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王婷婷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针对事业单位的财政体制改革不断铺开,为了有效地发挥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重塑财务管理结构,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形势。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了解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为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寻找路径,以正确面对新常态、新环境和新挑战。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内部控制 体系建设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事业单位110多万个,总资产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而且保持着每年10%左右的增长速度。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结构转型,如何正确面对新的形势,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最大化发挥资金和资产的效益,是需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财务内部控制是制度、程序、措施相结合的体系,事业单位对内部资源进行控制,有助于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确保分工清楚、责任明确,实现内部牵制,防止财务舞弊,达到防护引导、查错防弊的目的;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确保单位资产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价值;同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利于评估事业单位风险,及时找出各风险点,从而构建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并修补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在长期的演化历史中,财务内部控制逐渐超越防治腐败与舞弊的功能,走向以效能提升为主,财务内部控制有利于加强信息沟通共享,理顺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为事业单位提高效能与创造价值服务。
三、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面临的挑战
事业单位属于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单位,长期以来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够重视,因此财务工作显得简单、低效。第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素质偏低。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着重核算轻管理、重投入轻绩效的问题,财务岗位权责不清,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内部控制不到位,经常越位、错位、缺位处理经济事项。第二,资金管理缺乏规范,预算超支成为常态。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以财政预算为主,因此缺乏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会计人员缺乏节约意识和控制意识,资金使用混乱,预算控制流于形式。第三,财务沟通交流不足,难以实时共享信息。财务人员缺乏精细化管理意识,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不对称情况愈来愈突出,部分财务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故意提供虚假信息,加剧了财务风险程度。第四,审计监督流于形式,风险防御能力有限。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监督力量配备不强,审计部门独立性较低,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无法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使得财务风险累积甚至恶化。
四、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路径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2014年1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正式施行,事业单位必须从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信息沟通、风险评估、内部监督五要素出发,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制度、流程、方法、策略体系,事业单位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流程,明确内部职责分工,运用多种工具方法,从财会制度、财务机构、财务岗位、财务队伍、会计基础、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对货币资金、预算经费、实物资产、集中采购等业务活动制定详细的控制细则。应明确职务分工,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各级管理层、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职权和办理经济业务。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授权批准控制原则,按程序办理审批,防止出现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的现象。财政部正大力主推CMA证书,事业单位应加强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训,督促会计人员加强职业进修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我国财务转型的大趋势。
(二)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实现绩效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应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深化预算编制方法,优化预算分配结构,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在预算编制、上报、审批、执行、分析、调整、考核等环节加强控制,对单位现金流、应收账款、筹资投资等进行实时动态控制,切实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编制预算的各项收支,按类、款、项、目进行细化分类,并及时反馈预算信息,纠正偏离预算目标的行为。同时,预算部门要建立健全预算分析跟踪与评价制度,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资金用途与资金使用范围进行动态监控,并且编制预算分析报告,认真分析预算与实际出现差异的原因,防止出现编制、执行两张皮的现象。2014年,全国人大颁布了新修订的《预算法》,规定“预算要遵循绩效原则”,事业单位要改革预算模式和编制方法,建立健全财政绩效管理体系,把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依据,摸索整体控制预算的方法,提高对整个预算的控制能力。
(三)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加强部门横向联网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组织管理中,为组织创造价值。事业单位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加大财务信息化的资源投入,加快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以便于财务部门及时收集、分析、处理数据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整合,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加强横向联系与协调,确保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消除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提升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公开性、有效性。财务部门应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方向发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传递,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财务精细化,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日常运营情况进行专业细致分析,然后把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整改措施反馈给管理者,并以此实现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信息系统是推行公务卡结算、国库集中支付的技术保障,财务部门要落实定额标准,规范报销流程,加强与财政部门、预算部门、税务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网,以实时动态监控财政资金。
(四)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升风险防御能力
内部审计部门扮演着“经济卫士”、“经济警察”的角色,是保障财务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保障内部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变“把关型审计”为“管理型审计”,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常规审计与专项稽查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过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随时发现会计制度的漏洞以及执行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而且要加强风险防范控制,特别关注各个关键的风险控制点,重点关注“三公”经费、“假发票”、转移开支、“小金库”以及基建腐败等,构建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同时严格实行岗位履职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对违反内部控制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通报和反馈,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以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五、结语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内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事业单位必须突破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准确识别单位面临的各种风险,构建科学高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防范财务风险,保障资产安全,以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国民经济和公共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为沈阳市沈河区房产局法律顾问室)
参考文献
[1] 李松森,孙晓峰.国有资产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2] 栾晓林.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内部控制措施完善对策[J].商,2015(29).
[3] 汪晋.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完善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5(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