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韩爱玲
(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807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渐增加,数量与规模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水平不足,在运行发展阶段消耗了大量的生产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等,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想规避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建筑企业就要对内控工作有清晰的认知,促进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做好资产管理与采购管理工作,合理利用原材料与机械设备,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建筑企业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核心目标就是利用多元化的控制方法,开展生产活动的科学化管理工作,切实提升综合管理水平,顺利达成既定发展目标。内部控制涉及方方面面,主要包括风险评估活动、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工作、内部监督工作等。企业在生产运营活动中,需要面对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等因素,解决全流程存在的风险问题。另外,外部环境中的多项影响因素,一般都是内部因素导致的。由此可知,内部环境的稳定性也会给建筑企业战略运营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建筑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并对内部关系进行协调处理,能够显著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以认真的态度投入工作,持续优化内部环境,实现良性运营发展目标。内部控制是创设良好内部环境的关键手段,能顺利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与管理细则,明确个人的工作职责。在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与监督的同时,要切实提升内控效率与水平,降低实际的生产成本支出。
1.建筑产品单件性
建筑产品具有固定的特点,各项生产要素都需要结合产品生产情况。实行订单式生产,要保证项目符合用户的核心需求,做好单独施工与设计工作。即使是利用相同的标准设计,但因为存在气候、社会环境、地质条件的差异,也需要合理调整施工方法,合理使用材料。所以,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的特点,不能批量生产。
2.建筑工程项目金额大、工期长
建筑工程具有体量庞大的特点,施工周期较长,环节较多,需要多工种交叉作业,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3.建筑工程项目分散,经营管理复杂
施工场地具有高度分散的特点,建筑企业会采用授权管理的方式,设立分公司进行区域经营。这些分公司代行总公司在地区承揽业务活动、签订合同、商务谈判、采购物资等,做好后续的施工管理工作。分公司属于缩小版的企业,除了不具备法人资格,不直接对出资人负责外,会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内容。但项目经理部门则具有独立性,主要负责项目工程全过程管理工作。由此可知,建筑工程项目分散,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较为复杂。
4.机械化水平偏低,劳动效率有待提升
我国建筑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支出,一般都会结合项目建设的目标,大量招聘作业人员。招聘的作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所以人员结构比较复杂,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建筑施工存在机械化水平较低的情况,许多关键部位都以人工作业为主,没有引入合适的机械设备,劳动效率有待提升。
1.合规性原则
建筑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须遵循国家提出的各方面要求,还要确保工程项目立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施工过程符合基本要求。
2.目标性原则
达到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目标,有利于企业实现长效发展,并开展实际操作、考核验证。
3.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工作要落实到执行、计划与整个组织的环节,还要覆盖各个项目与部门的业务活动。
4.制衡性原则
建筑企业开展内控工作,要合理设置机构,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形成互相监督与约束的机制,还要切实提升综合运营效率。
5.适应性原则
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要保证竞争情况、业务培训活动、经营规模互相适应,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调整策略。
1.注重企业文化养成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构建完善的内控机制,并从优化内部环境层面入手,加强文化建设。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文化的建设是企业运行的核心,要倡导团结合作的精神,将精神文化指引的作用发挥出来。而建设企业文化管理平台、组织部门开创多元化文化创新活动,丰富文化内涵十分重要。要通过规范组织结构体系,落实部门的基本职责。在建设完善的内控体系的同时,应落实系统性、制衡性的基本原则,做好分级管理工作。在分解战略目标的同时,应贯彻基本责任制,提出调整与优化方案,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2.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可能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出现挪用资金等情况,引发风险。建筑企业涉及的资金金额较大,须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激励方式来说,要真正突破收入分配限制,研究具体的方案,如股票期权。从约束方式来说,要分设经理层、董事层,还要约束与监督人的观念,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3.加强治理结构的信息披露
大部分建筑企业在治理的过程中,都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实的情况。所以,须优化治理结构体系,将真实的信息披露出来。通过判断建筑企业治理结构,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要借助社会监督管理的核心力量,深化社会公众对企业治理现状的了解,持续优化治理结构体系。
1.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机制,须做好全面的风险管理与评估工作,并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要从整体层面入手,使员工树立良好的风险观念,并提供更多的培训时间,持续优化培训机制,使员工掌握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从员工个体层面入手,风险管理要与员工个人的实际绩效挂钩,有效提升员工的警觉性。在优化基本责任制度、奖惩体系的同时,保证奖惩分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重构内控体系建设的内容。
2.完善风险预防方案
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方案滞后,不利于对多元化风险进行把控。建筑企业须编制风险防范预案,还要积累和总结经验,为后续的风险防范方案编制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建筑施工企业须立足自身情况,建立风险管理信息库,总结以往的风险防范经验,以典型的案例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指导方案。在学习市场上优秀的风险防范案例时,要与优秀的企业加强沟通与交流,开辟多个风险防范渠道。
3.加大风险防范力度
建筑企业制订风险管理计划能提升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许多建筑企业都编制了风险管理预案与计划,但存在整体执行力不强的情况。所以,建筑企业要落实风险防范标准,对比较重大的风险案例,要成立专门小组。在了解相关人员风险防控角色的同时,要确保全面风险管控工作到位,提升风险防控方案执行力,保证各项活动运行的安全性。
1.加强资产控制
建筑企业的建设周期比较长,资金贯穿整个过程。财务部门是资金管理的关键部门,也是开展内控活动的关键,在加大建筑企业资金管控力度的同时,要使企业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作出合理的项目决策。另外,在众多的建筑企业内部,关于资金方面的投融资活动可能直接关系到第三方机构,企业的资金活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要开展高效的资金管理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2.强化个体项目管理
首先,对招投标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不仅要做好资格审核工作,还要确保招投标过程公开透明。建筑企业要申请审查投标人的财务状况,规避财务风险问题。其次,要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保证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到位。最后,要做好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项目建设环节可能会受第三方不可控因素如图纸变更、人员、天气等的影响。所以,在项目成本管理阶段,要更加关注人才投入,保证资金成本管控的质量,在不浪费项目成本的前提下,按期竣工,保证个体项目管理工作到位。
3.优化项目采购流程
采购环节是促进建筑施工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须梳理采购流程,提升采购效率。首先,结合项目物资的基本需求,制订完善的采购计划,包括材料的品种、规格,还要对采购的时间与范围作出规定,保证采购活动顺利开展。其次,持续优化物资供应链管理系统。许多建筑企业都搭建了线上采购平台,并将需要的数据形式输进去,发挥大数据的筛选功能。不仅要保留符合建筑项目要求的供应商,还要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全局性监督控制,以此切实提升建筑材料管理水平。
4.加强合同管理
签订合同的作用就是使项目建设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在执行合同环节,尤其是合同变更,要了解单方面可修改的程序与范围。做好建筑企业合同管理工作,避免产生履约风险。结合授权程序、贯彻专人负责的基本原则,确保合同保管工作到位。要结合合同提出的各项要求,建立岗位基本责任制,促进后续工作顺利开展。
建筑企业内部高效沟通,是保证内外部信息交换的根本。首先,关注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建筑企业要更加关注信息系统建设与研发,还要合理利用现代化产物,做好信息科学化管理工作。要以完善的平台管理功能为核心,做好自动管控工作,并保证获得信息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其次,以信息高效传递为核心。要以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将信息技术的效用发挥出来,促进建筑企业横向纵向沟通,发挥部门的筛选功能,提升信息的提取效率与利用率,建立配套的内控体系。
建筑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要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还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建筑企业应当将内部审计的核心作用发挥出来,实现监督职能的最大化,直观地发现内控环节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保证内部审计基本职能的客观性和独立性,确保覆盖企业多项业务活动。不仅要保证内审人员资格审查到位,还要关注内部审计的结果,提出更正策略。其次,要开展项目审查监督工作。在项目建设阶段,建筑施工企业要显著提升工程质量,并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引入现代化建造技术,通过单个项目反映企业的整体情况,完善内控监督机制。
建筑企业做好资金运营的内控风险防范工作,要进一步优化资金运营管理机制,并实现资金的合理分配。首先,在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基本情况做好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形成科学的全面预算机制,还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此外,要加强与合作方的交流、沟通,促进预算工作稳定开展。要采用建立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的方式,提升资金调度的效率,并简化内部资金调动审批手续,提升资金分配过程中的实际执行效率。在建立完善内控系统的同时,要做好资金审查工作,落实动态化资金管理机制。其次,建筑企业应当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并提出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的全新方式,适当延长借款期限。虽然长期借款的方式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但能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尤其是当今市场出现许多失败案例以后,短期融资成本已经高于长期借款利率。在项目投资前,要明确实际收益、可行性,还要增强分析决策的准确性。最后,要构建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建筑企业要搭建信用评价系统,收集合作方的基本信息与财务状况,并编制信用评估报告,针对不同类型的合作方,提出差异化合作模式。在与信用评级较低的单位合作的时候,应提升收付款比例,规避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导致的资金流转风险。
企业要了解内控建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积极有效的方案。在做好业务管理工作的同时,持续优化内控各个流程与环节,制定长期发展目标,提出内控改进方案。创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搭建配套的风险评估体系,有助于梳理关键的业务流程,促进信息交流与沟通,将内部监督的核心作用发挥出来,弥补内控缺陷,使内控工作与企业战略发展计划紧密融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