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 要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竞争日益加剧,新媒体的迅速推广给企业危机沟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也为企业危机管理创造了新的转机,提供了有效应对危机的多元平台,加强了对公众舆论的引导,进而提高了企业危机沟通效率。因此,企业应在危机沟通管理的各阶段充分考虑新媒体的特点及影响,合理调整危机应对策略,以提高危机沟通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关键词 新媒体 危机沟通 危机沟通管理 企业管理
一、选题背景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新媒体以其特有的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形式多样化、交互共享性强等特点逐渐取代了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传媒格局产生了颠覆性改革。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了诸多风险。如何有效进行危机管理,事关企业的存亡,有效的危机沟通可以削弱企业危机的冲击,并存在化危机为转机甚至商机的可能。新媒体的迅速推广给企业危机沟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時,也为企业危机管理创造了新的转机,提供了有效应对危机的多元平台,加强了对公众舆论的引导,进而提高了企业危机沟通效率。因此,企业应在危机沟通管理的各阶段充分考虑新媒体的特点及影响,合理调整危机应对策略,以提高危机沟通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二、理论研究
(一)新媒体及其传播特点
新媒体(Emerging Media)是在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及电子终端等渠道,集合数字、网络、移动等多项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形态,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媒体传播形态,是一种数字化的新型媒体。同时,新媒体又被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传媒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扩散应运而生的新兴产物,其以特有的优势迅速吸引了大众的注意,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新媒体是能够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实现对等交流,集海量性、交互性、共享性、即时性、多媒体性、超文本性、个性化和社群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最大的特征就是海量性,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传播速度,将信息向五湖四海传播。公众可以对其感兴趣的事件或话题发表自由言论,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互动,不受外界制约,有效地实现了信息的共享性和即时性。虚拟社群、团体也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出现,人们可以有选择地加入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社群组织。
(二)企业危机沟通管理
危机沟通是企业进行危机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为了化解危机和避免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换句话说,是企业陷入危机时,为回应公众的态度而从事的防御性话语活动,旨在对危机的事实进行澄清或做出解释说明,以消除公众的质疑,改观公众的态度,修复企业的形象,减小危机对企业的损害,转危机为机会。
企业危机沟通管理是在明确危机沟通目标的前提下,采取恰当的沟通技巧和策略,并对危机沟通整个过程进行把控,取得最佳危机沟通效果的行为。危机沟通管理工作不应只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才予以补救,而是要贯穿企业与相关利益者在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中的沟通,包括危机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每个阶段,帮助企业削弱所受到的危机冲击。危机沟通与危机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它贯穿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高效的危机沟通可以促成危机管理的成功,危机沟通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履行其职能的催化剂。由于危机沟通在危机管理的所有阶段都需要,所以危机沟通是危机管理的基础,作为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需要对危机沟通进行有意识的管理。
(三)企业危机沟通管理模型
企业进行危机沟通的对象包括引发危机、涉及危机、传播危机和受危机影响的组织和个人,可以大致划分为企业内部员工、公众、媒体、政府机构及相关中介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必须与其所有的沟通对象做好沟通,否则会影响危机沟通的效果,甚至加剧危机的发展,导致出现更多的麻烦和问题。根据企业危机沟通中信息的传递,可以将企业危机沟通划分为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内、外部沟通,会加剧危机的发展,甚至阻碍企业的成长。同时,要在危机沟通的各个阶段,发挥沟通的有效性,才能实现危机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必须坚持危机沟通原则。公关专家游本昌提出的危机沟通基本原则(5S原则)即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 the Matter)、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速度第一原则(Speed)、系统运行原则(System)、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
为了判断危机沟通管理的时段,可以将企业危机沟通任务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预防阶段、反应阶段和恢复阶段。预防阶段,企业要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提前成立危机管理团队,制定行动计划,为危机发生后及时采取行动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各信息传播平台上媒体、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度、评价、态度及意见。反应阶段,企业的任务是在公众有所质疑和分歧时,对危机进行确认,判断信息来源,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信息分析,甄别危机,做好危机分级,整合危机信息,拟定合理的应对预案。当危机被适当控制或基本解决时,企业不应放松警惕,要对危机进行经验总结,评估危机沟通各过程的效果,还应进一步制定企业危机沟通恢复计划,继续采取相应的企业形象提升措施,将相应的信息发布到网络平台,在公众心目中塑造起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这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根据前文对企业危机沟通管理阶段任务的研究,可以梳理出企业危机沟通管理的大致模型如图1所示,可以帮助企业清晰地开展危机沟通管理工作。
三、新媒体视角下企业危机沟通管理
(一)新媒体对企业危机沟通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已呈现出大众“麦克风”、形成全媒体格局、各阶层网上平等对话、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信息源和民众利益表达的第一通道等特点。结合新媒体特有的传播特点,信息实时快速地传播,给企业危机沟通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1.最快、最广地传递危机沟通信息。危机发生时,企业如果在第一时间将正面回应发布出来,借助新媒体交互式传播,信息就会被快速传递,对于危机管理者而言,无疑是一次最低成本的危机沟通活动。企业率先掌握主动权,同时做出战略性引导,让事件往企业希望的方向发展。
2.协助危机管理者做好危机预警和恢复。在新媒体时代,每每发生危机事件,都会在公众平台引起火热的讨论,如微博热搜话题,参与讨论在无形中拉近了讨论者自身与危机的距离,其会在潜意识里产生类似危机的警惕性。大多数危机管理者需要借助新媒体对危机做出反应,采取恢复行动。
3.大幅度改善企业的形象。企业为增强自身竞争力所采取的危机沟通行为,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很大程度地改善了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例如,2008年王老吉为汶川地震捐款1亿元,积极响应抗震救灾,使王老吉声名大振,大幅提升了王老吉的企业形象。
4.提供危机沟通评估信息。危机发生后,除了传播危机事件的信息,还会有大批专家或者学者对危机事件发布评论和意见,在新媒体共享平台上与大家互动和分享,部分与专家学者存在分歧和误会的公众,会通过专家、学者的评论改变自己的看法,有益于危机管理者在危机管理中评估处理结果。
5.增大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公众个人渠道的信息发布自由,可能因为一些特殊情景对企业存在误解或认知上的错误,其发表的言论会影响其他受众对企业的看法,从而加大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6.扩大危机的传播规模。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渠道广泛,一旦发生企业危机或重大危机事件,信息会迅速传播至民众,会以无可比拟的速度转播,很大程度地扩大了企业危机的传播规模。
7.减少危机处理的反应时间。危机发生后,信息快速传递,企业对危机发展的把握程度远远不及其信息在新媒体上的传播速度。危机事件爆发存在偶然性,当危机发生时,任意目击者将事件现场情况以照片、视频等形式上传至新媒体传播平台,危機立即爆发,企业还来不及做应急反应,就已经身处危机漩涡。
8.加强危机的破坏性。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大规模扩散,增大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和传播规模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危机的破坏性。当危机被公开,在新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时,很多网友虽然并未涉及危机,但仍会受其影响,对该企业有一些较负面的印象,从而对该企业的发展有所阻碍。
(二)新媒体视角下企业危机沟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对企业危机沟通管理的影响,给企业危机沟通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在不同的危机面前,管理者若未认清危机沟通管理阶段,未按照沟通原则采取适当的举措,风险就会不约而至。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沟通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对新媒体的认知不足,未充分利用。企业对新媒体的认识存有偏见和不足,没有意识到新媒体的相关特点给危机事件带来的威胁和机遇,在面对危机时,也未充分利用新媒体来采取危机沟通措施。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这对于危机沟通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失误和弊端。
2.危机意识匮乏,信息流通差。当危机发生时,企业管理者的危机意识不强,信息沟通不畅通,没有及时做好与各危机沟通对象的合理沟通,造成信息传递有误,从而引发公众舆论和危机,给企业带来严重威胁。在公众言论自由、信息交互共享的时代,企业的信息得不到有效流通,就不能对危机作出及时的处理和控制,也会因为信息的流通受阻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猜疑,从而使得企业的信誉度下降,面临巨大挑战。
3.危机沟通反应迟钝,主动性不强。新媒体快速、广泛的信息传播特点,使得企业爆发危机的可能性更大,传播规模更广,破坏性也更强,但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新媒体背景下的新挑战,仍然以传统的危机沟通方式解决问题,等到危机爆发甚至带来更大损失时,才想到新媒体环境下应该采用新的沟通方式,但已然错过了最佳的危机沟通时间。第一时间回应危机的真相,是避免事件不断恶化的有效途径,但很多企业则采用一种“鸵鸟心态”,在危机爆发时,选择拖延、隐瞒或回避,存在侥幸心理,希望事情可以就这样过去。然而,在危机出现时选择逃避或沉默,只会让事情发展得更坏,甚至带来难以想象的结果。
4.危机反应过度,缺乏灵活性。危机沟通需要企业在危机发生时做出迅速反应,但也要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后再采取恰当的行动。在现实中,企业管理者常常出现“谈危色变”的现象,尤其对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传播更是不知所措,会被一点点风吹草动弄得草木皆兵,结果适得其反,将一件本来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弄得满城风雨。
5.责任承担意识弱,积极性不足。危机爆发时,在未证实事情真相前,企业需要以主动承担责任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企业如果在危机沟通过程中没有勇敢承担责任,会给危机解决带来负面影响。同时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特点和互动性,对企业在处理危机时承担责任的主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企业危机沟通管理的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在进行危机沟通时,除了需要遵循基本的沟通原则,还需要对上文提到的几个问题加以重点关注,因此,提出以下改进和完善策略,供企业开展危机沟通管理时参考。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积极更新沟通方式
随着新媒体的推广和普及,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给企业危机沟通带来威胁,又提供了契机。新媒体会将危机信息以最快、最广的速度传播,减少企业的反应时间,增大对企业的破坏,但同时以其互动性显著、传播时效性强和受众广等特点,为企业提供了回应危机的平台,企业可以借助新媒体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自身对危机事件的态度、所采取的处理方式等,并发挥网络舆论的作用,提升企业形象,顺利解决危机。企业需要合理地认识新媒体及其对危机沟通的影响,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制定有效的危机沟通策略,进而帮助企业摆脱危机,恢复企业的形象,发挥好新媒体的社会沟通功能,努力化危机为转机,巧用新媒体推广公益事业,提升企业信誉和形象。
(二)增强危机防范意识,保证沟通信息流畅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新媒体时代,等到危机爆发之后再做出相应的应急反应时,往往存在滞后性,不能很有效地化解危机,这就需要企业“未雨绸缪”,在危机出现之前增强危机防范意识,建立专门且快速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保证企业可以全面考虑新媒体背景下危机会出现的多种可能情况,并提前做好应对计划和策略,安排部署人员和工作。同时,企业必须做好与企业内部员工、公众、政府等各方的沟通,保证企业信息流动的多向性和畅通性、信息交换的自由性和流动性、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等。
(三)保持危机警惕性,迅速做出适当反应
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企业不得不随时提高警惕,抢占把握危机主控权的先机。当危机发生,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传播,不出几分钟就会传遍大江南北,如果传递的是错误信息,对企业而言无疑是致命的伤害。因此,要求企业保持高度的危机警惕性,在危机爆发之初及时识别危机,做出有效、合理的反应,控制危机的蔓延,为化解危机奠定基础。
(四)理性对待危机,灵活回应,化危机为转机
在新媒体时代,企业有时会出现“谈危色变”的现象,危机发生时慌了手脚,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有时会有在面临外界怀疑和误解时,想要出面“澄清”的强烈冲动。事实上,这些过度的反应都是危机沟通的大忌。企业在面对危机时,要理性认识危机,切忌反应过度,要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甄别,判断危机的形势,要就所处的环境、背景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巧妙地将危机变为转机。
(五)重视公众利益,勇于承担责任
通常由于一些特殊诱因,企业的危机事件会使企业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受到影响,引发公众对企业的质疑和不信任,因为新媒体时代公众言论自由,舆论广泛传播,致使危机爆发。企业要想解决危机,首要任务是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勇于承担责任,寻求公众的支持和信赖。此时的责任有两种,一种是该危机受外界假象影响产生,并非企业实际责任,此时企业要勇于承担公众的质疑,提供有力证据澄清事实,进而恢复企业的形象,还有一种是危机由企业自身原因引起,可能是产品质量、操作不当等,这时企业应该勇敢承认错误,承担所有责任,公开、有诚意地道歉,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制定补救策略和改善方法,在危机解决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挽回企业形象等。
总之,良好的危机沟通是企业规避危机、化解危机的最重要途径。在新媒体背景下,企业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树立危机防范意识,保持危机警惕性,考虑到新媒体特点对危机沟通各阶段的影响和作用,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理性对待危机,采取灵活的危机沟通策略,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从而赢取公众的支持和理解,快速化解危机,恢复并提升自身的声誉和形象。
(作者单位为四川大学)
[作者简介:徐晓婷,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战略与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香桦.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機沟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19):12-36.
[2] 孔德勋.危机沟通策略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5
(09):67-70.
[3] 李志祥,刘铁忠,陈妍.危机管理专题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4] 褚吉瑞.企业公共危机中的有效沟通与管理[J].现代企业,2015(07):14-15.
[5] 黄锐.民族地区企业危机沟通管理策略研究[J].人民论坛,2012(08):142-143.
[6] 刘琮洁.企业危机沟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23):144.
[7] 陈华敏.危机沟通的有效性研究——以丰田汽车为例[J].企业导报,2011(05):113-114.
[8] 佟永树.浅议企业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的有效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2011(06):5-6.
[9] 张文仙.企业危机沟通策略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10(04):27-30.
[10] 张丽.企业危机管理中的沟通策略[J].科学与管理,2009(04):51-52.
[11] 吕书梅.企业如何做好危机沟通[J].机械管理开发,2009(01):120-124.
[12] 王宝成.企业危机管理中的沟通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06):71-72.
[13] 周永生.现代企业危机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4] 赵冰梅,刘晖.危机管理实务与技巧[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
[15] 郭惠民.危机管理的公关之道[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