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村官制度研究

时间:2024-04-24

刘振

摘 要 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长沙市的大学生村官制度进行调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村官 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党中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深入基层,到各大高校中选择应届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根据长沙市对数百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报告现实,当前大学生下基层选拔工作已然形成了集选拔、培训、保障、激励与流动为一体的制度规范,并且大多数的“大学生村官”都能很快适应农村基层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

一、调查的过程和方法

针对长沙市“大学生村官”制度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并对部分“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访谈。此次调查共发放130份问卷,回收问卷109份,回收率为84%且均为有效问卷。最终统计数据通过EXCEL工具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保存。问卷所涉及的“村官”分别来自于长沙市的高塘岭、兴城、丁字、茶亭、桥驿、东城、铜官、靖港、乔口等等数十个郊区现。参与此次调查的人员则分别来自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商学院、长沙学院、湖南第一师范、长沙医学院等十五所大学的研究生。此外,在进行长沙市调查期间,我们还对相邻贵州省的10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调查与访谈,以便为我们研究长沙市的“大学生村官”制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长沙市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模糊不清

根据《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中的相关指示,大学生村官是以非公务员身份任职于“村级组织特设岗位”的工作人员。这也就是说,大学生村官不具备工人、农民、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性质。这种定位的模糊性使得大多数的大学生村官缺乏应有的身份归属感,致使其工作积极性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从真正意义上来讲,大学生村官并非“官”,其虽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有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以及委员等职务,必须通过村民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具有直接指定、委派、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力。”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要想真正名副其实,还需经过村民选举。

(二)大学生村官管理考核制度不健全

通过调查发现,长沙市的大学生村官制度虽已实行多年,却仍有一些部分地方政府与工作人员对此了解较少,甚至有部分地区仍未建立完善的制度措施,致使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工作缺乏理论制度的指导,从而导致了各种问题的产生。此外,由于没有相对较为科学、合理的制度措施,致使长沙市许多地区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与评比制度长期处于混乱状态,许多大学生村官饱含一腔热情,努力地工作,工作成绩也十分显著,却无法得到实质性的奖励,严重打击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最终导致长沙市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少。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可能会让大学生村官染上许多官场上的恶习,如行贿、受賄等问题,若不认真对待,采取积极的措施,势必会对大学生村官制度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其效用。[2]

(三)大学生村官待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湖南省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待遇方面,采取的是地级市一级标准,加之地方财政的限制,在缴纳相关的社保等费用后,实际到手的数额非常少,无法满足其基本的物质需求。其次,在前期的选拔机制、后期的管理机制以及挂职期满后的安置问题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其中具体体现在管理“大学生村官”方面,管理权主要在地级市的党委组织部门手中,区县与乡镇党委组织部分所能发挥的实际效用则十分有限,致使“大学生村官”沦为“三不管”人员。

三、长沙市贯彻落实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对策

(一)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

大学生村官,其身份定位不明确的问题是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最主要因素。针对此点,我国虽未明确出台大学生村官定位相关的法规与政策,但部分地区已在积极开展大学生村官定位的探索与试点工作。如在江苏省便有这样的明文规定,即:大学生村官享有与事业单位编制同样的待遇;在重庆、西藏等地,一旦确认大学生的村官身份便已成为了国家公务员;而在河北省,满足相关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将直接纳入乡镇事业单位编制。针对长沙市大学生村官的地位问题,则需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保证大学生村官制度的顺利发展。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考核激励机制

第一,完善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的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首先应完善大学生村官的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范围、内容与职责,坚持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以便大学生村官提前做好相关工作的准备。其次,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监督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考核的内容与合理的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装订成册载入个人档案,以引起被考核者的重视。

第二,完善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从大学生村官任职之日起便应享有国家政策所规定的各项福利待遇,以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津贴等,应定期保量的发放,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树立政府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此外,还应将大学生村官的收入纳入村镇的管理系统中,并有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放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报酬,从而保证工资报酬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总之,为保证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正常运转,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村官考核激励机制,规范大学生村官行为,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力度,使其能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真正做到“下得去、上得来”,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许芸,孙建.大学生“村官”制度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J].青海社会科学,2012(01):24-28.

[2] 骆江玲,杨明.政府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制度研究[J].农村经济,2011(07):123-1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