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4-04-24

黄小龙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企业数字化的轮廓已经逐步清晰;加之“营改增”以来,税务“金三”系统的逐步完善,为降低风险,企业越来越注重信息化建设。建筑行业作为基础数据庞杂、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传统行业,也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各种方式围绕公司的业务特点及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纷纷开始布局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使自身在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优势地位。然而,建筑行业内各企业间的管理模式差异较大,加之现阶段基于本行业的信息化产品没有标准可循,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体职工通力合作共同參与,使其不断得以改进与优化。本文就建筑施工企业在分步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产品选型、信息化制度建设、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业务数据标准化及业财数据间转换等相关问题产生的成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就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 建筑企业 信息化建设 项目管理

一、前言

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的管理核心内容,也是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项目实施周期长、财务核算复杂、管理涉及面广,加之项目基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项目数据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具有分散性、不确定性、随意性等特点,依据这些数据编制的财报往往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模式往往都是通过相对成熟的财务信息化传导,进而推动业务信息化的建设。业财信息化建设不同步从而导致业财数据融合性差,项目财务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用于前端业务数据,通过人工转换为后端财务数据。因此,加快推进建筑行业项目管理业财一体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业财信息交换的准确率,而且有利于加快财务人员的管理转型。然而,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业财数据共享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产品选型部署、管理制度流程梳理优化、信息化人才培养、数据共享标准的制定等一系列的过程,因此需要按照既定的方案和步骤,逐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基于现阶段大多数建筑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都是总部机关加项目的两级管理模式,本文仅就建筑企业在该管理模式下分步实施业财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及处理对策进行阐述。

二、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成熟的基于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信息化产品

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就是需要与本企业管理模式的要求相匹配,而信息化实施过程又相对较长。以笔者所在集团公司为例,公司既承揽总承包工程项目,又承揽专业分包工程项目。总承包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结算周期长,签认洽商事项多,项目管控以过程管控为重点,而专业分包工程项目施工周期短,项目数量基础多,项目管控主要以结果管控为重点。同时,集团总分包项目间还存在内部协同的关联交易。由于现阶段缺少能够涵盖建筑施工总分包项目业务管理模式的信息化产品,因此企业在信息化产品的选型上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分阶段、分模块实施的过程,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分步实现的目标及产品模块间的相互衔接。如若选型失败,企业信息化之路不仅将面临高企的成本费用,而且也会严重打击管理者坚定信息化管理的信心。

(二)基于线下的项目管理制度无法满足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制度建设对每个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大多数企业也都会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及管理模式制定与之匹配的管理制度,并在该制度体系保障下使得公司朝着目标前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涉及专业广泛,管理制度大多以公司总部专业管理部门发布相关制度后,在公司层面进行汇总从而形成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形式存在,用于规范项目的日常管理。然而,在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那些基于原有管理模式下的制度已无法适应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有的甚至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虽然企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运行需要制度保证,但出于信息化建设大多是由各企业的信息部门牵头建设,其他专业部门往往都是被动适应,因此在信息化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各业务部门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而由信息部门发布的相关制度往往侧重于信息技术、操作规范等内容,对业务涉及程度较低,造成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初期新旧管理制度的融合性、衔接性较差。因此,企业必须设法打破管理制度间的壁垒,才能有效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另外,信息化分阶段实施过程中,为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通常会存在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管理或同步或交替进行的状态。在这种混合的管理模式形态下,企业制度往往涉及较少,进而导致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常常出现数据系统线上线下不一致的情况。

(三)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匮乏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管理型、研究型、开发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企业既要有懂信息技术、具有前瞻性决策能力的高端领导人才,也要有能从事简单重复性、基础性工作的低端技术人才。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各个岗位、各个层次的人员的协同合作。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员工整体的信息化意识相对薄弱,更谈不上基于信息化思维方式的管理理念。在习惯于传统侧重于经验的项目管理思维方式下,企业领导在信息化建设中对技术工作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在信息化建设初期业务人员不懂财务,财务人员不了解业务。技术人员既不懂财务也不懂业务是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中真实的写照。

(四)业务数据涉及广泛且标准程度低,难以转换为财务数据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质上是企业标准化、数字化的过程,一般来讲需要一定的标准化才能搞信息化,反过来信息化对标准化形成倒逼作用。建筑施工企业业务数据基础庞大,标准众多,从项目前期的组织策划,到项目实施阶段的过程管理,再到项目竣工后的验收结算,项目管理中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项目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制定完全统一的业务数据标准难度较大。财务数据来源于业务数据,加之财务电算化已运行多年,相对于业务数据,财务数据标准化程度、规范程度更高。然而,由于各企业的核算模式不尽相同,业财数据间的转换也缺乏标准可循,大部分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这种转换往往还都停留在人工转换的模式,并没有真正形成业财一体化,只不过是业务信息化和财务信息化。因此,业财数据间的转换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应着力解决业财数据转换问题,以避免形成信息孤岛,从而影响企业业财一体化的进程。

三、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基于施工企业管理模式下的信息化产品选型

企业应首先明确通过信息化建设以取得企业管理的目标效果,其次需要结合自身管理特点,经过充分调研以审慎选择信息化建设实施模式。目前,信息化建设实施模式主要有完全由专业公司开发、企业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3种方式。由于完全由专业公司开发方式企业成本较高,专业开发公司对行业运行及管理模式了解程度不高,后期运行维护支持不确定性高。而企业自主开发方式基于建筑行业自身特点,信息化人才储备相对匮乏,技术能力薄弱,往往并不具备大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能力。因此,建筑企业普遍采用基于行业现有的标准信息化产品加个性化需求二次开发的合作型开发的方式。该方式下,开发行业标准产品的公司一般技术实力雄厚,而且对行业管理特点了解程度较高,企业自身二次开发的成本可控,后续实施运维预期稳定。这已成为建筑行业选择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首选方式,更重要的是,建筑企业通过上线标准产品,可以接触行业管理前沿方向,并在短时间内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此外,信息化建设在产品选型后,应该基于信息化产品的特点,设计企业信息化部署的步骤,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上线业务模块的计划,同时应明确每一步骤实现的目标。对于那些需要功能性开发的业务,也需要制订详尽的开发方案,以避免因软件功能缺陷而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二)制定保证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转的相关制度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同样离不开制度建设。在调研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案例中,发现不少企业不是未针对信息化要求制定相关制度,而是将原有的制度硬套入信息化建设中,从而导致制度无法满足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信息化制度建设应围绕保障企业数据链条畅通,实现业务部门及财务部门数据共享为目标。各专业部门应针对信息化管理的特点重新梳理、优化本部门发布的相关制度,使之满足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对于信息化管理制度,还需注重专业部门制度间的衔接部分,以往企业制度对此部分涉及相对较少,各部门间又不存在隶属关系。因此,为保障信息化建设正常运行,企业应由公司领导挂帅抽调各业务部门骨干,站在更高的企业层面制定跨越业务部门的制度,结合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及公司管理的规范。从制度上明确各职能部门所管控的数据权限,明确审批时效,使企业业务数据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存在有效管控,以保证数据在系统中的及时性、可靠性、唯一性。

另外,信息化制度建设还应该考虑到信息化建设分步实施的特点,在不同阶段需要及时制定与之匹配的制度,以确保信息化管理在尚未全面覆盖企业运行的阶段,能够与原有管理模式有效地衔接。

(三)着眼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建筑行业属于传统行业,企业此前涉足信息技术较少,信息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因此,建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上应加快转变思维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人才引进的方式以快速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支撑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由软件实施团队从企业内部业务、财务、信息等相關部门抽调精英骨干成立跨企业的实施团队,负责跟进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以弥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初期信息技术实力薄弱的缺陷。

信息化人才指的不应该仅仅是信息技术人才,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复合型人才的参与。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应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保持同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企业内部实施团队成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又可以将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在本部门加以传授,进而加快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的步伐。

此外,还需加强针对项目基础管理人员开展信息化管理相关内容的培训,应结合信息化建设时间节点及分阶段实施目标的要求制订详尽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尽可能翔实,以满足每个阶段信息化系统建设及运行的要求。

(四)规范业务数据中与财务相关的数据标准,以实现业务财务数据的转换

业财数据的融合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体现为业务系统将业务数据录入,经过审批后转换为会计凭证。各种与经济数据有关的数据通过此方式归集至财务系统,最终形成财务报告,即财务数据,通过财务分析结果以提供给企业决策相关信息。因此,业财融合的前提是数据的标准化。建筑行业区别于制造业的基本特性之一,就是有相当一部分数据无法做到标准化。建筑行业财务核算并非囊括所有的业务数据,因此我们只需将那些需要转换为财务数据的与经济业务相关的数据进行规范,实现这一部分业务数据的标准化,以满足转换规则,进而实现业财融合。

数据标准化同样也是一个分步实现的过程。由于建筑行业数据的特点,一次性将符合要求的数据全部标准化,带来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不能为了实现数据的标准化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企业应根据信息化进程的实施步骤,分步完善业务数据标准化,本着哪个部分能够满足标准化的需要,就上线哪个部分。

基于财务数据的特点,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在数据标准化建立过程中应采取财务数据标准化带动业务数据标准化的方式,当这部分业务数据实现标准化的时候,业财数据也就实现了融合。

四、结语

建筑企业信息管理业财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各阶段难以跨越。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领导不仅要有重视的意识,更需要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各阶段需要完成的目标与效果,同时还应建立与信息化建设各阶段相匹配的规章制度、信息化操作规范。在分步实施过程的各阶段,应统筹考虑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管理的衔接,以免出现顾此失彼,为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活动带来不良的影响。企业需要根据公司不断发展的脚步及业务特点,不断优化信息化系统,以使企业管理相关的制度能够有效地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去。

通过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施及现阶段的运行,数据在不同业务环节的相关性及制约性,最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干扰因素,以使得财务数据最终均能够得到业务数据的有效支持。这在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同时,能够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为北京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延滨.业财一体化在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运用方法及优化对策[J].金融经济,2019(16):126-130.

[2] 韩丽霞.对建筑业业财一体化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19):231.

[3] 张鑫凝.财税信息化管理应用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7(16):9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