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分析

时间:2024-04-24

马莉

摘 要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同时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加强内部控制工作、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成为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的关键举措。目前事业单位在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促进自身发展的有力措施,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全面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为社会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本文研究讨论事业单位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建设

一、事业单位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

(一)保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

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大多都来自政府财政部门拨款,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以预算为基础,资金管理为核心工作,依靠内部控制制度完成经济项目,最大限度地保证事业单位的资产、资金安全,及时发现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保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

(二)有利于防范风险

事业单位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根据业务开展流程,明确单位内部实际参与部门各个环节负责人信息的传递,财务部门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收集记录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财务信息,并全程监督,严格规定内部资金的使用,准确识别业务开展中的风险,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三)提升内部资产的使用率

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加强对内部资金的管理,避免出现违规行为进而导致单位资产损失。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合理安排其具体用途,减少资产的浪费闲置情况,提升资产使用率。

二、事业单位建设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正确认识

现阶段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对内部控制的更深层含义的了解较少,使得内部控制工作效率较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也较为缓慢。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而且缺少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偏向于选择传统的管理方式解决问题,这使得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流于形式,并未起到实质性作用。

(二)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而言,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不够完善而且后续执行力度不足,阻碍了内部控制工作发挥作用。比如单位在开展资金管理时缺少完善制度的约束,财政资金挪作他用的情况时有发生。[1]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关于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完善,单位内部重视资产采购而轻视管理,资产的保存、转借、维修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事业单位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工作交给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了解过于片面,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不够全面,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面临较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是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但是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浮于表面,而且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市场环境、国家政策条例的了解不及时,无法在最短时间内察觉风险,事业单位未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内部信息的披露程度不足,风险防范能力较弱。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涵盖的内容较多,容易诱发风险的因素较多,风险防范能力不足会导致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受到严重的影响。

(四)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

从大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现状来看,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是事业单位在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监督与评价机制不完善,使得事业单位对自身的内控体系没有全面详细的了解,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应不及时,而且对员工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事业单位的内控缺少评价,内控目标、完成进度、效果都无法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也不能及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被及时解决,长此以往,会给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带来较大的威胁。

三、事业单位改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

(一)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事业单位需要提高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工作,明确内部控制对单位经营活动的具体作用。[2]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系统地学习内部控制相关的专业知识,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打下基础,同时除了领导人员需要加强学习内部控制知识之外,单位其他员工同样需要了解学习内部控制,以便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工作,加快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政府政策,有针对性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适用于单位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针对的内容应该涵盖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制度需要体现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尤其是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的工作要泾渭分明,独立完成本职工作。事业单位中内部审批授权工作较为重要,应完善相关制度内容,明确划分审批授权范围、审批流程以及具体负责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同样重要,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完善的制度的支持下,提前规划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完善相关流程,加快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事业单位还需要针对资产管理设置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内部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把控资产的采购、存放、转借、养护以及处置等环节。内控制度中还需要完善会计控制管理制度,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和财务报告编制水平,有效提升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三)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事业单位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改进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事业单位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变化,结合自身在风险防范方面的不足,实施有效措施,全面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内控工作者能够高效地完成内部审计监督等工作。内部控制相关工作者需要明确事业单位自身的管理方式以及行业环境,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首先要考虑这两个方面。另外,内控工作者要严格审查开展经济业务活动所签订的合同,深入分析合同中的细则,尽量避免出现权责纠纷的情况,进而提高单位的风险防范能力。

(四)健全内控监督评价机制

事业单位在完善监督机制时,要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部门应由专业的审计工作者负责,审计工作应该和财务工作相互分离,并且要严格规范审计行为,对审计工作者开展专业培训,使其明确自身职责和义务,更好地完成对单位经济业务的监督。[3]另外,事业单位需要划分审计部门的职责,合理安排其职责和权利,为内部审计完成监督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事业单位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评级机制同样重要,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资源的使用率以及群众对单位服务的满意程度都是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内容,事业单位需要完善评价机制,通过评价结果了解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状况,从而精确地对其进行调整。

(五)加强内部信息沟通

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以促进单位内部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工作失误,提升工作效率,通过信息沟通,及时发现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解决措施。事业单位的领导能够在系统中了解内控体系的建设现状,单位员工也能够通过系统中的信息数据,更好地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

四、结语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落到实处,而不是表面工作,内控工作者需要不断解决在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内控工作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快事业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为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

参考文献

[1] 何永梅.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7).

[2] 刘咏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以烟台市交通运输局为例[J].商业会计,2017(17):95-98.

[3] 李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與应对策略之我见[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