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杨菲菲,张建国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2400)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节能减排工作进入了新阶段。碳市场作为运用市场机制管控企业碳排放的政策工具,给控排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碳排放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大增加了控排企业的减碳成本,企业面临国家政策、市场化、技术进步三重挑战。另一方面,碳交易市场的灵活机制赋予了控排企业碳资产更大的收益可能性,碳排放履约成本低的企业迎来了碳资产价值开发的转型升级机遇。煤机制造企业作为碳排放重点单位,如何应对新的碳交易机制,探索有自身特色的脱碳路径,已成为其实现低碳化高效发展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本文以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煤机”)为例,梳理企业当前面临的碳排放政策约束,总结国内外碳市场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煤机制造企业的脱碳路径,旨在为煤机制造企业应对碳市场、实现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市是首批开展碳配权交易试点的城市之一,梳理北京市近年碳排放政策如下表。
依据现行政策可知,碳排放配额和经审定的碳减排量是影响企业碳减排的两个主要因素。但由于规定“经审定的碳减排量使用比例不得高于当年排放配额数量的5%”,所以实际上,碳排放配额才是影响企业碳减排的关键因素。
从碳排放配额核定方法上看,北煤机隶属于其他行业,碳配额总量采用历史排放总量法核定,计算标准如下:
碳配额总量=既有设施配额+新增设施配额+配额调整量
其中,既有设施二氧化碳配额由控排系数决定,2019年度控排系数为96%,2020年度控排系数为92%。新增设施二氧化碳配额需要在当年新增设施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扣减5 000吨或2018年本单位碳排放总量的20%后,按照“剩余相应排放量的活动水平×该行业先进值”核定。
当前,在碳排放配额核定方法及计算标准下,虽然北煤机每年通过自主节能减排措施完成了碳排放履约责任,但随着行业控排政策的调控收紧,北煤机的碳配额未来可能会出现缺口,缺口甚至会逐步扩大,从而导致企业不得不通过交易市场购买相当数量的碳配额完成履约任务,这毫无疑问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北京市试点以来碳排放政策汇总表
此外,由于火电企业一直要求使用基准法核定碳配额,2021年北京的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水泥行业的碳配额核定方法也分别由历史强度法、历史总量法过渡到了基准值法,未来一旦工业企业的碳配额核定方法进行类似调整,行业先进值的“标杆效应”就会使北煤机的控排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欧盟早于2005年就开始试验碳市场,是碳交易体系的领跑者。本文以欧盟碳市场为例,侧面反映全球碳市场的发展状况。
第一,覆盖范围上,主要为电力行业、能源密集型工业以及航空业。
第二,发展阶段上,欧盟碳市场已走过三个发展阶段,当前处于第四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阶段政策逐渐趋严。
第三,碳交易规则上,政策设计趋严且逐渐完备,表现如下:一级市场中碳配额分配方式从第一阶段的免费分配过渡到50%以上进行拍卖,并计划于2027年实现全部配额的有偿分配;一级市场碳配额总量从第三阶段的每年以1.74%速度递减提高到第四阶段的每年以2.20%速度递减。
第四,碳配套政策上,建立碳基金,建立健全国内碳税政策,减少碳价扭曲、兼顾碳减排效率和公平问题。
第五,碳市场建设方面,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碳市场,碳衍生品种类丰富且交易活跃,并于2020年实现了与瑞士市场的成功链接。
第六,碳价水平上,市场低迷时,碳价徘徊在每吨3~9欧元。目前,由于将碳减排、碳中和至于较高战略地位,逐步收紧碳配额,碳价攀升至每吨50欧元以上。
第一,发展阶段上,中国经历了2013年北京等八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和2021年全国碳市场建立两个阶段。
第二,覆盖范围上,当前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是发电行业,未来会扩展到钢铁、建材、石油等工业行业。
第三,碳交易规则上,控制方式正由以强度控制为主转变为以总量控制为主,以便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政策协调。
第四,碳市场完善上,为配合碳现货市场发展进程,助力碳市场,证监会正积极指导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快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发展碳金融①欧盟碳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市场建立初期便发展出碳配额的期货、期权、掉期等多种金融工具,极大提升了碳交易的活跃度。。
第五,从碳价水平上看,当前碳价大约在8美元/吨②据测算,目前中国全经济尺度的边际减排成本大概是7美元,目前碳价已经高于该水平,是有效的碳价。,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预估,“十四五”期间,碳价可能在8~10美元/吨;“十五五”期间,碳价可能升至15美元/吨。
总体来看,市场政策设计趋严、配套政策更加完备、交易更加活跃、价格攀升是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共同特征。同时,国内碳市场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未来覆盖范围由发电行业拓展到工业行业,碳排放控制方式由强度控制为主转变为以总量控制为主,碳交易产品也将由包括碳配额、CCER 等在内的现货产品拓展到期货、远期各类衍生品。
碳交易试点到碳市场启动,逐步倒逼企业负外部性成本内部化,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低碳化、节能化是制造行业升级转型的大趋势,抓住碳市场发展的过渡期,积极主动推进低碳化生产运营的转型。具体脱碳路径如下。
第一,优化用能。煤机制造企业的原材料以钢材为主,在碳市场交易背景下,企业在关注钢材强度、韧性、延展性等因素的同时,也要关注钢材中的碳含量对碳履约或碳增值的影响,综合考虑材料成本与碳履约成本或增值收益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能及提升能效。一是加快技术改造,综合考虑碳减排成本、履约成本、碳资产的当期收益和预期收益,尽可能地引入成熟可行的先进节能减碳技术或低碳化的设备。二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将企业各部门电、水、柴油、气等能源消耗情况纳入单位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部门降低能源消耗的积极性。
第三,可再生能源项目申请CCER。北煤机作为中煤集团的二级企业,可建议集团层面确定碳资产业务集团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企业的碳资产,通过集团自持的可再生能源、碳汇、甲烷利用等减排项目CCER 抵消部分碳排放,降低碳市场带来的经营风险。
未来在碳中和的大框架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会趋于成熟完善,整个碳交易市场为负外部性定价,煤机制造企业要对碳交易市场行情有预判,充分利用碳市场降低履约成本、获取减排收益。具体脱碳路径如下。
第一,研究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企业在制定投资计划时,需要考量如何利用自身有效的能源资产,在节能低碳发展转型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环境下满足生产要求,实现价值创造,即增强低碳意识,重视碳价对企业的量化影响,设置科学、合理的长期减碳目标,制定长期减排措施,指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第二,构建低碳发展管理制度体系。在追求降低能源强度、提高碳生产率的模式下,企业不同部门需要联合参与碳战略落地、碳排放核算、碳交易等工作。一套科学的管理规章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水平,更好地引导企业使用减排信用降低履约成本,并通过金融创新盘活碳资产。
第三,将碳市场数据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块。碳市场相关数据包括碳排放数据、电力设备数据和碳政策数据。将碳市场数据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块,可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为制定碳管理策略、实施低碳项目改造、制定碳交易策略提供科学支持。
面向新的碳交易机制为控排企业竞争力提升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回答了煤机制造企业在当前和未来如何实现低碳化生产经营转型的问题。结论表明,当前应通过优化用能、节能及提升能效、可再生能源项目申请CCER等脱碳路径,主动推进低碳化生产运营,而不是通过碳交易被动实现减排;未来应通过研究长期低碳发展战略、构建低碳发展管理制度体系、将碳市场数据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块等脱碳路径,充分利用碳市场手段,助力企业实现低碳转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