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王硕
摘 要 本文就当前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调控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对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过剩经济中货币政策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当前形势 货币政策 调控
一、引言
自200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再降低存贷款利率,与此同时,再贷款利率和央行准备金利率也随之降低。这是自1997年以来央行第8次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国家是在用利率的杠杆作用来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央行此次降息的目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扩大内需出口、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消费信贷、增加货币供给量。这些都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能够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愿望是好的,但在实际情况下,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如何值得分析和探讨。
二、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
在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后,2010年和2011年我国经济取得了连续两年的高增长,但进入2012年以后,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紧缩以及周边经济环境的恶化,经济情况不断下挫,全国零售物价出现了负增长。从此,我国经济开始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化,市场也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通货膨胀变成了通货紧缩。这些情况具体表现为:
第一,通货紧缩现象是通过商品价格回落显现出来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多次通货膨胀现象,其中有两次膨胀率高达18%和20%。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从2006年起就开始进行宏观调控,实行了适度的货币从紧政策,从而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使通胀率从2006年的20%降到了6%。从2009年起,央行开始不断降低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使用利率杠杆进行微调。然而,市场物价持续回落,2010年10月首次出现了0.8%的负增长。进入2011年后,商品指数连续出现了负增长,国民经济呈现出明显的通货紧缩现象。
第二,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已经结束。在我国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中,处于停产、半停产的闲置劳动力普遍存在。工人下岗、企业破产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出现了生产力过剩、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连一直稀缺的资金也出现了过剩,国有银行的存贷差也持续扩大,资金出现闲置。这些现象都表现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从“短缺状态”变成了“过剩状态”。
第三,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对620种商品进行调查,其中供求平衡的商品有420种,占商品总量的62%;供大于求的商品有190种,占总量的37%;供不应求的商品基本没有。这些数据表明,在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售商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失衡现象,也说明我国经济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
三、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及原因分析
央行从2001年以来,虽然已经连续8次减低了存款利率,但宏观经济的变化使得货币政策失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堵塞,货币政策实施效率降低。这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内容有关:一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和央行基准利率;二是以买卖政府债券为主的市场业务;三是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而目前这三个工具的作用在通货紧缩的经济状态下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
第一,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限制降息的空间有限。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已降到2.6%,而美联储的基准利率是5.8%。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一国货币的远期汇率是升水还是贴水,取决于两国之间的利差率。虽然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上依然受到严格控制,利率平价还不成立,但以后其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利率差距过大会鼓励资本外逃,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因此,除非国际利率水平下调,否则继续降息的空间会非常有限。
第二,虽然近几年作为增加货币供应量主渠道的银行信贷业务的作用不断削弱,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占有很高的比重。由于受到旧体制的干扰,银行代替财政留下的不良资产,严重的甚至威胁到经济的稳定。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负债结构是迫切需要改善的,以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因此从2009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法人制度一级化。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增强商行总行对个分支机构的控制,还能够抵御地方政府的干预。2010年,要求金融机构开始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商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和風险约束机制也已经形成。2012年,贷款限额控制政策被取消,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也已经得到了逐步的完善。此时,要求银行强行增减贷款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不利于金融业改革的深化。
四、过剩经济中货币政策的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过剩经济和买方市场的背景下,单纯用货币政策刺激内需的方法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并不高。因此,要想保持经济的增长,货币政策必须与其他政策配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
第一,发挥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由于过剩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对启动经济作用有限,为了有效刺激经济,必须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结合起来。2016年下半年,我国政府为了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加了2000亿元的国债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7年上半年,政府继续扩大经济支出,加大投资需求,通过投资减税的方法来刺激民间投入活动。
第二,注意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政策的配合。一方面,市场化利率是公开市场化的基础。对于国债回购市场来说,其与股票相关性较高,短期利率也高,波动也大,如果人民银行依此确定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商业银行将难以被公开会场业务吸引。另一方面,为了使国债期限结构趋于合理,人民银行应该与财政部门进行协调,以增加短期滚动国债的发行,并且要不断完善国债市场化的发行方式。因此,必须进一步规范货币市场,以便推进利率的市场化,为公开市场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在政策操作前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要想控制通货紧缩,政府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时机,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不能取得实效,而且还容易造成经济状态走向另一个极端——通货膨胀。政府应该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要能够预示到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问题。之所以对这次通货紧缩现象控制得较晚,就是因为政府管理层在执行过程中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及时的依据,成了提高货币政策效率的重要一环。
五、结语
除实行上述政策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努力增加居民收入,调节全社会的收入水平。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具体方法可以采用项目投资、智力投资等方式来加大扶贫力度。另外,还要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征收个人所得税,以缩小全社会的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让货币政策真正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作者单位为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姚孝勇.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J].商业时代,2009(12).
[2] 胡斌.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有效性反思[J].上海金融,2009(09).
[3] 鲁政委.关注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变化的多样性[J].中国外汇,2007(1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