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 要 物理学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称为杠杆。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杠杆的重要性。在经济领域,金融杠杆是指能放大投资结果的工具。通俗地来讲,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成本来实现尽可能多的收益。金融杠杆不仅是一种投资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债务的扩张。在经济形势向好的情形下,通过金融杠杆一方面会使收益率有较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所承担的风险也会越大,因此当经济下行的时候,亏损也会很严重。所以,金融杠杆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放大了收益,而且也加大了风险。
关键词 金融杠杆 经济金融 实体经济
金融杠杆本身就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金融市场,也体现在实体经济中。例如,一个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追求更多的利润,就需要一笔较大金额的资金。企业可以通过一定比例的融资,并以扩大生产后的收益为保证以获取更多的资金,从而实现企业的升级和调整。更为典型的例子体现在房地产上,年轻人经过几年的积累,有了一定的积蓄,把这些积蓄作为首付款,并以未来的收入为担保,从银行分期贷款来提前获得房子的使用权。当然,金融杠杆的效用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大的方面,如国家的经济建设、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以及技术改造;小的方面,如个人的日常消费信贷、住房的购买和股票的投资,金融杠杆在其中都发挥着或大或小的作用。适度的杠杆是推动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有效发展方式之一,同时也可以增强二者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适度的金融杠杆是必要的。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中都存在杠杆率过高的问题,而且这两个领域的高杠杆又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高杠杆带来的负面效应会使得国内资产出现泡沫、企业过度负债,并且会进一步造成货币贬值和加大资本外流的压力。从前些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到,高杠杆率会给一国的金融体系乃至经济环境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去杠杆虽然是痛苦的,但又是必须进行、不可避免的。
高负债、高杠杆造成的局部投机需求或者虚假需求使资产的市场价格脱离了资产的内在价值,由此出现的资产泡沫使得资产价格过度膨胀。而一旦资产泡沫增加,又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投机之风,高杠杆率资金的大额流动也会引发一系列的宏观金融风险。这些资金以追求高报酬为目的在金融市场迅速流动。过快或过度的资本流入都会导致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局部过热或者过冷现象。资本逐利的本质是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得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一旦这些追求高利润的资金用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上,就会进一步推高房地产的价格,并且股票的价格也会随之上升,资产泡沫加剧,进而造成市场的投机之风愈演愈烈。在经济形势向好,政策宽松的情况下,房价也会随之上涨,这样无论怎样加杠杆都是能挣钱的,不会有损失。一旦遇到政策调整,经济形势开始趋缓和收紧,房价就会下降,人们因为恐慌而抛售房产及其他金融资产,接踵而来的是其他毁灭性的连锁反应,都会导致资产泡沫破灭。而这些又会给金融市场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危害和风险。
资产泡沫的破灭,伴随而来的就是货币貶值的压力和资本外流的风险。一方面,资本的流出会影响外汇市场的波动,在外汇市场需求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资本净流出的增多,自然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从而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另一方面,资本的流出就相当于从国内经济中抽走了流动性,加大了企业和地方政府从银行等渠道融资的难度,使得融资成本推高,这也就放缓了经济的增长速度。在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居民会对经济以及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丧失信心,产生恐慌心理。储户从银行挤兑存款,银根抽紧,较小规模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出现问题,从而出现倒闭或者停业的现象,并最终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货币的信用危机。
高杠杆的负面效应还表现在企业的过度负债和低效率的资本配置方面。从实体经济的角度分析,适度地加杠杆可以为企业在进行扩大生产、经营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保障,只要企业把杠杆率和负债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企业的利润也会相应地增长,使得实体经济得到长足而稳定的发展。企业的高杠杆率也可以理解为企业的高负债率,过高地加杠杆会使企业的负债率增加,并随之承担更多的风险。当债务到期后,企业不仅要归还本金,而且还要支付高额的利息,这样企业的利润率会相对下降。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必然会把资金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从而使得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被挤出,资金的配置出现扭曲,造成重复的、低效的资本配置。并伴随着企业债务的风险加大,经济不断下滑,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增加,导致债务链、担保链和整个产业链的连锁风险扩散和蔓延。
金融领域高杠杆的形成原因是多样的,但是去杠杆的措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如收紧流动性、加强金融监管和升级宏观审视框架等措施来加以控制。从2016年年中开始,上海同业拆借利率的短期利率走势就开始逐步提高,短期的银行同业买卖汇率增长幅度已经超过了70个基点,资金的成本也逐渐提高。这充分说明,因为高杠杆的存在,政府已经意识到同业存单和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并开始逐渐收紧银行同业间的拆借和银根。另一方面,为了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政策频发,指示各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强风险控制,彻查各种变相的信贷投资和影子融资,从而降低杠杆率,稳定宏观经济。在配合上述两种措施的同时,中央银行也部署了改进合议贷款管理等措施,从2016年开始实施宏观审慎评估有关工作,将从单一信贷扩大到广义信贷,并从宏观审慎的角度控制并规范相关金融机构的行为。简单来说,实施宏观审慎评估的有关工作就是为银行系统评分的体系,得分高的银行就会给予奖励,反之也会有相应的惩罚手段。endprint
通过收紧流动性、加强金融监管和升级宏观审视框架这三项措施去杠杆,充分说明政府对去杠杆的重视,而且去杠杆也不是一项短期的、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中长期的、有难度的工作,需要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审慎地进行规划和调整。这几项措施的实施是相对温和的,因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但是最终都会发挥效用。随着实体经济开始去杠杆,那些产能过剩的钢铁、煤炭行业都会陆续被压缩和消减,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利润率。当然在减能增效的同时,政府也充分认识到这些做法会对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带来冲击,所以在财政上也会有相应的倾斜措施来降低对劳动力的冲击。实体经济去杠杆还体现在政府处置不良资产的决心,通过债转股、证券化和资产管理等方式来处置不良资产。把资金引向更有效率的实体行业,通过去杠杆,让实体经济的财务成本和财务负担降下来,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并提高资金在实体经济中的周转效率,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的发展。
金融和实体经济领域高杠杆率都是相互作用、彼此强化的。一方面,金融领域高杠杆率会推高实体经济领域杠杆率;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领域杠杆率的提高又会进一步带动金融领域杠杆率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创新,适度的杠杆率是可行的,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的创新和稳定也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过高的杠杆率会加大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风险,一旦运用不当,就会给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不仅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也会使得整个经济出现衰退甚至萧条。所以,去杠杆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但是也要充分统筹和平衡好金融和实体经济领域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为法兴银行)
[作者簡介:栾军(1983—),女,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胡波.供给侧改革之“去杠杆”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7 (04).
[2] 杨军,高鸿斋.产业“加减杠杆”的国际比较与路径选择[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3] 张苏煜,潘涵,管宇.去杠杆背景下扬州金融支持经济转型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6(11).
[4] 肖林,张明海.中国的债务问题及去化路径[J].科学发展,2016(09).
[5]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徐金伟.去杠杆的逻辑与方式——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 [J].金融纵横,2016(07).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