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多层次模型的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机理研究

时间:2024-04-24

陈 涛 罗以洪

基于多层次模型的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机理研究

陈涛罗以洪

多层次理论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本文分析认为,首先,从突破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分类看,突破性创新的任务更应由发达地区承担,在欠发达地区以破坏性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更符合实际。其次,我国东西部协同发展,从多层次模型角度,应是发达地区的突破性创新与欠发达地区的破坏性创新协同推进的结果。最后,以新兴能源产业为例,偏远的欠发达地区正在大面积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笔者认为,这可以作为以破坏性创新为技术利基驱动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例证。

破坏性创新欠发达地区多层次模型

一、引言

从我国宏观经济现实看,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多年的粗放式发展已经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才能使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创新经济理论看,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投入。要素出现短缺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形成要素瓶颈,通过创新引入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来源、创新组织形式,就可能突破要素瓶颈。创新是在经济长期发展中解决要素短缺的根本举措。在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今天,要大力倡导各行各业开展创新,因为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从区域创新层面看,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有更深的技术基础,有更广泛的人才储备,发达地区市场与国际主流市场也更易接轨,因此在发达地区,更可能开展具有较高水平的原始创新,实现向世界领先水平的“赶超”。欠发达地区的创新资源与能力等创新基础条件以及市场特性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因此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创新驱动类型必然有差异,欠发达地区的创新应主要考虑相对更简单、更容易商业化应用的高性价比创新类型。破坏性创新就具有这些特点。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技术创新理论中,突破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是最典型的对创新类型分类。无论是基于突破性技术的突破性创新,还是主要基于破坏性技术的破坏性创新,主要是从企业的微观角度进行创新研究,而如何将微观的技术与中观的制度、产业以及宏观的区域社会远景连接起来,解释微观技术如何推动产业、制度的发展,多层次模型(社会技术系统模型)提供了很有解释力的视角。为此,本文将基于多层次模型,结合破坏性创新理论,对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机理进行研究。

图1 基于突破性创新区域产业演化图

二、多层次视角下技术利基的驱动机理

多层次视角模型关注产业技术、市场、文化等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制度的变迁,适合用于产业转型分析。多层次模型将产业系统分为微观利基技术层、中观社会-技术制度层和宏观社会远景层,通过分析三个层面的互动演化过程,揭示区域产业演化发展规律。在社会远景宏观层面上,有文化的演进、人口发展趋势、宏观政策变化等,这一层面的演化最慢;中观层面包括基础建设、文化、产业网络、科学技术知识、部门政策、用户实践变化等,是增量变化过程;微观层面变化则主要由突破性技术创新引发。产业演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首先是利基层面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主导设计,对现有社会-技术体制产生冲击。其次,来自社会远景层面的力量对现有体制也形成一定压力,迫使区域产业发展进行转型。最后,在技术-经济和社会-制度耦合之后,新技术范式被确立下来,协调新技术的制度框架也逐步建立完善,最终形成新的社会-技术体制。

以多层次模型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能得到合理解释。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突破在中国引起一波创业浪潮,其中以阿里巴巴为首的电子商务企业应运而生,电子商务一开始的消费者并非主流消费市场的消费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完善,互联网一代的成熟,基于网络的消费诉求已进入社会主流意识,电子商务也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改变了传统商业文化,在技术突破与社会文化变迁共同作用下,直接引发了国家层面上正式出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具体制度,确立电子商务主流商业形态地位。不同于突破性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破坏性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案例。电子商务最初进入的不是中国主流市场,而是创造了一个以非主流的年轻时尚消费群为代表的全新虚拟市场,其服务的最大卖点就是便捷与更低成本的获得消费,这正是破坏性创新的特征,所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技术利基层,是以破坏性创新而非突破性创新驱动的。

事实上,技术的基础积累与地区文化差异,决定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利基应是不同技术性质的。

三、发达地区的突破性技术利基

多层次模型来源于发达国家。在多层次模型微观技术利基层面,发达国家的产业系统演变更可能由突破性技术创新引发。具体来说,在取得突破性创新情况下,发达国家通过自下而上的技术演进并结合远景层面的压力,对体制层面演化形成推动作用。以风能为例,丹麦的产业演化模式首先是风能技术层次的突破,随后直接影响到公众对社会生态远景的预期,两方面结合推动了制度层面调整,最终形成了技术层、体制层和社会生态远景层多维度协同发展。

四、欠发达地区的破坏性技术利基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更可能源自于政府的推动和技术的引进。以我国为例,由于整体突破性的技术积累不够,尤其是在重大战略性产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相对难以开展突破性创新,因此,国家创新途径是引进——模仿——再引进的路径。经过几十年发展,当前我国在部分领域也有了自身核心技术,可以在这些领域形成突破性创新。但从内部区域看,我国地区之间的创新能力差异明显,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上远强于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突破性创新的任务更应由发达地区承担。

另一方面,在欠发达地区开展破坏性创新更合适。由于学习模仿成本通常低于创新成本,因此通过技术与制度的引进、模仿、学习,欠发达地区可以不必经历发达地区每个经济发展阶段,跨越产业发展某些阶段,直接进入新的产业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经济整体进入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发达地区大量产业需转移升级,欠发达地区则因产业总量不足,需要通过大力承接产业,引进相关技术、经验等,形成产业发展基础。以多层次视角模型解释,在此过程中,微观层面技术利基应以破坏性技术为主。事实上,这样的事例早已发生,20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固定电话占据主流市场,基于固定电话的技术是通讯主流技术,而移动电话技术是破坏性技术。我国农村市场在固定电话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就直接全面进入了移动电话时代。因此,破坏性创新是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技术利基。

以新兴产业为例,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多层次视角模型对产业的解释力。例如,在新兴清洁能源技术出现后,随着绿色环保生活逐渐形成社会主流意识,传统能源产业地位受到越来越大挑战,政府决策层、企业层都在展开实质行动,使传统能源产业逐渐向新兴能源产业转型。根据多层次视角模型,结合现实,包括低碳技术在内的生态技术可能成为更广泛的技术利基,区域生态发展的驱动机理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技术利基层,发达地区更可能产生突破性创新,欠发达地区更可能产生破坏性创新。从建立生态低碳社会远景来看,新兴能源产业需要由发达地区突破性创新与欠发达地区的破坏性创新共同推动。例如,相对于传统的燃煤发电技术,清洁发电技术是破坏性创新。当前在发达地区电力供应已基本解决,而在电力供应短缺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可能成为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首发地区。此外,从生态文明构建过程中,政府发挥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中国清洁能源产业也是始于制度层面的技术推动政策,通过政策性的“幼稚产业保护性空间”等政策措施,给我国太阳能、风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时间,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性补贴拉动了市场需求,使得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新能源使用的大国。农村地区的新兴能源应用是其中最大的一大亮点,欠发达地区电力市场有可能率先成为我国新兴能源的主力市场。

图2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产业发展演化图

五、结语

多层次理论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显然,东部地区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更接近,西方国家的创新发展理论相对适合东部地区,而我国东西方差异极大,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完全借鉴西方成熟的理论。因此,从突破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分类看,考虑到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上远强于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发达国家的创新主要以突破性创新带动区域发展,突破性创新的任务更应由发达地区承担。而破坏性创新理论对后发企业的创新发展有很强解释力,在欠发达地区以破坏性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更结合实际,在欠发达地区产生的创新,破坏性创新更可能。笔者认为,我国区域整体发展,从多层次模型角度,应是发达地区的突破性创新与欠发达地区的破坏性创新协同推进的结果。以新兴能源产业为例,偏远的欠发达地区正在大面积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这可以作为破坏性创新驱动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例证。

(陈涛单位为贵州师范大学;罗以洪单位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1]JinJ,WuS,RuanA,etal.Embracing openinnovationanddisruptiveinnovation asstrategiesforChinesecompanies[J]. IEEE,2010:1816-1819.

[2]GEELSWF.Technologicaltransitions asevolutionaryreconfigurationprocesses:A multi—levelperspectiveandacasestudy[J]. ResearchPolicy,2002,31(8):1257-1274.

[3]GeelsFSJ.Typologyof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pathways[J].ResearchPolicy,2007(36):401-417.

[4]ChristensenCM,BaumannH,RugglesR,etal.Disruptiveinnovationforsocialchange [J].Harvardbusinessreview,2006,84 (12):94.

[5]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01):1-5.

[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7]克里斯腾森,安东尼,罗恩.远见:用变革理论预测产业未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普拉哈拉德.穷人的商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沈开艳,陈建华.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J].广东社会科学,2012(6):44-52.

[10]田红云,陈继祥,田伟.破坏性创新机理探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 (05):1-7.

[11]李小芬,冯海红,王胜光.基于多级视角模型的风能产业对比研究[J].科研管理,2013(07):17-23.

陈涛(1969—),男,湖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罗以洪(1969—),男,重庆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茶产业发展。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黔科合R字[2015]LSK2016)“贵州省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社科博[2013]1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