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张婷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成渝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区域市场一体化步伐加快。但要实现成渝城市群区域内交通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不断建立,还要进一步创新机制。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 机制创新
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2016年4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其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规划时间为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是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发挥其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契合互动,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有利于保障国土安全,优化国土布局。
一、创新政府合作机制
目前,成渝城市群中仍存在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等现象,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成渝城市群内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行政职能共建,导致政出多门。要想各地区政府顺利合作,就需要统一城市群内的相关政策,保证政出一门。
一是通过国家政府机构的协调,在已有的区域合作基础上建立统筹一体的办公组织,以成都、重庆两省市主导,绵阳、乐山、南充、宜宾、泸州、永川、涪陵、万州等重要节点城市积极参与的成渝城市群建设协调组织,可以形成中央和区域双重协调的区域合作组织模式。
二是建立每年定期召开的成渝城市群市(区)长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集中会议式的座谈,研究决定区域合作规划,协调推进区域合作的重大事宜,并根据合作的新精神调整合作的相关内容。其作出的决策对区域内各政府应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三是在成渝城市群发展联席会议下,设立日常事务处理协调机构和日常事务管理办公室,以便协调推进合作事项,进一步协调有关单位共同起草合作计划书,并及时向相关机构递交合作项目进展报告以及相关建议、意见等。
四是合作双方有责任监督相关主管部门的协商工作和衔接工作的落实情况,在具体项目实施计划提出后,紧随其后的政策修订、详细合作进程、具体工作方案和细节等的落实工作同样不可忽视。这些往往是决定政府间合作项目能否实现的关键,所以对已经达成合作意向的签约合作项目,各合作方有责任继续跟踪和协调落实。
二、创新要素市场机制
此处所指的要素,主要包括信息要素、资源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成渝城市群内各方应该及时交换相关的经济数据和重要信息,做到公开透明,以便了解各地的具体情况。诸如产业转型、产业承接,以及相关的人才引进、信息共享等,都要制定统一政策。
一是建立信息对称的人员就业制度和户籍、教育、养老、医疗等相关配套措施,确保一体化城际制度进程,保证信息无差别输出,打造无差异的区域整体环境。
二是进行资源要素盘点。在自然资源要素方面,让各地的自然資源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整体转型升级。在生产资源要素方面,地方政府要在充分考虑成渝地区不同产业发展状况及生产资源的拥有覆盖程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的经济资源政策,重点扶持特定区域和重点行业跻身国际与国内先进行业与发达行业。
三是建设统一的人力资源系统。要建立人才自由流动机制,联合城市群内各高校加大人才培养投资;加强人才交流,开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交流、互访活动,扩大继续教育的合作、培养领域,形成优势互补;扩大成渝两地和区域内公务员交流活动的领域和范围,实行城市间干部交流挂职制度,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三、创新利益协调机制
构建新型的竞争合作机制,发挥两大都市圈双核增长极的作用,倾力打造南遂广、川南、达万城镇密集区。在成渝城市群内构建新型的利益协调机制。
一是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城市群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并实施长江下游对中上游的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重构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治理长江流域中跨区域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建立和完善城市群的环境保护工作交流和情况通报制度,联合制订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计划,加强环境监测合作,准确、完整地掌握区域环境质量及其动态变化趋势。
二是构建产业协同创新基金。可以借鉴长江三角洲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由成渝两地共同出资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促进产业协同和创新发展,并设立相关部门负责基金的使用。该项基金主要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的研发与经营,或者投资有关科研机构作为其研究经费,为成渝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创新环境,切实对成渝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起到推动作用。
三是公共基础设施系统共建。优化配置成渝城市群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纳入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支持系统。打造网络化的交通通信、智能化的信息网点和全覆盖的医疗卫生建设,加强区域内的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形成成本共担、利润共享机制,支持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利用方式向深度转变。
(作者单位为中共万州区委党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