循环为主的大格局,恐怕还得要对标美国空运的发展路径。
最近,国内几大城市正在加码机场建设。中国最顶尖的8座城市,同时将目光投向天上。实际上,一场应对内循环为主的“战役”已经在打响。
引人注目的是,广州近期拿出了白云机场三期扩建蓝图;重庆也敲定了第二机场的选址;这个月,交通部发布的对江苏交通强国的批复中,人们意外看到“苏州机场”的字眼,中国最强普通地级市再次表明想“上天”的决心;深圳准备设立大湾区联合管制中心;昆明将建设第二机场,长水机场改扩建项目2025年建成,建设昆明第二国际机场可对长水机场省内航线进行分流,发展区域机场群协同效应,形成滇中城市群的航空双枢纽新格局……
在中国,高铁是夺目的名片,但高铁并不是包打天下的。北京—广州的最快一趟标杆车G79次需8小时5分,而飞机只需3小时20分。乌鲁木齐到兰州坐高铁最快需要11小时59分钟,半天下来还在西部转悠。
今天的形势,庞大机场具有更加现实和紧迫的意义。我国正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这要求传统地产业务必须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等新增长点进行有机结合,着力于为居民提供更有价值、更为全面、更为持久的服务,使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其中孕育着巨大的市场和商机。中国构建以内循环为主的体系,最大的短板就是内需的消费力不足,无法完全消化中国用于出口的产能。在贸易冲突风波不断的情况下,必须尽快提高国内的内需能力。中国必须去提高内部生产力的增速。内部生产要素的流动,超级机场的推进和落地,就是要加速中国内部人的流动、资本的流动、信息的流动、产业的流动。为此,中国开启西部大开发2.0版本,取消冰封多年的户籍制度壁垒、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等等,都是为了加快城镇化的进程,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在人口规模的膨胀下,铁路系统必然承载不了,必须扩大更多的通道。第二、第三机场的上马和投入使用,也就迫在眉睫了。
我们来看一下近一个月各大城市的动作。8月4日,重庆发布《重庆第二机场预选场址地形图及净空障碍物测绘招标公告》,第二机场预选场址地在璧山正兴,规划3—4条3200—3800米的平行跑道,飞行区等级为最高的4F级。
8月17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项目现场。按规划,杭州机场三期将新建建筑物面积达150万平方米以上,总投资规模在270亿元以上,主要工程计划在2022年亚运会前建成投运。
当前,成都天府机场工地现场热火朝天。一期建设3条跑道、71万平方米建筑及相应配套设施,预计2021年年中实现通航。
中国最顶尖的三大航空枢纽动作频频:去年北京大兴机场刚刚投入使用,实现了升级;上海目前则在紧锣密鼓进入南通部署第三机场;前几天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期扩建完成后,白云机场将成为中国民航机场跑道最多、航站楼建筑面积最大的机场。
就连向来都很憋屈的苏州和深圳,也在抓紧补齐短板。过去苏州与无锡共建一个苏南硕放机场,这两座城市GDP加一起是西安、昆明的N倍不止,但机场航站楼面积居然仅相当于西安的十分之一,昆明的七分之一。苏州一直有个飞天梦,结果9月2日公开的交通部文件,明确“加快推进苏州机场规划建设”,期待许久的机场终于箭在弦上。
深圳这边也是颇为憋屈。作为大湾区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深圳的机场等级却不是最高的,国际航线数量、吞吐量等指标均落后于香港、广州。深圳与其他城市,尤其是香港的空域争夺由来已久,激烈的矛盾横亘在两座毗邻城市的上空。对于中国的产业经济升级来说,机场绝不是一个交通工具那么简单。倘若利用得当,空港经济同样可以发展航空金融、会展经济、产业科研、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
内循环为主的格局下,机场确实重要。郑州是一个经典案例。凭着空港经济区建设,郑州拉来富士康,带动当地的产业升级。光是去年,这一片区就给当地贡献了近10%的GDP。这座曾经存在感偏弱的中部省会,如今成为中国版“孟菲斯”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机场外部循环,也是重要任务。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国内也涉及国际,既包括供给侧也包括需求侧,需做好整体谋划和统筹安排。
“十四五”期间,国外方面,在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正是机场建设高峰期。中国的机场建设全面确立国际化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将带动沿海、内陆、沿边互动互补开放,构建起沿线地区与国家互联互通的空中走廊,为我国民航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创造契机。今后对外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对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航权开放力度,收购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等民航产业资产,拓展海外业务,对内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提升昆明、乌鲁木齐等机场的门户枢纽功能,加快建设重庆、成都、西安等国际枢纽机场,我国航空公司也将重点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节点城市新增或加密航线。我国机场建设要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国际化,坚定不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努力构建一流的现代航空产业体系。能够深度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形成全球化运作架构,实行全球化经营布局,能够独立或者通过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市场,拥有全球话语权。当然,世界机场发展的四大趋势,包括机场规划设计更具理性和效能、机场智能信息化、绿色机场建设、“服务与管理”是机场发展的主旋律。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总书记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这给民航强国提出新的要求。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有八个条件,一是具有国际化、大众化的航空市场空间,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三是具有布局功能合理的国际航空枢纽及国内机场网络,四是具有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五是具有先进、可靠、经济的安全保障和技术保障服务体系,六是具有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七是具有制定国际民航规则标准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八是具有引领国际民航业发展的创新能力。这便是所谓竞争力的标准。
联系世界机场发展的趋势,中国机场建设竞争力的差距还是明显的。机场规划设计要更加理性、效能、合理、实用。我们现在所有的机场,都是空域紧张、时刻紧张,要不然就是机场周边的环境不好,航线难以设计,都是这种情况。国际民航组织统计,在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占地面积的比例是29∶9∶1。
机场要智能信息化。这是一个综合性质的问题,是关系到航班运行整体链条能否完整运行的系统问题,目前这正是我们国家航班运行的短板。当前我们在推广一系列的飞行安全保障系统。包括ADSB雷达系统、PBN(RNP)导航系统、数据传递语音通话,还有地面的保障系统——GBAS仪表着陆系统,这些都是保障飞机安全起降的保障系统。另外还有跑道异物监视系统、电子围界系统,是人肉眼看不到的。绿色机场建设要重视。欧洲对绿色机场建设要求特别严,对此应该有专门的研究。机场节能减排的系统考虑,包括:飞行管理系统(要优化飞行程序设计,减少飞机起降中的碳排放,降低噪音;采用新航行技术,提高运行效率;规范飞机滑行速度;指定远机位专用地点进行发动机试车)、候机楼管理系统(候机楼内设计绿色地带;照明与空调的节能;光节能;热节能)、场道管理系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必将对航空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中央已对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指明方向。面临新形势,中国建筑企业、航空企业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着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保障。中国建筑与航空企业,科学制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于增强“十四五”时期中国航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奋力开创世界一流航空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