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付红艳
(济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新《政府会计制度》颁布之前,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口径难以统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不高,难以编制综合性的政府财务报告。一直以来,我国会计核算都采用收付实现制,在会计核算管理中主要反映预算管理实施情况,对政府运行成本的反映不全面,影响对事业单位的科学评价。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之后,我国的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预算执行、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运营成本等情况,体现了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双重管理作用,增强了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政府会计制度》是政府对财政收支业务的过程、用途、关系等进行全面的记录,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反映的方法[1]。自2019年1月1日事业单位全面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以来,其对会计标准体系进行了全面统一,构建了编制预算报告与财务报告的“双报告”模式,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决算报告等制度,使政府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不断优化。新《政府会计制度》主要在核算模式、核算要素、会计主体、报表结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不同的会计核算基础会导致会计信息的结果不同,反映的财务状况也有所不同,在事业单位原会计制度下采用收付实现制,只对部分业务与经济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有利于对政府的资金走向进行监管,真实反映资金的运动模式。但其难以体现成本与收入的配比,难以反映资产负债信息,对单位真实财务状况的核算不清晰。新《政府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将两种制度有效结合,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使用权责发生制,同时在报告方面也采用预算报告和决算报告相结合的“双报告”模式,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真实性[2]。
会计要素是事业单位进行核算的“骨架”,新《政府会计制度》增加与调整了会计要素,在预算会计中增加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等科目;在资产以及负债方面重新进行了定义,扩大了其范围,同时为了区分不同的资产摊销,新制度将“累计摊销”细化为“固定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可以清楚地反映不同资产的折旧情况,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同时还引入了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进行费用的归集配比。总之,新《政府会计制度》能够将政府的成本状况、财务情况等真实地体现出来。
在会计主体方面,新《政府会计制度》改变了以前分行业制定的情况,将不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内容有效统一,规定不同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尽量统一,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变得更加简便。同时根据不同行业情况的特性增加了一些特殊业务事项,不再进行行业上的分类。
新《政府会计制度》颁布之后完善了会计报表体系,财务报表的内容和体系更加完善,采用财务报表与预算报表相结合的“双报表”体系,财务报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加上会计报表和附注;预算报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决算报告[3]。同时,“双报表”并不孤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钩稽关系,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内在联系。
以A 事业单位为例,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出台后,A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发生了较大的改变。A 事业单位的主要业务是对外影片或宣传片的拍摄或制作,在财务处理方面目前为大综合处理,主要包括日常的财务报销、会计核算、税务处理、各种财务报表的编制及业务处理等相关工作。同时,还要负责对员工工资、社保、公积金等的核算发放。目前,新制度对A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下,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不够明确,而且一直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不利于保证会计核算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根据原《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中会进行虚拟计提,购买时直接计入事业支出,对折旧当期的账务处理直接冲减了非流动资产基金项目。
A 事业单位在新《政府会计制度》颁布之前利用自有资金购进影视设备,花费了120万元,在账务处理中增加了固定资产,将设备一次性直接计入事业支出。由于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方面会进行虚提,A 事业单位一直没有计提折旧,账目上依旧是120万元。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一般设备 1 2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 200 000
借:事业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 1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200 000
新制度颁布之后,A 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同时计提了折旧。按规定,该设备的折旧年限应为6年,从购置当月开始计提,月折旧额为16 666.67元。
单位编制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种分录,具体如下:
财务会计:
借:固定资产 1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200 000
计提折旧:
借:业务活动支出 16 666.67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6 666.67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 1 200 0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1 200 000
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如果采用原来的制度核算,则难以准确反映单位实际的运行成本,可能使单位的所得税增加,影响单位的利益。新制度更能体现单位的资产实际成本运行情况,比较符合配比原则。
在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管理中,新《政府会计制度》改进了原有制度的不足,在核算中采用平行记账以及双基础核算方式,实现了对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在清算闲置资产的过程中,新制度改善了原有制度中的冗余采购问题与固定资产闲置问题,通过对资产的控制权进行界定,减少了资产浪费情况,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益,并对资产的科目进行细分,扩大了资产的核算范围。此外,在负债方面还增加了预计负债、受托代理负债等科目。
新《政府会计制度》规范了投资核算方法,保障了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事业单位原来的会计制度下,对长期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即在被投资方宣告发放利润根据应收金额借“其他应收款”,贷“其他收入——投资收益”,在收到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但新制度规定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如实反映权益的变动以及资产的真实价值。准则从成本法变为权益法,体现出政府加强了事业单位的投资管理,事业单位为了获取资产收益进行投资,但是在权益法核算下,政府加强了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同时可以及时掌握投资收益,将各种投资或收益都明确地列在账目中,体现投资的价值。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对单位财务信息的严谨性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坚持谨慎性原则,严格处理折旧摊销以及各种负债等明细,保障财务工作的真实性,提高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
例如,在坏账的计提中,A 事业单位遵循谨慎性原则,因租赁设备借款6000元,将款项付给影视公司,借款计入其他应收款,在业务完成后,单位却未及时开具发票,所以没有报销手续。后期该公司经营不善,发票难以重新获取,导致长期挂账。在新制度实行之前,单位无权处理这笔账款,在清查资产的过程中一直未将坏账核销,无法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的准确性。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行之后,A 单位进行坏账准备的计提。
借:其他费用 6000
贷:坏账准备 6000
经批准后无法核销: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其他应收款 6000
首先,事业单位管理者及财务人员要承担会计核算管理的责任,管理者应引导财务人员认识到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单位管理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资产管控要加以重视,做好资产核算处理,做到账实相符,降低单位内部的运行成本,做好会计信息的披露。
其次,单位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养。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增加了许多会计科目,所以会计人员要主动了解各种账目变化,提高自身的会计核算水平。此外,事业单位管理者要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使员工不断满足单位的发展要求,提高人才质量。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针对事业单位的基建并账作出了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基建并账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之日起将基建并账单独核算的账目并入核算系统,并且严格规定时间节点。这要求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并账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及时理顺欠账款核实账目[4]。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会计软件的优势,保障基建工作顺利完成,还应当指定专门人员监督新旧账目的衔接工作,保障账目的高效管理。
此外,单位还应尽快适应与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完善新的会计核算制度,全面剖析新制度,明确资产、负债相关范围,并对会计核算作出规定,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约束会计核算岗位员工的行为。
一方面,健全会计核算方法,在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方面,单位会计人员要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以及资产的实际运行情况、适应年限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折旧计提,保障核算的准确性。此外,对平行记账的方式要有充分的认识,及时改进与优化现有的工作方式,确保新《政府会计制度》更好实施。
另一方面,要规范资产核算管理工作,及时确认账外资产,对符合资产确认条件但没有确认的资产及时进行入账管理,然后规范资产的处置流程,将无法使用的资产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具备使用价值时先转入“库存商品”,经批准后计入“资产处置费用”,合理反映资产的损失成本[5]。此外,单位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助力资产核算,明确各部门在核算过程中的资产核算责任,做到各部门间相互配合,以保证资产账实相符。
第一,事业单位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资产管理涉及资产的购置、入账、资产维护及处置等各方面,因此,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资产类别完善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及时录入资产数据,提升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第二,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管理中要不断完善核算系统,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会计核算过程涉及各个方面的核算管理,核算系统的不完善会增加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在系统建设中,要将单位的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材料采购等各个方面衔接起来,实现会计核算的动态管理。
事业单位除了要建立良好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外,还应保障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监督效力,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员工会计核算的监管,保障会计核算工作高效、合法地开展[6]。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各部门岗位员工的监管,对会计核算等重要岗位的员工开展监督考核以及业务知识的培训管理,完善相应的奖惩及约束机制,确保单位员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及时解决工作问题,避免不良行为的产生。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来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财政部及时革新了财务管理理念,实现了会计核算模式的转变,有效结合预算管理与财务核算工作,为管理者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减少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风险。在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应根据准则变化及时调整事业单位内部的账务处理制度,不断提升财务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为优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