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柏 子
1月26日是印度的共和国日,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一场强度达7.9级、50年一遇的大地震撼动了整个南亚次大陆,震中就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普杰市。1月31日,到震区视察的印度内政部长阿德瓦尼说:强震给当地造成的财产损失超过21亿美元;2月2日印度官方第一次公布了大地震死亡人数(1.4万),但这个数字仅为当时已经找到的尸体数目,真实数字在10万以上。
南亚大国梦:福兮祸所伏?
大地震给印度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在地震发生前就有人认为印度经济将出现下滑态势,他们预测说2000~2001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将为6%,低于前两年的水平,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无疑将“促成”这一预言的实现。于是近一年在政坛上踌躇满志的总理瓦杰帕依第一次尝到了失落的滋味,为了尽快摆脱大地震给印度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他甚至想提高印度火车票价来转嫁损失。
作为南亚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印度自独立后就把跻身世界大国之列作为本国长远战略目标。为了一圆此梦,印度政府自80年代后期开始奉行以发展高科技、提高综合国力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在国内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加速经济发展,印度开始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在经济上,印度通过“绿色革命”不但成功解决了粮食自给问题,而且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通过“白色革命”,印度成为世界最大的牛奶生产国。1998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74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目前印度经济规模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
在科技方面,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发展中科技大国。印度的科研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一直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其百万人口平均科技人员达3329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如此高密度的科技人材帮助印度成功研制了第五代计算机,并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开发国。1999年软件出口额为4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将达到500亿美元。在航天领域,1999年印度发射了一枚载有印度、韩国和德国的三颗卫星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这次发射不但表明印度已经掌握了一箭三星的发射技术,而且从此步入了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成为美、俄、欧、中的竞争对手。据称,雄心勃勃的印度正在研制小型航天飞机,它准备在2008年发射载人飞船。
此外,印度的军事实力也不容轻视。独立初期,印度海、陆、空军只有30万人的家底,现在三军总人数已经增加到114.5万,居世界第四位。长期以来,印度的国防开支平均年增长率大体保持在15%的水平,其中2000~2001财政年度国防预算竟达136.2亿美元,比上一财政年度增加28.2%,是历年来增幅最大的,人们已经看到:日子渐渐好过的瓦杰帕依政府称霸南亚的野心正一点点显露出来。此外,印度不但是世界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武器生产国之一,能自行制造作战飞机、直升机、先进的雷达、驱逐舰等主战设备。印度不但是亚洲惟一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而且去年又宣布说将自行研制航空母舰。在核问题上,印度坚持保留核选择权,并不顾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在1998年5月进行了5次核试验,一步跨入“核国家”行列。
迅速膨胀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使印度成为去年全球外交舞台的一颗“新星”,先是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印度并宣布和印度建立“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经济上有成效性的”新型关系。继而日本首相来到印度,双方宣布建立全球性伙伴关系。2000年10月初,接踵而至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印之间要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不过那时的瓦杰帕依还不可能料到,进入21世纪的头一个共和国日,印度竟迎来了一场地动山摇的大地震。
大地震:祸实福所倚
大地震不但在新千年伊始给瓦杰帕依政府当头一声棒喝,而且还让人联想起了瓦杰帕依坎坷的从政经历。尽管瓦杰帕依才华横溢,就连当年的尼赫鲁总理都对他刮目相看,他其实却是个“苦命”的政治家。1996年瓦杰帕依第一次成为印度总理,屁股还没坐稳就被拉下马来,13天的总理不但创印度历史上总理执政的最短纪录,而且成为当时笑谈,真是既丢官又丢人。事隔两年(1998年3月),前度刘郎的瓦杰帕依再次坐到总理宝座之上,但他一意孤行,上台才两个月就领导新政府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引发国际反核大地震。到了1999年,“火药味”十足的瓦杰帕依再一次让印度陷入众矢之的的境地。当年4月,印度接连试射短程导弹和中程导弹,导致印巴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就在这个时期,瓦杰帕依政府高官还多次明里暗里攻击中国,诬称中国“对印度构成威胁”,为印度扩充军备寻找借口。与此同时,瓦杰帕依政府对印度老百姓的生活漠不关心,上台后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之上,反而把金钱虚耗在国防开支上,从而引起国内人民的不满。于是朝野矛盾日趋激化下的瓦杰帕依政府在当政13个月后自吞苦果再度“下课”。
从印度首都新德里前往泰姬陵,新修的印度2号国家公路平坦宽敞,似乎代表着印度近年的经济状况,但是如果走下2号公路,另几条同是国家级高速公路的路况竟与之有天壤之别,路上不但机动车、兽力车、人力车混杂行驶,而且路面年久失修,大坑小洞不绝——陈旧的基础设施与捉襟见肘的财政告诉人们: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印度,先天不足的印度要想成为世界强国,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印度想发展,首先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据印度官方和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数字,印度人口正在以2%的速度增长,如果这个增长速度得不到控制,这个南亚国家将在2040年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据印度官方统计,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印度至今仍有1/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属世界贫困国家之列。人口过度膨胀,贫富分化悬殊,有资料统计,印度越来越多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占总人口20%的穷人只占有印度家庭财产和总收入的8%左右,而占总人口20%的富人却占有近一半的社会财富,这严重影响普通百姓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将对印度持续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印度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固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管理方面存在漏洞,许多实惠并没有落到老百姓腰包里。例如前面讲过的“绿色革命”,纸上的数字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印度农村的现状,总体上说,印度政府对农业部门相对忽视,即使通过“绿色革命”,投向农村的资金还是明显不够,再加上政府投资大多以农业补贴形式下发,这些补贴往往又肥了富裕的新老地主和农场主,对于缺田少地的农民来说并无益处。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放下手中的农具拥进城市,沦为城市贫民。再有,印度虽有1.8亿公顷的可耕地,但印度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如果按照目前2%的人口增长率来计算,印度的粮食增长未必能赶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数十年的“绿色革命”已经使印度粮食生产达到极限,不少农田土地已经板结僵化,印度农业发展后劲不足。所以说,一个成绩的背后往往掩藏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如果听之任之,一味陶醉在统计数字里面,现在的“福”在将来就可能演化成“祸”。
事实上,说印度外强中干可能过于刻薄,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最反映国家实力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印度的统计数字都低于世界平均指数。世界经济论坛排名显示,在最具经济竞争力国家中,印度只居第49位。一些著名经济评论家因此指出,按印度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即使要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至少也要苦练20年“内功”才行。古吉拉特邦大地震发生后,地处地震中心的印度地震监测网报出的震级竟与中、美、法三国报出的震级相差整整一级(印方曾长时间强调自己测的数据是准确的,即震级为6.9级),事后好久人们才得知,原来印度的震级测定仪最高只能报到6.9级!
中国有句古话,叫“得天下易,守天下难”。这应在瓦杰帕依身上也再合适不过:瓦杰帕依上台时总是麻烦不断,挑起印巴军备竞赛,弃百姓利益于不顾,以致被老百姓掀下马来——这大概是觉得坐稳江山有恃无恐的心态使然。而他成为看守内阁总理后,反而因为要重夺江山而小心翼翼,踏踏实实为印度人、为解决印巴冲突做了几件实事,居然能够再度成为印度总理。如今,印度政府在实现强国梦的途中迎面遇到了地动山摇的古吉拉特邦大地震,对他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G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